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中写诸葛亮“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有什么作用

原文:

《三国志·诸葛亮传》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之信然。

管仲和乐毅都是在诸葛亮之前的牛人,一个辅佐齐桓公建立了霸业,一个率五国联军大败齐军。

诸葛亮把自己比作是管仲、乐毅,一方面表示自己要做一个像管仲和乐毅一样为国家、为君王做出贡献的人,“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另一方面又表示自己有和管仲、乐毅一样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华,如果没点真本事,怎么敢“自比于管仲,乐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