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的引证解释
1. 引火;纵火。 汉 扬雄 《羽猎赋》:“举熢烈火,辔者施技。”《文选·陈琳》:“秉钺鹰扬,顺风烈火。” 吕延济注:“如顺风纵其盛火。” 唐 柳宗元钴鉧潭西小丘记》:“伐去恶木,烈火而焚之。”
2. 猛烈的火。《韩诗外传》卷三:“抱羽毛而赴烈火,入则燋也。” 唐 杜甫《入衡州》诗:“烈火发中夜,高烟焦上苍。” 峻青《秋·女英雄孙玉敏一》:“海风猛卷着烈火,村庄在燃烧。”
亦作“列火”,犹烈火。《史记·孝武本纪》:“其祠列火满坛旁,坛旁烹炊具。”
3. 比喻鲜红色。 唐 唐彦谦 《绯桃》诗:“短墙荒圃四无邻,烈火绯桃照地春。”
4. 比喻声势大而情绪激烈的群众性行动或运动。《新华月报》1965年第6期:“人民革命的烈火是扑灭不了的。”《人民日报》1967.11.6:“十月革命的熊熊烈火已经在整个地球上燃烧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