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魂的幕后花絮
1956年,我国著名的电影导演徐滔到海南拍摄艺术片《搜书院》,路过湛江,被湛江的美景深深迷住,情不自禁表白若有适合剧本必到湛江拍电影;这位曾导演名片《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名导果不食言。
1957年他执导故事片《海魂》,觉得湛江的景色极适合剧情,第一时间便决定到湛江拍摄外景。1957年10月,上海海燕电影厂《海魂》剧组到湛江,赵丹、王丹凤是影片的主角,也随剧组同来。
赵、王是我国著名的电影表演艺术家,湛江观众早在《马路天使》、《十字街头》、《护士日记》、《家》等影片中领略他们超凡的演技和独特的风姿。这是第一次有电影厂家到湛江拍摄电影,剧组在湛江的日子,成了新闻的大热门,人们议论的话题。故事片《海魂》描述国民党军舰“鼓浪号”的官兵不满当局的黑暗统治和打内战,与反动势力作顽强斗争,最后率领舰艇起义回到人民的怀抱。
赵丹在影片中扮演爱国正义的水兵陈春官,王丹凤扮演贫苦出身的酒家侍女温梦媛。电影很多内容与海有关,湛江的独特环境适合剧情需要,拍不少外景镜头。海滨公园、洪屋街、栈桥码头、特呈岛……都摄录入了片中,其中特呈岛的场景是全片重要的一幕。剧情中正因为温梦媛饱受欺凌投海自杀,才激发陈春官决心起义。
影片中演员赵丹和王丹凤在风景迷人的特呈岛的海边,演绎依依不舍的离别;王丹凤满腔悲恨,踏着特呈岛浩白的沙滩,一步步走向大海结束花季年华的表演。他俩精湛的演技和秀丽的外境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1958年影片公映,好评如潮,是最卖座的电影,1959年参加国际劳动人民电影节获得为世界和平斗争二等奖。
从影片角度说,特呈岛美丽的沙滩,碧波如洗的大海,独具的亚热带风光,五十年前早已进入亿万观众的视野,在中国电影外境拍摄写下一笔。
今日特呈岛7公里长的沙滩,风光如故,是宝贵的生态旅游资源。昔日大牌明星在海岛留下的足迹,更是旅游开发的一笔宝贵的名人效应。
相关历史事件
“重庆” 号巡洋舰,原名“阿罗拉”号(AURORA,又译为曙光女神号),属于英国阿里休萨级轻型巡洋舰(ARETHUSA,又译为林仙级)的4号舰。另外3艘分别是“阿里休萨”号、“加拉蒂”号(GALATEA)、“佩内洛普”号(PENELOPE,又译为‘贞妇’号)。
“阿罗拉”号1936年建成于英国朴茨茅斯海军造船厂,舰体长153.9米,舰宽15.6米,吃水4.9米,标准排水量5270吨,满载排水量7180吨,主辅机总功率64000匹马力,最高航速可达32节,续航能力4000海里。其主要武器有:
主炮:MK23型152毫米双联装主炮3座,身管长度50倍口径,弹头重50.8公斤,装药13.6公斤,射程22680米,射速每分钟8发,仰角45度,炮塔全重90吨。
副炮:MK16型102毫米双联装炮4座,身管长度45倍口径,弹头重16公斤,装药4.1公斤,射程19480米,射速每分钟20发,仰角80度,炮塔全重16吨;
MK7型40毫米4联装机关炮2座,身管长度39倍口径,弹头重0.98公斤,射程3500米,射高1560米,射速每分钟115发,炮塔全重11吨;
2座MK3型单管和3座MK5型双联装“厄利康”机关炮,身管长度70倍口径,弹头重123克,装药28克,射程5700米,射高3050米,射速每分钟450发,单管炮仰角80度,全重769公斤,双联装炮仰角70度,全重约1吨;
另外,还有MK4型3联装533毫米鱼雷发射管2座。舰首设有防水雷的扫雷具两套和磁水雷防卫电网;舰尾设有攻击潜艇用的深水炸弹发射架两具,还有对海对空雷达,1部声纳,61部无线电台。舰上编有10个中队,官兵574人。
这艘武装精良、设备先进的巡洋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曾经参加过追击德国“俾斯麦”号战列舰的任务(当时担任的是英国“胜利”号航空母舰的护航舰),还随英国舰队参加过大西洋、地中海的多次海战,曾经担任过英国皇家海军地中海打击舰队——K舰队(由2艘巡洋舰和2艘驱逐舰组成)的旗舰(不是网上很多资料里面提到的地中海舰队旗舰,希望大家不要被误导),并参加过登陆西西里岛和攻取土伦的战役,由于“阿罗拉”号的战绩,吃尽了它的苦头的意大利海军给它取了个响亮的绰号——“银色魔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