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禅让的历史故事?
尧舜禅让的故事:
传说在黄帝之后,出了三个很出名的部落联盟首领,名叫尧、舜和禹,他们原来都是一个部落的,先后被推选为该部落联盟的首领。
起初尧领导部落生产生活,后来尧年纪老了,想找一个继承他职位的人,有一次,他召集四方部落首领来商议,到会的人一致推荐舜。
尧听说舜这个人挺好,便让大家详细说说舜的事迹。
大家便把了解到的情况,说给尧听:舜有个糊涂透顶的父亲,人们叫他 瞽叟 就是瞎老头儿意思,舜的生母死得早,后母心肠很坏,后母生的弟弟叫象,极其傲慢,而 瞽叟却很宠他,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的舜,待他的父母,弟弟都很好,因此大家认为舜是个德行好的人。
尧听了挺高兴,便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为了考察舜,又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舜的后母和弟弟见了非常嫉妒,便和瞽叟一起用计想陷暗害舜。
有一次, 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仓顶,当舜沿梯子爬上仓顶时,瞽叟就在下面放了一把火,想把舜烧死。舜正在仓顶上一见起火,想走梯子下来,却发现梯子已经被人拿走了,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着太阳用的笠帽,他双手拿着笠帽,像鸟儿一样张开翅膀跳下来,笠帽随风飘荡,舜安然无恙地落在地上。
瞽叟和象不甘心失败,他们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后,瞽叟和象就在上面向井里扔石头,想把舜埋在井里面,但是舜下井后,在井边挖出一个通道,从通道中钻了出来,又安全回家了。
从此以后,瞽叟和象不敢再暗害舜了。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
尧听了大家的介绍后,又对舜进行了一番考察,认为舜确实是个众望所归的人,就把首领的位置让给了舜,这种让位方式,历史上称为禅让。
舜担任首领后,又节俭又勤劳,跟老百姓一起参加劳动,大家都信任他,过了几年,尧死了,舜想把部落首领首领的位置让给尧的儿子朱丹来担任,但是遭到众人的一致反对,舜才正式成为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舜担任首领后,又节俭又勤劳,跟老百姓一起参加劳动,大家都信任他,过了几年,尧死了,舜想把部落首领首领的位置让给尧的儿子朱丹来担任,但是遭到众人的一致反对,舜才正式成为了部落联盟的首领。
扩展资料:
“尧舜禅让”的传说出自《尚书·尧典》。
《尧典》被孔子编在《尚书》的第一篇,显然有着深刻的用意。尧和舜都是古人公认的圣王,德行出众、能力超群,而尧舜禅让的故事,更是被赋予了相当丰富的思想和价值内涵。
尧对于舜的选拔过程,体现出对贤才的尊重。战国时墨家的创始人墨翟就认为,尧舜禅让体现了极致的尚贤精神。而在儒家看来,尧舜禅让的故事里,一个更加重要的精神是“天下为公”。
在对继承人的选择上,尧秉承的信念是为天下人选择最合适的治理者,因此,他才会不拘泥于出身、地位,慧眼独具地将舜拔擢出来,而舜也不负众望地成为了一代圣王。
在古人的思维中,越是古老的时代越是美好的,尧舜时代就是古人心目中的“黄金时代”。但随着近代人类学、民族学、考古学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其实是从野蛮到文明,从原始到高级的。
尧舜禅让的真实情形也开始浮现出来,学者们一般认为,它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酋长联盟中的一种政治形态,类似的部落首领推选制度,在很多民族的早期都发生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