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蜡烛会的来历
武夷山蜡烛会的来历是为了悼念辟支古佛。
辟支古佛姓翁,号藻光,吴屯瑞岩人,河西节度使翁承钦之子,出生于唐武宗会昌甲子年(844年),性格孤僻。十岁出家,《古佛全传》载其“夏则褚夜衣而生,冬则扣冰而洁”,故又称“扣冰老佛”。城关有一条巷子,叫扣冰巷,就是古佛住过的地方。
古佛的师父雪峰禅师说:“子冀日必为王者师,历游四方,求净僻处,以成定慧”,藻光出家后历尽艰辛,致力佛法研究,是我国古代参悟到禅学真谛的大师之一。相传古佛十分灵验,有一次黄河决口,饿殍遍野,河堤无法修好,翁辟支古佛在崇安修寄水斋,黄河河堤才治理完成。
节日习俗
千百年来,蜡烛会规模盛大,各地都奉辟支古佛,以攘瘟疫,以消天灾。吴屯会期是农历二月初一,黎口为二月初六,岚谷为二月十三(后改二月十一)、大浑为二月十五,城关为二月二十一,几乎整个二月份都被蜡烛会所笼罩。在各地的蜡烛会中,以城关最为隆重。
每年的二月初八日就有“议会”,十六日迎奉城关光化寺的老佛塑像,称为“佛过街”。二十日派十多个彪形大汉,在凌晨前到吴屯小寺接老佛肉身像。接佛时,这些大汉抬着古佛,急跑抬入城关,路上绝对不能休息停留,称为“赛佛”。老佛接到城关后,家家户户选一对最好的蜡烛送庵,庵中灯烛辉煌,一对对蜡烛从佛像前的香案桌一直点燃到大门口。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蜡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