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联盟》是否有意洗白司马懿?

洗白,是肯定的。中国文人有一个传统派别,叫做蟋稗派,这个派别的特点就是,只要他写某个人物,就会把这个人物的所作所为任何事洗白成好人好事。

就《军师联盟》而言,这种逻辑也是极其明显的。

实际上,关于司马懿的史书记载,本身就是很大程度修饰与洗白的结果。譬如说《晋书》记载曹操感觉司马懿有“雄豪志向”,又发现他的相貌不一般,叫做狼顾之相,觉得这是一种危险的迹象。于是他就对曹丕说,司马懿不是甘为臣下的人,一定会干预我们的家族之事。

这显然是一种瞎掰,因为我们都知道曹操本身就是一个猜疑心很重且下手极狠重的人。我们试看杨修,他只不过是多事搞了一把鸡肋,曹操就断然将其处死。为什么?就是因为犯了他的忌讳。而杨修和司马懿一样,其实都是曹操身边的秘书性质人员。曹操若是感觉到司马懿有野心,早就把他处死,说不定比杨修还快。

实际上,司马懿的前期是很低调的,而这低调的另一面则是勤于职守、废寝忘食,正是这种表面,令曹操几乎对他没有什么怀疑,一是因为他的低调,二是因为他的勤劳。

类似这样一种角色,在中国的体制之下,很少有机会获得上司的认可与嘉奖。通常而言,就会遭遇漠视。五好员工评不到,升职更是没有可能。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司马懿参加工作是208年,直到215年,他的角色还是没有太大变化。唯一的机会是215年他得了一个机会跟随曹操去讨伐张鲁,这时他便为曹操出了第一个计谋,那就是当时刘备刚拿下益州,又与孙权关系破裂,在荆州发生冲突。司马懿认为这是攻打益州的最好机会。

但曹操并未采纳司马懿的建议,他的理由是:人的最大问题就在于不知足,拿下了汉中,就想到要得益州。为何不见好就收呢?

自然,以事实论,司马懿的主意确实有独到之处,应该说曹操确实是丧失了一个大好机会。

不过,虽然曹操没有听,但他也觉得司马懿这家伙好歹有点想法,是个有上进心的青年干部。于是四年之后的219年,就让他去做曹丕的教育助理(中庶子)。也就是在曹丕那里,司马懿得到了极大的重用与发挥。

但曹操依旧没重视这个家伙。后来司马懿做相府的军司马,跟曹操说荆州的地方官粗暴骄奢,问题都很大,应该把他们调回内地,要不然关羽一旦来袭,问题就很大。曹操对此还是置若罔闻。

曹操对司马懿的有所重视,还是要等到关羽北伐,当时水淹七军的声势很大,曹操就想迁都,正是司马懿和蒋济出来劝阻,才得以安定。

但总体而言,司马懿在曹操时期的作用,也就仅此而已。

回过头来看《军师联盟》,司马懿人设简直就是翻天覆地,从低调办公室小生一下子跃身成为高大上更有内涵的豪华男主角,而且不但是他牛逼,他身边的女人也指数爆表,什么张春华又什么柏夫人,一个武力值完爆五子良将,另一个则决胜千里之外,不但超过贾诩之类,简直就是比诸葛亮也输不了多少。

所以有了这部剧,司马懿还有什么可担心的啊?什么诸葛亮诸葛瑾庞统,什么荀彧荀攸贾诩,统统靠边站,我就是宇宙大帝,我就是托塔天王,你要敢说个不字,我这就上张春华,我这就上柏夫人——这么说吧,《军师联盟》版的司马懿,简直就是《鹿鼎记》韦小宝大人的威力加强版,意y更胜一筹,牛逼扯破天际。

事实如何呢?张春华,确实是狠,一刀捅死自己的丫鬟,就因为这个丫鬟看见了司马懿收书(当时他在装病)。可司马懿比她更狠,一发达就把这老婆娘置之脑外,张春华想见他一面都难,甚至某次司马懿患病,张春华去探望他,司马懿破口大骂:“老物可憎,何烦出也!”搞得张春华要自杀,幸亏儿子们出来力挺老妈,这才让司马懿有所改变。

所以这么说吧,《军师联盟》就是一部意y剧,当真你就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