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会,如何创新

为了改变以往家长会的弊端,我把它搬到了操场上。

不是一来就说学习成绩,而是让家长和孩子一起玩亲子游戏——“一路有你”。规则是:孩子戴上眼罩,转三圈,然后在家长的话引导下穿过障碍物,到达指定位置。第一个到达终点的家庭获胜。完成后,孩子和家长交换蒙眼的感觉,增进亲子之间的信任。

游戏结束后,我们会提前写一张关于学生的小纸条,发给家长。为了更好的沟通,拉近老师和家长的关系,我们用三个同心圆把凳子围起来,老师分散在学生家长中间,和他们坐在一起。收到纸条后,家长可以和身边的老师交流孩子的情况。老师一一回答家长的问题,收集家长的建议,作为改进工作的动力。

这种家长会增进了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许多家长反映,他们在家里通常缺乏的是与孩子的互动。通过这个活动,他们觉得孩子离自己更近了。另一方面,用纸条的方式沟通学生的信息,既保护了学生的隐私,又照顾了家长的感受。父母也可以把自己不敢说的话用语言表达出来,起到督促孩子及时发现和解决一些隐藏问题的作用。

在老师眼里,家长会是畅所欲言的最好场合。在家长眼里,家长不能缺席,怕老师将来“冷落”孩子。在学生眼里,家长会后“冷空气突然来,天气突变”。

为什么父母得不到支持?我们都知道。那我们不妨这样打开它:

家长会次数:学期初一次,期末一次。

家长会时间:2-3小时。

参加人员:老师、家长、全体学生。

流程设计:

设计邀请函。学生自己做邀请,老师适当引导。学生们会向他们想召开家长会的任何人发出邀请。

感恩教育。让学生看视频,内容可以是老师忙碌的身影,也可以是父母为生计奔波的劳动场景。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感恩。

学生演示。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内容:作业、试卷、荣誉证书、家里的工作成果等。如果没有实物展示,可以形成文字进行交流,最后由家长选出优秀作品。

学期总结。根据开学时定下的目标,总结得失,家长会评选出“守信用”的好少年。

主场表现。家长首先要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然后提出希望。

家长沟通。家长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老师和家长讨论未来学生教育的重点。

老师总结。总结本学期取得的成绩,找出不足,安排好学生的假期生活,谈谈今后努力的方向。

这样开家长会,哪个家长不愿意来?哪个学生还怕开家长会?这种家长会既尊重家长,又增进了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感情。

我的一次创新家长会,是因为课本上的一幅插图:图中的孩子们身着节日盛装,载歌载舞,欢度元旦。当时同学们也在吵着要班级联欢。我灵机一动,说:“搞个联欢会也行,但是节目要你写,你导演,我想请家长在学校看。”短暂的沉默之后,他们愉快地同意了。当同学们都在如火如荼的准备时,我照常上课,只是偶尔问一下排练的进度。

演出那天,几乎所有的家长都出席了。如果父母不在家,学生们就邀请他们的祖父母、兄弟姐妹。演出前,我特意跟父母解释,这是一场从头到尾都是学生自编自演的联欢会。服装和道具都是自己做的,我和其他老师都没有插手。演出开始了,学生们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大声唱歌,使劲跳舞,一扫平时的羞涩。一个性格内向,见到老师就紧张的小女孩,在父母和同学面前大方地表演了快速跳绳的绝技。家长们全神贯注,没有热烈鼓掌。

演出结束后,有的家长给孩子擦汗,有的三五成群地谈论节目内容和学习成绩。有很多家长找到我。其中一个每次见到我都会抱怨。看到儿子滑稽的素描,笨拙地走在造型的台阶上,他笑得合不拢嘴。他甚至说,没想到他有这个特长...看到这里,听到这里,我笑了:让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家长会,让家长重新认识孩子,让孩子和家长增进感情,加强心灵沟通。这次家长会,没有收获,没有批评,没有尴尬,只有快乐、惊喜和欣赏。

家长会只是一个增进学生、家长、老师之间沟通互动的活动,与学习成绩没有必然联系。学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是成就吗?人的健康成长,人心最宝贵。在我们的传统教育中,孩子和家长缺乏心灵交流的机会。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合理地利用亲子会这个平台,设计更多的亲子活动,加强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亲密度,让学生爱上亲子会,不再谈“会”。

每次家长会,我们总会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妈妈多,爸爸少。家庭教育中父亲的缺位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长期从事亲子关系研究的重庆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周晓燕指出,父权教育的缺失可能造成以下三种情况:一是因为缺乏性别角色榜样,男孩对性别角色的把握可能不足。第二,可能会导致孩子缺乏安全感。第三,女生长大后可能成为“大叔控”。父爱教育的缺失,会让孩子终身“缺钙”。

为了弥补父爱的缺失,我想举办各种只有爸爸们参加的“爸爸会”。

室内“爸爸俱乐部”。为了让每个父亲都参与进来,我开始让每个学生给父亲写一封信。题目是:“爸爸,你在哪里”或者“我希望有这样的爸爸”。让他们督促忙于生计的父亲来学校,参与教育。然后,我准备一篇父爱缺失会让孩子缺钙的文章,陈述父爱在孩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让爸爸们互动,说说自己的经历——如何做一个优秀的父亲,优秀的父亲如何养育孩子。最后,每个父亲和孩子一起准备一个节目。比如唱歌,魔术,拳击表演,相声...我觉得让爸爸和孩子一起参加活动,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比开一个普通的说教式的家长会强百倍。父亲和孩子共同参与的活动,增进了父亲和孩子之间的感情,让父亲找到了做“父亲”的乐趣,也让孩子从他们身上学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户外“爸爸俱乐部”。让每一个父亲和孩子一起参与活动。“爸爸俱乐部”组织父亲和孩子们一起打篮球、乒乓球、郊游和野餐。大家可以自由组合,三五成群,“爸爸俱乐部”会决定去哪里玩。爸爸可以在游玩过程中拍照、发微博、做相册;孩子们写和父亲一起野餐的感受;班主任的作用就是总结奶爸俱乐部的活动,看看谁在活动中最有乐趣和创造力。所有内容都要发表在“爸爸俱乐部”的博客里。

最好的教育是天衣无缝的,这种家长会不需要班主任的劝说和坚持。父亲照顾孩子的过程,是一个互相学习的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