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一滴血原则”?

这一原则本质上不是有色人种为自己找白人祖先,而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一种更为彻底的白人种族主义它不是只要有一滴白人的血就算白人,如果一个人99%血统都是有色人种,外表完全是个非白人,那么这一原则不可能承认他是白人。这是需要混血比例的。

这一混血的比例有着严格的官方标准,现在美国也开始采取这一标准。因为这是一个经过长期观察之后得出的混血原则,在西葡两国的美洲殖民地,到处都是类似的混血原则,目的都是把当地的印第安人同化成白人。这一原则是基于混血之后产生的长相,如果一个人混血之后在长相上看不出有色人种的特征,那么他就属于白人了。他以后就会切断和有色人种的混血,而一直与白人混血下去,直到把有色人种的血统完全稀释。

所以那些所谓的混血国家它们不是漫无目的地盲目混血,你可以看到拉美大部分国家的原住民减少了,而他们的人口本来大幅超过北美,原因就是在于他们被同化了。

牛奶咖啡规则的目的是将其他人种同化成白人,有些阿拉伯人长得比较黑,按理说不是白种人,但是这些国家在法律上确实没有黑人,也就没有黑人的种族问题。别人一问就是:我长得有特色!

所以这真的挺好玩儿的,南欧和中东等地的人种本来肤色就暗,有说是混血造成的,有说是气候造成的,我想应该是本来是气候造成的,这些人头发颜色深,肤色较暗,所以适合混血,一来二去也就真有了黑人血统,但是你现在已经分不出来到底哪些人是有混血,哪些人是气候造成的了。

混血标准如下:

欧洲白人与有色人种混血,八分之一印第安血统,属于白人;十六分之一亚裔黄种人血统,属于白人;八分之一黑人血统,属于白人;中东、印度等地暗白人种与欧洲人混血,属于白人。这些地方的人种也属于白人。

四分之一或以上印第安血统,属于梅斯蒂索人;八分之一或以上亚裔血统,属于亚裔;四分之一或以上黑人血统,属于黑人。南印度等地的人肤色过黑,混入亚裔。

中东白人与有色人种混血,定义更宽泛。只要有三分之一左右的阿拉伯血统,就会被认为是白人。三分之一以下血统的,属于与其混血的该人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