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班级地震来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常识,掌握正确的自救方法。

2.能够冷静沉着的面对危险情况,积极尝试解决问题。

3.激发孩子观察周围环境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泡沫板。

2.急救箱及物品:手电筒、饼干、水、跳绳、书籍、玩具、收音机、手套、口罩、口哨。

活动流程:

一、地震的危害

1.孩子们,老师收集了一段视频。让我们看看发生了什么。(播放视频)

问题:视频上发生了什么?你看到了什么?(孩子说话)

总结:可以!刚才的视频中,大楼在摇晃,地面发出剧烈的响声。这是地震。

2.地震对我们来说是一场大灾难。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危害?让我们看一看。孩子,你可以告诉你的朋友你看到了什么。(老师接着说,边听边问)然后叫几个小朋友起来说话。

摘要:地震发生后,房屋倒塌,桥梁断裂,山体滑坡,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危害。地震真的很可怕。

二、地震来了怎么办?

1.如果地震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该怎么办?

地面剧烈震动。我们可以安全地躲在哪里?请与个别儿童交谈。老师展示图片,让孩子们判断谁做得对。老师演示泡沫板形成的三角形,让孩子知道哪里是安全的。

如果这个教室发生地震,我该怎么办?让孩子找个地方躲起来,看谁找的地方最安全,保持正确姿势。老师在引导的时候给对的孩子贴了个小牌子。总结孩子躲藏的情况。你什么时候出去?逃跑要注意什么?(勤务兵,沿着墙角跑,保护好头部。什么可以用来保护我们的头?

听着,孩子们!那是谁的声音?(放图片)他没有跑出来,而是被困在里面了。他是怎么让别人知道他被困在里面的?什么时候喊?没人的时候为什么不喊?没有力气喊怎么办?(吹口哨,敲门,寻找食物,努力自救)

总结:如果我们周围发生地震,我们应该先躲起来,然后再跑。如果我们被困了几天,没有人会来救你。不要灰心。我相信会有人来救我们。

第三,预防地震

1.日本是地震多发国家,他们家准备了地震急救包,以备不时之需。里面有很多东西。你可以和孩子讨论选择什么,用它做什么。然后把它放在你小组的急救箱里。你选好了吗?请叫夏迪来。你不能是陌生人,但你不能是陌生人。把你们组的急救箱拿给老师,然后回到座位上。让我们来看看急救箱里有什么。问:我们需要水和饼干吗?手电筒能做什么?收音机也能帮助我们吗?小哨子有什么用?手套能有什么好处?)

总结:急救箱里有了这些东西,就可以用它来帮助我们度过难关。

地震太可怕了,要是我们能提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生就好了?但是现在我们无法预测地震的发生。如果仔细观察,会发现一些常见现象往往发生在地震前一两天或几个小时。让我们看一看。(请孩子观看课件)

总结:这些现象只有通过仔细观察才能发现。孩子发现后可以告诉身边的人。

第四,地震演习

今天,孩子们对地震了解很多。让我们做一个地震练习,看看孩子们是否能保护自己。

活动反映:

汶川地震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令人难忘。这让我们意识到对幼儿进行地震教育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各种感官,才能让孩子深刻理解地震常识,懂得自救。

在这节课中,看视频和图片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经验讨论和锻炼活动,幼儿可以积极参与,获得真实的体验。急救包的小游戏也让孩子知道了生活中要提前准备急救物品,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不足的是,在不同的场地,如何灵活的帮助自己,是幼儿的难点,也是以后工作的重点。

专家评论:

对孩子进行安全教育,保证孩子的安全,应该是幼儿园最重要的任务,因为生命是第一位的。地震的破坏力最大,汶川灾难的痛苦不能忘记。通过“地震来了”的活动设计,让孩子们不仅从小就学会了生存,学会了坦然面对,不要害怕,还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学会了反抗,学会了抗争,学会了战胜。活动设计的四个环节非常精致,由浅入深,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达到了预防地震灾害和进行安全教育的目的。当然,除了学习一些地震灾害和自救的知识外,还要注意助人、合作等良好品质的引导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