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长途火车第一次体验,全职妈妈逃工!
在所有的交通工具中,我最喜欢火车。它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个神奇的记忆容器。《藏在绿皮火车里的回忆》一文,曾经收录过那些往事。
也许是命中注定,这一次,火车又一次以超乎寻常的重量走进了我的生活,给了我新的力量!
我做全职妈妈十几年了,这是我第一次公开翘班,而且要大张旗鼓,广而告之,生怕世人不知道我的喜悦。
我没有达到我的期望。完成了澳洲长途火车的第一次体验,结合第一次逃工的刺激,让这次solo成为当之无愧的精神充电之旅!
回家后,食欲打开了,失眠消失了,不再偷懒拖延了,重新找回了正在慢慢恶化的专注力。
源于两年前我的生日。和每次过生日一样,老公很担心,不知道送什么礼物。我说我不过生日,心里有就够了。但是他舍不得,我也理解。
无欲无求的人是最难“买到”的。我当然想要东西,但是我的品味没那么大众化,钱不花在点子上也是浪费。请大吃一顿,我食欲不振;我对送珠宝不感兴趣;我认不出名牌。人们能用这个做什么?
为了帮老公解决后顾之忧,我也苦苦思索:我有什么需求是他此刻能做到的?
对了,我翘班了!我想从固有的生活模式中溜出来。这些日子,我不再是任何人的某某,我就是我自己,没有我自己的属性!亲爱的,给我一个独自旅行的机会吧!
《已婚有子》中的组团旅行自然有其刺激和欢乐之处,但难免要担心温饱,还要顾及别人的行程,失去了很多随心所欲的自由。
作为一个全职妈妈,没有出差的机会,孩子还得到处绑定。这种疲惫,恐怕只有一个人照顾孩子十几年的注重精神生活的人才能体会。我最羡慕上班族的是有机会出差。有尊严地走遍世界,既有工资又有报销,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老公爽快的答应了我的美好礼物!有这样一个新花样层出不穷的老婆,他已经磨炼出了自己的忍耐力。没有过多解释,老公好像很理解。被周围的人理解和包容,是一种小小的幸福。
在国外养宝宝不比在国内好,也没有亲戚帮忙。我是一个度假的全职妈妈,所以我必须在我丈夫之上。
事实上,这份礼物的成功离不开朋友们的慷慨相助。我老公,一个超级尽职尽责的员工,一天工作都没耽误。
在我看来,这次旅行是完美的!因为它承载了很多爱和温暖,来自家人、朋友甚至曾经的热心人!
那么,去哪里玩,玩什么呢?这么难得的机会,不能随便浪费。这一想就是两年过去了。好事不怕晚。
去年回国的时候,我满心欢喜地试着坐高铁,但是太快了,找不到记忆中的感觉。听说澳洲的火车还有古代的速度,就想赶紧试试,不要几天就提速了。
至于选择哪条列车线?
澳大利亚地广人稀,州际火车一趟要几十个小时。第一次拿,从短的开始。研究了距离悉尼合适的火车,可以去北边的布里斯班,南边的墨尔本。正好布里斯班刚好路过,墨尔本虽然几年前就去过,但是因为是从悉尼开车过来的,所以重点是周边。墨尔本只呆了一天,我打算以后再来。
考虑到女儿坐火车无聊,不爱去市区。我的火车和城市的结合对她没有吸引力,多少减轻了我的负罪感。让孩子一个人玩,感觉就像无故旷工。
总的来说,我的第一个全职妈妈跳过了火车旅行,从悉尼到墨尔本来回奔波。感受一个城市的品味,建筑,风景,一个人。
二、澳洲长途火车的第一次体验
临走前,我和女儿告别,宝宝一脸担忧地嘱咐:“不要死。”这么直白,大人不敢说,却是最真实最沉重的牵挂!
我不禁想到,小时候,如果父母没有回家,我在家里很担心。一旦救护车呼啸着从窗前经过,我总是被各种可怕的幻想折磨着。
已经十几年没有享受过“自由”了,但是要走了,突然不舍。女人,一旦成为母亲,从身体到心灵真的回不去了!
这是我自己的一次旅行。我不需要在景点打卡,也不需要努力变高。我要的只是走在路上的感觉,哪怕只是观察路上路过的人,也很有意思。在我眼里,每个人都是一本厚厚的故事书,都是独一无二的。
这个观察从我一踏上火车就开始了。
早上六点出门,坐慢车到悉尼中央火车站,2号站台,已经有人在上车了。站台上有工作人员帮你找车厢。
我的车是D,但不是四段。不知何故,汽车没有按字母顺序排列。
上车的时候没验票,开车之后才验票。乘务员只对着名单问名字,有的还会不出示任何证件就要票(打印或手机邮件都行)。
空乘的工作方式不一样。返程夜车是男乘务员,乖巧不苟言笑,要查大家的票。
而且下图的空姐正在路上,超级善良幽默。她检查了车票,更像是一种问候。满脸笑容的对着名单喊自己的名字,确认目的地,问候并祝你旅途愉快,和闭眼的人聊天。她没有查任何人的票。
每到一站,她都要确认新乘客。中间还来回收了几次垃圾,挺忙的。
幼稚的乐趣真的是不分年龄,她可以快乐的收割垃圾,这种心情也感染了我。只见她夸张地把垃圾袋平放,说:“垃圾,请慷慨地给我垃圾!””调皮的语气充满幽默。
后来她拿着行李,在墨尔本前一个多小时车程的小镇下车。估计她下班回家了。难怪住在偏僻小镇的人身上散发着一种在城市里很少见的轻松随意的气息。
她是我在旅途中喝下的第一碗心灵鸡汤。
是啊!原本很累的事情,可以因为一个好的心态而变得有趣;原本坎坷的境遇,却因为你良好的心态,找到了“因祸得福”的幸福!
像城市里的火车,座位方向可以调节,乘务员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小桌子。空间相当宽敞。
我此行喝的第二碗心灵鸡汤会出现在下面。
这是一个中国五口之家,来自悉尼北部的海边小镇纽卡斯尔,还有几分钟车程的乡下。偶尔会蹦出两句粤语。
一家人刚上车的时候,我难免有点担心。三个孩子在我耳边,我们能一路安静吗?
正如我所料,这两个男孩一刻也没闲着。令我惊讶的是,我非但没有厌烦,反而喜欢和敬佩这个家庭。
11小时,他们没有对着电子屏幕一分钟。几套桌面游戏,象棋,故事书,轮流玩。夫妻二人配合默契,谁也不指挥谁。自始至终,他们没有听到一句不耐烦、命令、责备或抱怨的话。
尤其是对那个父亲!我很敬业的全程陪伴孩子,一边玩一边分享他过去的经历。尤其是他看故事书的样子,那叫一个投入,生动传神,不用担心别人会不会取笑他。就连路过的乘务员都忍不住赞叹:“多么吸引人的故事啊!”
你觉得吵吗?我以为我会,但我没有。相反,因为他们的存在,我终于找到了小时候火车的感觉!
童年的绿皮火车硬座车厢里,人们打牌,吃瓜子,互相聊天。车厢有规律地摇晃着,周围的噪音仿佛变成了摇篮曲,让我觉得踏实。
这时,一家五口的出现,让列车符合了当地的氛围。这种熟悉的踏实感难道不是我从飞机上找不到的吗?
下午,我在他们独特的摇篮曲中打瞌睡。当我醒来时,我发现父亲怀里抱着一个熟睡的小女孩。他正在仔细地量着小女儿的圆脸,眼里满是柔情。天啊,我突然觉得这个男人变帅了。
他们的穿着特别随意,甚至有点邋遢。小女孩的蓝色毛衣很旧了,应该是她哥哥穿的。男孩的裤子上有一个小洞。母亲脸朝着天空,头发随意地扎在脑后,几乎散了一半。
然而,他们表现得很自然,没有任何胆怯或故作姿态。我从他们不好看的外表中看到了他们骨子里的自信和大气!这是三个受祝福的娃娃。
关于吃。
座位后面有乘客指南,还有菜单。餐车没有座位,只有销售柜台。冷热食物和饮料随时供应。开饭前,空姐会出来问谁要点菜。如果你需要,直接向乘务员登记,然后去取。
我没有经验,不知道会不会点餐。还没到中午,我就觉得饿了,跑去餐车买菜。因为现在不是晚饭时间,只有馅饼和卷是热食,他们也不想吃太多,就要了一个牛肉卷。中间很难咽下去。对我来说太咸太油腻了,食欲立马被抵制。
中午,乘务员开始招呼大家点餐,才发现有盒饭,米饭是配菜。我应该吃这个的。可惜我的胃口被堵住了,一直忍到下车。
下图是餐车。不敢公然四处乱拍,心里空荡荡的,手也在抖。我只能看着它。
在路上,我很幸运。整个车厢都坐满了,除了我的侧面和前面。
空姐在摆好桌板的时候,把单子放在我旁边,趁机看了一眼。旁边的人应该在半个车程的小站上车。
于是我抓紧时间享受周围没人的待遇,仰躺,半躺,各种花式变化,生怕浪费了上帝的恩情。到了邻居该上车的小站,我赶紧坐直,等着答案揭晓。看名字应该是个男的,好奇他的年龄,身高,高矮胖瘦。
车站很小,公交车很快就开了,但是没人上车。乘务员照例来查票,看到我旁边的座位空着,就用眼神问我。我笑着摇头回答。她立刻调皮地看了我一眼。我私下解读为:“你很幸运,继续享受你的花式半躺吧。”
冬天的阳光透过窗户,柔和而温暖。我随便欣赏风景,耳边是邻居爸爸讲故事的低语...只有火车才能享受这个!
坐久了累不累?
对于我这个码字爱好者来说,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十几个小时是常事。在火车上,不用担心眼睛和大脑的问题,对身体的考验也小很多。
澳大利亚真的是地广人稀。11小时列车实际只经过16城镇。最大的城镇就像中国的一个小村庄。
下图是途中一个比较大的城镇。照片中间是一条路。这个地方恐怕连红绿灯都不需要。开起来有多轻松。有大房子很便宜,但有多少人能受得了这份孤独?
想知道自己能不能接受住在这样的地方?孤独不是,只要有网络,每天时间都不够用。但是我顽固的中国胃怎么办?
行驶中基本没有手机信号和网络,停车前后人多聚居的地方有信号。好吧,逼你摆脱手机,全心全意活在现实里。
从新南威尔士州进入维多利亚,是一个从阳光到云彩的过程。越往南,云层越厚。
我的窗户里总是有阳光,相机一拍就反射出各种光线。所以没多少美景可以分享。
这条线路的风景比较简单,是典型的澳洲东部风景。如果你想欣赏不同的地貌,你可以选择贯穿澳大利亚南北或东西的路线。文章后面会有介绍。
最让我兴奋的是可爱的动物。
清晨和傍晚,有成群的野生袋鼠在树荫下跳跃。
贪心的我开始期待野生考拉,铁路沿线桉树太少,希望渺茫。开着车肉眼就能找到树顶上的野生考拉,只有海洋路上的珍贵记忆。
澳大利亚大片草原上散落的牛羊数量不用多说,远超人类。
最融化我心的是小羊们,它们要么紧紧跟着妈妈,要么三五成群地玩耍。崭新的羊毛白里透白,在黄昏下深绿色的地毯上格外显眼。
就这样,我从悉尼的清晨进入了墨尔本的暮色。还没到达目的地,收获颇丰。
下图为返程墨尔本南十字火车站1站台:
再见,美丽的墨尔本!这一次,我爱上了你!不知道再见到你是不是缘分?
回程一上车,我就在手机字典里补上了刚刚看的演唱会。一眼就发现旁边的韩国女生在本子上做笔记。她拿着笔写字的专注深深感染了我。
这才是青春该有的样子,不,这才是人生该有的样子!心里一直有爱好,有目标,有梦想,即使在艰苦的环境里也能随时随地享受。
单纯沉浸在自己的精神王国里,本身就足够吸引人了!
但是,试想一下,如果她用手机做笔记,恐怕就失去了那种感染力。近半个月没看朋友圈了。我不知道朋友们的动态,但我也很乐意享受这种不受打扰的安静!
家人朋友都怕我开夜车吃亏。然而,当我想起大学假期回家时,我坐了两天两夜的硬座火车,我的记忆充满了喜悦。
身体上的困苦很容易忘记。相反,身体上的艰辛反而能让快乐变得更加鲜活难忘!
事实证明,坐一晚上对我来说是小菜一碟。睡了几个午觉就觉得到了。经过几天的旅行疲劳,睡意席卷而来,我感觉不到任何疼痛。
直到车灯突然打开,我才勉强睁开眼睛。啊,窗外有很多房子,悉尼要来了。
看到熟悉的中央火车站,我起身拿行李。我的腿脚像往常一样顺畅,没有水肿,带血复活了!
这时,我的内心又充满了希望和活力。这才是高质量旅行应该有的样子!
第三,车次和车票信息
澳大利亚的长途火车不便宜。很多情况下,打折机票更便宜。所以大多数人更喜欢飞机。
火车适合谁?
画新鲜的经历,比如我;怕晕机耳痛,比如我;愿意享受慢时光的人,比如我;能享受优惠票的,比如学生卡的儿童、老年卡持有者;在飞机上有心理阴影;没有你想去的机场。
长途火车的缺点:耗时长,久坐疲劳(卧铺除外),车票便宜。
长途火车的优点:可以欣赏沿途风景。我不怕晕车。有很多免费行李。没有安检。你不必预约很多时间,你可以在出发和关门时间之前到达。火车站一般都在市中心,不考虑往返机场的交通,住在市内的酒店更方便。
从悉尼到墨尔本,全程将近11小时。是的,我可以飞回中国。但是比飞机舒服多了。
旅程的始发站是悉尼中央车站,终点站是墨尔本的南十字车站。每天有两班。早班7:40发车,18:30左右到达。晚班20: 40开始,第二天7:30左右到。回程也是一天两趟。早班8:30离开墨尔本,18到达悉尼。晚班19:50发车,第二天7: 00到达悉尼。
途中停运16次,如下图:
官网说可以携带5公斤随身行李(不超过30cm x 50cm x 30cm)免费托运两件20公斤行李,非常适合搬家。事实上,根本没有人负责现场。看到行李很多,就带走了,也没有安检。车厢两端有专门的行李架,头部上方也有行李架。
从悉尼到墨尔本的火车线路是新南威尔士州铁路公司的XPT。单程全价经济舱130澳币,一等座183澳币,卧铺近300澳币,而且只有夜车有卧铺。
我买的是经济座,椅背可以向后调节一定角度。据说一等座的靠背可以放倒,但是好像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卧铺是两个人的双层床,床也是靠座椅调节的。
网上买票可以打九折。0-3岁免票,4-15岁随大人出行只需1澳币,没错,1元!所以学生假期很多孩子坐火车出行,孩子越多越划算。
需要说明的是,直到我落笔的这个时候,我在新上线的铁路订票官网上订票的时候,孩子的票价并不是1澳币。但是如果在旧的订票官网上操作,可以正确显示为1澳元。别忘了在“家庭”上打勾。旧网站的入口可以在官网找到,用于新的预订。以后应该改正。
持有学生卡和老年卡也有优惠。不同的铁路公司也有套餐选择,例如,对于国际游客,他们可以享受三个月的免费乘车套餐。详情请在官网查询各铁路公司。
淡季火车票有折扣,学生假期是旺季。作为一个全职妈妈,我只能选择在学生假期翘班,所以我火车旅行的票价适当比机票贵一些。
下图是我在非高峰期乘坐这条列车线路的时刻表:
四。澳大利亚长途火车线路介绍:
澳大利亚的长途火车根据不同的铁路公司有以下线路:
1,大南方铁路三条著名的州际线:
印度太平洋(印度洋-太平洋线):据说是世界上最长最壮观的火车线路,4352公里,65小时。穿过纳拉伯平原,从东到西连接悉尼、阿德莱德和珀斯。可以在阿德莱德停留。一路见证澳大利亚从东部海岸到西部沙漠的变迁。
甘(甘线):这是澳大利亚火车的传说。在54小时内,它从北到南连接了阿德莱德、爱丽斯泉、凯瑟琳和达尔文。享受红色的澳大利亚中部和热带的澳大利亚北部。
陆路:在阿德莱德和墨尔本之间旅行,10.5小时。
2.新南威尔士州运输列车链接:
悉尼至墨尔本(CountryLink XPT)、悉尼至坎培拉、新南威尔士北海岸至昆士兰州所有地区以及新南威尔士所有地区。。任意单位(Arbitrary Unit)
4.昆士兰铁路公司:有六条不同颜色的长线路覆盖昆士兰。www.qr.com.au/
5.西澳大利亚铁路公司:西澳大利亚的内部线路。www.transwa.wa.gov.au
在22小时的火车时间里,我唠叨了5700多个单词,我也喝醉了。在这个文字逐渐被视频取代的时代,我能耐心看到的都是“真爱粉”。
我下一次长途火车旅行是什么时候?你要去哪里?期待,期待也是美好的!
(敬请期待下篇:《爱上墨尔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