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公益是不是真的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返利并不能一次性拿到,而是要借助自己那条线所发展的新消费者的不断消费,才能逐渐获得激励。所以,消费者的返利最终取决于发展下线的能力,而不能依靠其他任何渠道。正如有返利尚未回本的消费者质疑道:“既不投资,又不理财,激励的钱从哪里来?那不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万一墙拆完了又咋办?”可以预见的是,只要新的消费者进入平台不足,所谓的返利也就难以真正实现。
再次需要确认的是,一点公益平台的属性到底是什么,最终要由司法机关来确定。但从模式分析上,拥有传销的痕迹却是不能否认的。而更值得玩味的是,这个模式与公益重叠的部分,只有那无足轻重的商品交易额的1%捐赠。抛开这1%的捐赠,模式并不会有任何改变。那么公益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在不少平台消费者看来,之所以对平台的模式产生信任,与一点公益所资助的公益项目有关。从项目名称来看,与国防、军事、航天、司法都有关联,至少从普通的加入者来看,一点公益平台背景深厚,一定是可靠的。一点公益的公益布局,主观目的可能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发展,但其客观上却达到了借势的效果。
公益是道德资源的高地,也是社会信任的温床,互联网金融是商业发展的方向,也是新兴勃发的领域,二者都存在监管真空的情况。当互联网+公益的口号喊出之后,两大规范不足的领域彼此叠加,最终损害的不只是一个个加入平台的具体的人,还有被挂羊头卖狗肉所损害的社会信任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