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贾诩是三国顶级谋士,对此你怎么看呢?
在《三国演义》中,作者最推崇的文官是诸葛亮。诸葛亮成为智慧的化身加以美化。无论是舌战群儒,还是智斗司马懿,抑或是戏弄曹操,写得淋漓尽致。小说还把历史上其他人的事迹如赵云的?空城计?、孙权的?草船借箭?,移花接木变成了诸葛亮的?杰作?。以至于被誉为?伏龙凤雏?之一的庞统,也降为二流人物。
其实,只要认真品读《三国演义》,读者就不难发现,曹操集团的谋士中,贾诩同样聪明绝顶。贾诩从小说一出场,就奇谋百出,料事如神。只不过因为他为曹操所用,又缺少政治操守,因此对贾诩的评价就大打折扣。
曹操本人对谋士郭嘉非常敬重。曹操在赤壁大战失败后,曾痛哭,部将问为什么,曹操说我哭郭奉孝(郭嘉),如果他还在,我不至于遭受如此大败。但如果让我评价两者智谋高低,我还是更推崇贾诩。
贾诩本来是董卓所部官吏,董卓被杀后,其部将李傕想求赦。但当时手握重权的王允为人刚直,又缺少政治智慧,没有同意,这让李傕等原董卓部将非常恐惧,不知所为,准备各自解散,逃回乡里。
贾诩为求自保,便对李傕等人说:?你们如果丢下队伍逃跑,即使一个亭长都能将你们绑起来。不如回西凉,收拢旧部,攻打长安,为董公报仇,事成了奉国家以征天下,若不成,再跑也不晚。?这个计策为众人采纳。
李傕等以替董卓报仇为名,联络西凉诸将,率军昼夜兼程,奔袭长安,及至长安城下,已聚合10余万之众。与守将吕布展开巷战,吕布兵败,仅率百余骑出逃。小说?犯长安李傕听贾诩?说的就是这件事。李傕等纵兵掳掠,吏民死者万余人。这个结郭不是贾诩希望看到的,客观上,贾诩成了助纣为虐的角色。
李傕等人失败后,贾诩辗转成为张济之侄张绣的谋士。在贾诩的说服下,张绣屯兵宛城与荆州牧刘表联合。从此,二人便成为曹操的心腹之患,曹操多次率军攻打张绣。
建安三年三月,曹操南征张绣,包围张绣据守的穰城(今河南邓县)。五月,刘表派荆州军占据安众,切断曹军退路,企图与张绣夹击曹军,曹操出奇兵大败张、刘联军。曹军获胜后,速行北撤。张绣亲自率兵追击,贾诩劝阻说:?不可追也,追必败。?张绣不听,强行追击,被曹军所击败。
队伍回到营房后,贾诩这时对张绣说:?赶快再去追击,这次一定能取胜。?张绣说:?刚才就因为没有听您的话,才造成失败。现已失败,怎么能再追??贾诩说:?情况有变,赶快去,一定能胜利。?张绣于是收集散兵,再行追击,竟将曹操后卫部队击溃。得胜后,张绣问贾诩其中的道理。贾诩说:?这很简单:将军虽善用兵,但不是曹操的对手。曹军虽撤退,曹操一定自己断后;追兵虽精,但敌人也是精锐,所以知道必败。曹操攻打将军没有什么失误,却突然半途而退,一定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他击败将军后,肯定轻军速进,即使留下诸将断后,也无法与将军相比,这就是用败兵而战必胜的道理。?张绣大为佩服。
官渡之战前,袁绍遣人招降张绣。张绣准备同意,贾诩却对来使说:?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还能容天下国士吗??张绣惊惧地对贾诩说:?如果这样,我们投奔谁??贾诩说:?不如投曹公。?张绣说:?袁强曹弱,我们又与曹有仇,曹操怎么会接纳我们??贾诩说:?首先,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名正言顺。第二,绍强盛,我们人少,一定不受重视。曹公队伍人少,得到我们一定欢喜。第三,真正有大作为者,一定会捐弃前嫌,以获得好名声。将军请放心吧!?张绣的归顺使曹操在官渡之战中避免了两面作战,所以曹操大喜。拜贾诩迁冀州牧。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
建安十三年,曹操攻破荆州,想乘机顺江东下。贾诩劝阻说应该安抚百姓等待时机。曹操不从,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
建安十六年,韩遂、马超聚集10余万人马,据守潼关抗曹。后马超受挫,提出划河为界的议和条件,被曹操拒绝。九月,马超再次提出划地为界的要求,并送子为人质。贾诩认为可以表面上假意应允,麻痹对方,然后离间他们。曹操采用他的计谋,故意在来信中涂抹,使马超产生怀疑,于是马超和韩遂反目为仇。曹操视时机成熟,对其发起进攻,大胜而归。
在立太子问题上,更可以看出贾诩的政治智慧。
曹操长子曹丕为五官将,三子曹植才名高于曹丕,兄弟两人暗中较劲。曹操为太子事屏退左右问贾诩,贾诩闭口不答。曹操说:?与你说话为什么不回答??贾诩说:?刚才我正思考问题,所以没有回答。?曹操说:?思考什么问题??贾诩说:?思袁本初、刘景升父子的事。?曹操大笑,马上明白了贾诩的意思,于是立曹丕为太子。避免了袁绍、刘表废长立幼的悲剧再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