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福林的主要事迹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李福林被党组织营救出狱,到哈尔滨担任中***满洲省委巡视员。1932年,李福林按照省委指示改组中***珠河县委为珠河中心县委,并担任县委组织部长。他组织珠河地区人民建立反日会、反帝同盟等组织,开展反日斗争。同年秋,他与金策在珠河县蚂蚁河东组织了一次1000多人参加的反日游行,示威队伍人流如潮,群情激昂,喊声如雷,震惊全城。日本侵略者心惊胆颤,疯狂地进行镇压,逮捕了许多示威群众。敌人派了大批特务,企图破坏珠河一带党组织。珠河中心县委被迫从蚂蚁河东转移到蜜蜂站南沟。

1933年初,李福林根据珠河中心县委指示,积极从事建立珠河地区抗日武装工作。6月,李福林、李启东等打入义勇军孙朝阳部队,并做该部队的抗日工作。在孙朝阳被日寇骗到哈尔滨杀害后,孙朝阳部队在一面坡附近六棵松停留时,亲日派预谋杀害赵尚志、李福林等人。得知这一信息后,赵尚志、李福林等7人携带手枪、步枪和1挺机枪离开孙朝阳部队,与珠河县委取得联系。珠河县委决定以这7人和所带武器为基础,又派了6名队员,补充了枪支,于10月10日,在三股流正式成立珠河反日游击队。赵尚志为队长、李福林为党支部书记。珠河反日游击队成立不久,赵尚志、李福林率队在三股流地区惩治了几名欺压群众的汉奸走狗,没收了他们的财产,分给贫苦农民。缴了东西五甲、张家湾警察局的械,得长枪10余支。每次战斗结束后,李福林都组织群众开会,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受到当地群众拥护和欢迎。不久,游击队就发展到了40余人,编成1个大队,3个中队。

1935年9月,珠河县委召开执委扩大会议,决定动员群众破坏敌人的集团部落政策,加强抗日武装,扩大游击区。同时,三军扩编为6个团。李福林担任一团政治部主任。1936年初,赵尚志率领三团主力部队西征中,李福林率一团在延寿、方正一带坚持游击斗争,建立游击根据地,从物资和兵员等方面支援主力部队的西征。

1936年8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李福林任一师政治部主任兼任哈东游击支队司令,活动在延寿、方正、依兰、林口、通河等县,同时代表三军司令部同这些地区的抗日义勇军、山林队结成统一战线,联合抗日。李福林率一师指战员,有力地粉碎了日伪军的“讨伐”,保卫了群众,使群众受到极大的鼓舞。人们亲切地称他为“哈东司令”。

1936年9月,李福林在珠(珠河)、汤(汤原)联席会议上,被选为中***北满临时省委执行委员会委员,担任省委组织部长。同年冬,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六、八、九军联合组成的抗日联军依东办事处主任。他带队驻大罗勒密、小罗勒密山里,向敌伪山林木业征收木税,为各军筹备军需物资做出了重要贡献。

1937年1月,为配合三军主力部队西征,牵制敌人主力,李福林率一师一团转战哈东一带,多次袭击敌人据点。他还亲自率队袭击林口县城,打死敌人10余名,缴获15支步枪和部分马匹。在小老窝、小道沟一带袭击延寿警察大队,打死15名警察,缴获15支步枪。在夹信子伏击战中,打击了日军西山大尉的部队,击毙日军20名。李福林转战通河县的大古洞河、小古洞河、二道河子等地,向群众宣传抗日救国道理,有许多青年报名参军,扩大了队伍。

1937年4月,李福林率少年连和警卫连170多人去省委开会,途经二道河子北山,遭到六七百名日伪军的包围。经过一天激战,打退敌人多次进攻。傍晚,由于两面受敌,弹药不足,不能久战,李福林果断决定突围。当他站在阵地前沿指挥时,不幸中弹,双脚被打断。跟随李福林多年的鄂伦春族战士李宝太,不顾自身安危,冲过去背起李福林,刚跑出百余米李宝太不幸中弹牺牲。警卫员袁绍先又背起李福林向北山跑,敌人机枪猛烈扫射,李福林不幸后脑中弹壮烈牺牲。时年3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