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秘型自恋
隐秘型自恋:心理学家Jonathan Cheek列出了这类人群典型的内心独白:
我很容易被其他人的批评伤害
我经常觉得别人在针对我
我不愿意待在一个团体里,除非我知道里面很多人都欣赏我
他们看起来很自卑,但其实,他们想要的,是被别人追捧的感觉。这背后,是极致的自恋。
隐秘自恋者,经常会在“极度自信”和“极度自卑”里来回摆动。 他们的自恋不那么外露,相对“自大狂”那种显性自恋者,更加隐蔽。
特点:
特权感:他们相信自己高人一等。会有一种“你们应该怎样怎样对待我”的心理。
缺乏***情:
太关注自己,从而忽略了别人的感受。
外向性:
隐秘自恋则习惯回避社交,害怕得到负面评价,对人也没什么信任。
敏感性:
隐秘自恋者则高度敏感,他们急切需要获得认可,很难应对负面评价,给人一种“说不得”的“易碎感”。当他们感到被伤害时,会马上撤回自己的情感,或者直接沉浸在痛苦中。 他们非常在意别人的认可,深层动机上来说,只是想给自己的危房添砖加瓦,仅此而已。就像林黛玉,别人无心的一句话,她就患得患失。对脆弱自恋的人,不要过度指责,也不要一味同情,同情,是把对方当弱者;而竞争,是看得起对方,是把对方当成平等的人。
如果你恰好是隐秘自恋者,你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改进自己:
用客观的工具,重新认识自己
隐秘自恋的痛苦,源于对自我的不确定感:我是好的吗?
我是有价值的吗?
我是有能力的吗
一会儿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一会儿又觉得自己糟糕至极。
其实,根源都是对自己没有一个确定的认知。
发自内心地关心他人:
研究发现,主动帮助他人可以增强一个人的意义感和自我效能感。而真实的关系,也能提升幸福感,给人带来更为正向的感觉。如果,你能敞开心扉跟人沟通,很可能会发现很多“同类”。你会发现,自己的“问题”好像也没什么大不了。当你发现自己不是孤例,能试着接纳自己时,改变也就开始了。
记录自己的优势:
准备一个优势记录本,或者成功记录表。每天记录自己做的好的事情。这可以帮助我们加深自信,培养出健康的自尊感。
制定容易达成的目标:
可以试着把目标制定得更为容易,比如:
每天锻炼5分钟;每天读5页书。每一次完成都会体验到成就感,从而愿意继续做下去,形成良性循环。
勇敢表达自己的感受:
尝试在关系中,勇敢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注:摘录自微信公众号:《壹心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