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克的生平事迹有哪些?
克里克(1916—2004),英国生物学家。与沃森一起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开创了分子生物学,获得1962年诺贝尔生理学及医学奖。
克里克出生在英国北安普敦。父亲经营着祖父留下来的一个皮鞋厂。虽然父母文化水平都不高,但对他的学习兴趣一向都很支持。
小时候,父母曾送给他一套少儿百科全书。克里克最感兴趣的是科学部分,对这些文章简直着了迷,吃饭也看,睡觉也看,从中学到了许多知识。他很为自己知道一些别人不知道的答案感到洋洋得意,得意之后又担心等他长大以后,所有的科学秘密都被人发现,那他就无事可干了。母亲经常鼓励他,告诉他等他长大后又会有新的难题出现,等着他去探索。
刚上中学时,他对化学并不感兴趣。在读了科学家鲍林的著作《普通化学》后,他觉得一个个化学实验非常奇妙,几种试剂一混合就能产生气体,发生爆炸等等,他想亲自尝试一下。于是,克里克开始在家里做化学实验。他尝试着制作人造丝,可是急于求成,没等反应完成就拉丝,实验失败了。他又把一些易燃的混合物放进瓶子里,通电之后使它们爆炸,景象虽很壮观,但是让父母担心。最后,家里人商量了一个折衷的办法,克里克只能在水池里引爆这些“炸弹”。
克里克曾自我剖析,在年轻时,遇事会毫无根据地靠自己的猜想,而不是去深究,结果出了许多笑话。例如圣经中上帝用亚当的一根肋骨造出夏娃的故事,使他猜想男人比女人会少一根肋骨。几年之后,克里克无意中对一位医学院的朋友谈起,他感到十分惊讶,这位朋友非但表示不同意,而且还问他为什么会这么想。克里克解释了理由,这位朋反笑得差点从椅子上摔下来。
克里克考入了伦敦大学,从事物理学的研究。在他快拿到博士学位时,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德国人炸毁了他的实验室,他的学业和研究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战争期间,他参加了英国人研制水雷的工作。战后,他重新考虑研究方向和课题,在大量阅读各学科书籍后,对“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课题很感兴趣,于是他开始自学生物学和化学。后来进入卡文迪许实验室,开始了对DNA之谜的探索。这个选择非常适合克里克的科学研究特点:想像力丰富,思维活跃,不断提出新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