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义夫到底有多可笑?为什么会被托孤大臣暗杀?
宋武帝武帝画像
刘裕中年有子,所以死时大儿子刘义府才17岁,轻佻,贪玩。他喜欢和通奸的小人玩。如果他直接管理江山,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出于对帝国前途的担忧,刘裕将司空许仙芝、尚书仆射傅亮、领军大将谢晖、大将谭道济等召至病榻前,任命他们为生活大臣,协助皇太子登基治国。
许仙芝、傅亮等四人跟随刘裕多年,不仅为刘崧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而且对主公和帝国绝对忠诚。正因为如此,刘裕临终前勉强起身,恳求四人看在相识多年的份上,尽全力辅佐少爷刘义夫。许仙芝、傅亮等人既感激刘裕接见他的感激之情,又为主公即将离世感到巨大痛苦,于是跪在病榻上痛哭,发誓永远忠于主公。
龙山三年(422年)五月,60岁的武帝驾崩,逸夫继位为帝,四位主管生活的大臣肩负辅政之责。许仙芝、傅亮等人团结一致,一心帮助刘义府管理好帝国。然而仅仅过了两年,他们就打破了当初的誓言,走向了弑君的“不归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切,还要从刘义府即位后的荒唐表现说起。
据史书记载,刘义府在为其父刘裕守丧期间,不仅没有露出丝毫悲伤的表情,反而沉溺于酒色,整天与一群宠幸的大臣混在一起,影响极坏(“王丧服无礼,故善自顾,游戏过度。”见《资治通鉴》卷120)。大臣范太等人实在看不下去了,纷纷上书进谏,无一例外都被小皇帝骂了一顿。
接下来的两年,刘义夫的行为越来越荒唐。除了继续纵情享乐,疏于国事之外,他的性情也开始变得越来越残暴。他经常殴打和杀害侍从,斥责或处决提出直言不讳建议的大臣。对此,许仙芝、傅亮等人多次试图劝说刘义府,但每次都被小皇帝训斥。久而久之,他们难免会担心。于是,为了帝国的前途和个人的生活,许仙芝、傅亮、谢晖三人合谋废立,得到了谭道济(此时正在镇国)的支持。
然而,许仙芝等人却尴尬地发现,一旦刘义府被废黜,下一个登上皇位的应该是刘裕的次子刘一祯,而这位先生远比他的哥哥更加荒唐和残忍。如果把他放在神的位置上,岂不是“前门驱狼,后门迎虎”?许仙芝等人想了很久,就以“抗命无道”的罪名把刘一祯处死,然后准备让刘玉的第三个儿子刘义隆做皇帝。因为在许仙芝等人眼中,刘义隆谦逊善良,个人形象极佳,所以是新国王的最佳人选。
在处决刘一祯并选出新君主后,徐显之等人正式实施了废帝计划。靖平二年(424年)五月,许仙芝、谭道济等人趁着子夜,带着大批士兵闯入皇宫,将还在御河龙船上酣睡的刘义府带到岸边,逼其交出皇帝的玉玺。接着,许仙芝等人强迫张太后颁布诏书,废黜刘义府为王,册封刘义隆为皇帝。
刘义夫虽然被废黜,但考虑到他轻狂勇敢,如果被别有用心的人唆使,后果不堪设想。正因为如此,许仙芝等人经过讨论,决定杀了刘义府,以免后患。然而,刘义府虽然在政变中被砍伤,但面对前来追杀他的士兵,他还能坚持很久,在混乱中逃出了长门。追兵见此,用弩箭投掷,将刘义府击败,刘义府受伤倒地,被邢安泰将军杀死,享年19。
许仙芝等人的弑君行为本是善意的,但对于刚刚登基的宋文帝来说,却是一个打击。在新皇帝看来,他的哥哥被杀只是因为贪玩,如果他日后不同意四辅大臣的意愿,必然不会落得同样的命运。正因为如此,刘义隆暗中分化瓦解了辅政集团,然后在谭道济的帮助下,以弑君的罪名处死了许仙芝、傅亮、谢晖,时年元嘉三年(426)。十年后(436年),宋文帝下令消灭檀道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