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德的一生是怎么样的?

歌德(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作为戏剧家、诗人、自然科家、文艺理论家和政治人物,歌德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

歌德作为戏剧、诗歌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也是世界文学领域最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之一。

歌德一生跨两个世纪,正当欧洲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年代。封建制度的日趋崩溃,革命力量的不断高涨,促使歌德不断接受先进思潮的影响。从而加深自己对于社会的认识,创作出当代最优秀的文艺作品。

歌德的绰号为浪游者在法兰克。歌德一生著述颇丰,而他涉猎的社会生活层面可以说无所不包,并且声名斐然。他出生在18世纪中期(1749),去世时也已接近于19世纪中期(1831),他活了83岁。

35岁之前,他沉醉于自己的内心世界,写下了比如《葛兹·冯·伯利欣根》、《普罗米修斯》、《少年维特之烦恼》等戏剧、诗歌、小说等,淋漓尽致地刻画着情感世界。

35岁之后,歌德的人文世界,诗歌、哲学想法、小说等,有着巨大的成就。

歌德的人生非常丰富,他27岁,1776年就成为魏玛公国的枢密大臣参赞,后成为政治上极有实权的枢密顾问,是魏玛公国的高级长官。他颇受公国大公卡尔·奥古斯特的重视,与拿破仑会面,与贝多芬交往。

歌德说“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他的生命之树从自己的内心冲决、壮怀激烈到淡定的状态。他见证法国与德国战争,不要儿子去抗法,看到战争背后对人性的摧残,但是他的做法招致很多的不满。

总结

歌德的一生就是这样的,,与权贵交往,与贝多芬的友谊,他对外部世界是接受、感知的,无条件献身给自然,接纳外部世界所发生的,并纯粹地投入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