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真正的殉道者?
阎应元与江阴百姓——真正的殉道者
此役,10万江阴百姓面对24万清军铁骑,两百多门红衣大炮,血战孤城,抗清81日,击毙清军7万5千余人,亲王3名,大将军18名,最后城破,屠城,无一人降,城内死者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者七万五千余人。
阎应元时任官职为典史,通俗来讲如今县派出所所长这么一个管理县中治安的官,当时是,居高官、享重名者,以蒙面乞降为得意;而封疆大帅,无不反戈内向。独阎、陈二典史乃于一城见义。向使守京口如是,则江南不至拱手献人矣。既然是殉道者,那么看看他们的结局吧。城破之日,阎应元要了一支笔,写下了: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阎应元刺胸未死,转而投湖,被百姓救起,遂被擒。然即便用枪刺他的腿,他到死都没有向侵略者下跪。阎应元的家丁十余人,无一人降,全部遇难。陈明遇关闭衙门,亲自点火,烧死男女大小***四十三人,自己持刀到兵备道前下马与清兵肉博,身负重伤,握刀僵立在墙壁上,没有倒下。训导冯厚敦,穿着公服在明伦堂自缢,他的妻子和姐姐投井而死。中书戚勋,诸生许用,把门关上,自焚。战役中有一江阴无名女子,在殉节前题诗:“露胔白骨满疆场,万里孤忠未肯降,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老百姓都以先死为荣,男女老少,投水、蹈火、自刎、自缢的不计其数。内外城河、绊河、孙郎中池、玉带河、通塔奄河、裹教场河处处填满了尸体,叠了有好几重,光投四眼井的就在二百多人。满城都被杀光了,清兵这才封刀。午后,清榜出榜安民。城中的人已所剩无几。躲在寺观塔上隐僻处以及和尚印白等,***计大小五十三人。这场战役,守城八十一天,城里死了九万七千余人,城外死了七万五千余人。
有一次一个外国人和我聊到抗清故事时对我讲你们的阎应元抗清和君士坦丁堡一样,我很敬佩。我听了正色道:这不一样,君士坦丁堡是国王带领杀敌的,我们江阴则是百姓自发集结的,当时高官都投降了,只有江阴百姓宁死不降,从这点来说,我觉得他比君士坦丁堡还要让人敬佩,因为他们才是真正的殉道者,是一个民族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