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拜月或拜月的习俗吗?

两者都有。

新月崇拜起源于古代的月亮崇拜,但直到唐代这一习俗才正式形成。拜月的时间是在七夕(农历七月初七)或中秋节晚上。古代妇女拜月是为了祈求夫妻团圆、幸福长寿。

拜月是云南傣族的习俗,中秋节晚上云南傣族盛行“拜月”习俗。根据戴的传说,月亮是皇帝的第三个儿子变的。简言是一个勇敢坚强的年轻人。他带领傣族人民打败了敌人,赢得了傣族人民的爱戴。后来他不幸去世后,变成了月亮,升到了天上,继续发出柔和的月光,给黑暗中的傣族人民带来了光明。

扩展数据:

云南拜月:

1,洗澡换衣服

洗个澡,穿上汉服。

2.穿戴用品

月亮升起后,将祭祀桌、祭品、红蜡烛、席子朝月亮方向摆放。

3、到位

参与者坐在祭坛上。执事和赞美都很到位。

4.祭月

吟诵:“祭月”。牧师出去跪在宴会前。

5、香、酒祭

赞唱:《三香》。执事递上三支香,神父点燃蜡烛,向月神鞠躬,然后将香插入香炉。所以三次。赞美唱法:《三祭酒》执事将酒杯斟满,递给神父,神父将酒洒在桌前的地上,将酒杯放在祭祀桌上。所以三次。

6.阅读愿望:执事向月亮递出赞美之词,牧师借着月光和烛光向月亮朗读。

7.焚烧留言和月光纸:牧师将留言和月光纸放在桌前的一个小盆里,焚烧。

8.拜月

圣歌:“拜月”。“再见-再见-再见-站起来”。牧师和参与者一起对月神进行了“第二次崇拜”(即两次)。

9.奉献

赞唱:“从祭”。祭司离开奠酒处,参与者按年龄顺序走向奠酒处,跪下,焚香(取三或一),默祷所愿,然后祭拜月神一次。直到所有女性参与者都拜完为止。

10,荔城

赞唱:《李成》。至此,中秋大典完成。

11

牧师拿着刀,把月饼人口平均切开,一人一份。西瓜一人一瓣,果子是给自己的。

12,餐饮

撤掉祭桌赏月,在月下布置中秋家宴,大家一起赏月,共宴。

百度百科-拜月

百度百科-拜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