2战时期的卑斯麦号战列舰的历史?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海军最主要的战略意图就是切断英国的海上运输。为此,德国海军不仅投入了庞大的潜艇部队和伪装成商船的辅助巡洋舰,还出动了大型水面舰艇执行这一使命。
进入1941年5月,英国所面临的局势更加险恶。德国海军总司令雷德尔上将决心在这有利时机,再次派出大型水面舰艇突人大西洋,给英国捉襟见肘的海上运输再插上一刀!
德军命令停泊在波罗的海的“俾斯麦”号战列舰和“欧根亲王”号重巡洋舰先驶往挪威的卑尔根,再利用大雾的掩护从冰岛以北杀人大西洋。好在这两舰实力也不弱,尤其是“俾斯麦”号战列舰,作为第四艘以德国著名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命名的军舰,更是德国海军的骄傲。它装有德国最新科技结晶“海上节拍”雷达、雷达告警仪、无线电测向仪等先进的电子设备,并秉承德国军舰一贯重视防护的传统,舷侧水线达330毫米厚的优质装甲,主甲板装甲也有100毫米厚,加上水密舱设计精巧周密,称得上是“不沉的海上堡垒”!
5月19日,“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从波兰格丁尼亚港悄然出航,出波罗的海经卡特加特海峡,沿挪威海岸北上,于5月21日驶入卑尔根东南的科尔斯峡湾。就在德舰穿越卡特加特海峡时,英军“萨福克”号巡洋舰的雷达发现了目标,一面紧紧尾随,一面向托维报告。托维命令霍兰率“胡德”号、“威尔士亲王”号及4艘驱逐舰迅速前去拦截,其它舰艇也全速靠拢形成合围之势。5月24日清晨,德舰顺利驶出丹麦海峡。2时47分,“萨福克”号雷达确认了“俾斯麦”号的位置,一场恶战迫在眉睫!
5时许,霍兰下令准备战斗。一时间,英舰上警报大作,炮弹上膛,炮手就位。不久,卢金斯也从望远镜里看到了英国最强大的战列巡洋舰“胡德”号和“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因此,于5时39分下令转向,准备避开英舰。几乎是在同时,英舰也在转向,舰首直指德舰猛扑过来15时54分,德舰见战斗已无法避免,便转为200度航向,对英舰形成炮战最为有利的“T”字阵形。5时55分,“俾斯麦”号的主炮开始了第一次齐射!德舰射击远比英舰准确,“俾斯麦”号第二次齐射就命中了“胡德”号的高炮弹药箱,甲板上顿时成为一片火海。而“俾斯麦”号第三次齐射,准确地命中了“胡德”号的要害,使得“胡德”号在不到三分钟就沉入了大海!
“威尔士亲王”号目睹了“胡德”号的悲惨下场,还没回过神来,“俾斯麦”号和“欧根亲王”号全部火力就倾泻而下!“威尔士亲王”号连中七弹,万幸的是只有三弹爆炸,“威尔士亲王”号战斗力未受大的影响。大难不死的利奇舰长继续指挥战斗,第6次齐射,两发356毫米炮弹命中“俾斯麦”号,其中一发击穿舰首燃料舱,使燃料本已紧张的“俾斯麦”号雪上加霜,为英舰以后的追踪创造了条件,也是德舰败亡的起因。
就在“俾斯麦”号冒着狂风暴雨匆匆返航时,英军的大网正在逐渐收紧!“胜利”号航母赶到距离“俾斯麦”号约220千米海域,转向逆风起飞舰载机。在“诺福克”号的无线电引导下,9架“箭鱼”鱼雷机于23时27分发现了“俾斯麦”号,领队长机埃斯蓑德海军少校立即命令攻击!“俾斯麦”号立即转向逃走。
卢金斯摆脱尾随的英舰,消失得无影无踪。就在英军一筹莫展之机,卢金斯却以为已经摆脱了英军的追击,可以松一口气,便向德国海军司令部报告了击沉“胡德”号、击伤“威尔士亲王”号的经过和己舰的损伤情况,并汇报了取消“莱茵演习”,准备返回法国的计划,整个电报足足发了半小时。这可是英军求之不得的一份厚礼。设在爱尔兰和直布罗陀的英军无线电测向站都截获了这一电报,并通过三角定位法,准确测出了德舰的位置,托维随即判断出德舰正企图驶往法国的布勒斯特。于是,所有参加围捕的英舰都朝“俾斯麦”号可能逃跑的方向狂奔。
19时,“皇家方舟”号航母再次起飞15架“箭鱼”,在“谢菲尔德”号引导下,准确地找到了在暴风雨中航行的“俾斯麦”号,立即冒着德舰猛烈的对空火力开始攻击。德舰利用云层掩护,从左右两舷同时攻击,先后投下13发鱼雷。“俾斯麦”号不时急转回旋,躲避英机投下的鱼雷,但还是有两雷命中,其中一雷则是致命一击,不偏不倚正中最薄弱的舰尾,炸毁的螺旋桨碎片又卡住了舵机,舵机舱进水。“俾斯麦”号只能用一侧轮机增速,一侧轮机减速的方法来制止军舰原地打转。由于舵机舱舱壁很薄,出现破口后顺风航行将加剧进水,德舰只能忽左忽右地扭动着逆风向北航行,再无法取最近的航线返回法国!萨默维尔成功实现了迟滞德舰的目的,为最后歼灭“俾斯麦”号立下头功!
5月27日7时许,日出云开,“俾斯麦”号在布勒斯特西北740千米处,正缓慢地以10节航速向北航行,离布勒斯特越来越远,已无可能返回法国。卢金斯知道英军舰队正在步步逼近,“俾斯麦”号处境岌岌可危!
8时20分,托维的主力舰队终于赶来了!“英王乔治五世”号和“罗德尼”号这两舰的实力足以对抗“俾斯麦”号!英舰一边逼近“俾斯麦”号,一边用主炮猛烈射击。英军“诺福克”号、“萨福克”号和“多塞特郡”号重巡洋舰迂回至德舰右侧,与战列舰形成倚角之势。英军战列舰和巡洋舰从几个方向开火,并不断调整位置,以便取得最佳阵位。因重伤而行动笨拙的“俾斯麦”号根本无法应对,不断被大口径炮弹命中,炮塔接连被毁。仅仅30分钟,4座主炮炮塔全部被打哑,而德舰只有几发近射弹对英舰造成了轻微损伤。9时40分,“罗德尼”号竟然在距离“俾斯麦”号仅仅3 600米处来回穿行,9门主炮连连齐弹射,如雨下,“俾斯麦”号上层建筑烈焰翻滚,浓烟四起,面目全非,船舱内蒸汽管道被炸断,气雾弥漫,海水大量涌入舱室,舰体开始急剧左倾。曾几何时,不可一世的“俾斯麦”号上如今已是血流成河,甲板上到处在爆炸燃烧,到处是尸体,主炮已全部被摧毁,只有个别副炮还在顽抗。
10时许,“俾斯麦”号开始下沉,“英王乔治五世”号和“罗德尼”号毫不手软,凶猛的炮火继续倾泻。“俾斯麦”号甲板上数百名水兵不等舰长下令就纷纷跳海逃生。
在围歼“俾斯麦”号的作战中,电子战已初露端倪,卢金斯5月25日发出的长篇电报,无疑是最大失误,如果英军不是依靠此次电报定位,测出德舰基本方位,单凭军舰、飞机的搜索,在不知道目标范围的情况下,绝对是大海捞针一般的困难!对“俾斯麦”号造成致命打击的“箭鱼“式飞机鱼雷攻击,也是在军舰无线电引导下才取得成功的,而“俾斯麦”号巧妙摆脱英军巡洋舰跟踪的更是电子战中的神来之笔!由此可见,制电子权在60年前战争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更不用说今天的现代化战争了。
而飞机在此次作战中所表现出的作用,更是充分说明制空权对制海权的巨大影响。英军22日首先发现德舰离开卑尔根的是飞机;26日在搜索毫无收效的情况下,发现德舰踪迹的又是飞机;而给予德舰致命损伤,最终导致其沉没的还是飞机!可以说,在整个海上围歼战中,每到关键时刻总是飞机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反观德军因为没有远洋航空力量,威风八面的“俾斯麦”号在没有空中掩护的情况下,成为英军的鱼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