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是留守儿童|隔壁孩子叫我妈妈,我心都碎了。
Tik Tok上有一个被高度赞扬的视频:邻居家的孩子经常来她家,因为他们的妈妈不在家。有一天,小女孩居然和自己的孩子抓着手,想叫妈妈。当她听到女孩叫她妈妈时,她的心都碎了...
很多留言说我哭了。隔着屏幕,我突然泪流满面。作为一个母亲,我不能忍受这些事情。真想抱抱孩子,让她觉得温暖。
我太了解思念父母的痛苦了,因为我小时候也曾经是留守儿童。
02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儿童生命最初几年的情感发展构成了人类个体心理健康的基础。”
只有心理健康的孩子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感觉不被父母疼爱的孩子总是没有安全感。
对此我深有感触。
小时候,我是在奶奶身边长大的。探亲的时候发现有个亲戚长得很像我妈,特别是笑起来的时候,脸上两边深深的酒窝更像我妈。
我说你长得像我妈,她说,那你就叫我妈吧。反正我也没有女儿。
我马上开心的给她妈妈打电话,打了很多次。
有一次我在幼儿园受了委屈,走了好几里路去找这个妈妈。我到她家的时候,她正在睡觉,我就在她床边静静地等着。当她醒来时,我高兴地冲过去给她妈妈打电话。
她吓了一跳,问为什么,赶紧通知我奶奶带我回去。失望之余,我跟着奶奶回去了,感觉自己好像又被抛弃了,我再也没有一个人去找过她。
大概是因为小时候没有得到足够的母爱,觉得母爱是长大后得不到的,所以选择远嫁。
我的父母可能觉得我有点任性,但他们从来没有想过,在我最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只是给了我一个住的地方,而我却一个人在寻找爱情的路上跋涉。
一个小时候没有和父母一起生活的孩子,他受的伤没人能理解。
03
有一个著名的实验叫“恒河猴母爱剥夺实验”。具体是把一群刚出生的猴子单独放在铁笼子里,笼子里有一只铁丝猴,胸前有一个奶瓶,还有一只木偶猴,但上面没有奶瓶。
实验发现,所有的小猴子都跑到钢丝猴那里喝完奶,马上又回到布偶猴那里。他们每天和线猴呆在一起的时间不到一个小时,其他时间都挂在布偶猴身上。
后来实验提前了。有些小猴子只被线猴的妈妈围着,有些小猴子只被布偶猴的妈妈围着。
实验者用吓人的玩具来吓唬笼子里只有铁丝猴妈妈的小猴子。小猴子会吓得不知道怎么回事,颤抖着吮吸手指。
要用笼子里的提线木偶猴妈妈吓唬小猴子,小猴子的第一反应是扑进提线木偶猴妈妈的怀里。慢下来后,他能够转过身来,向那个可怕的小玩具演示,就好像有人在支持他一样。
实验者一直在跟踪这些小猴子,发现由丝猴妈妈带大的小猴子,长大后一般都很难融入猴子群体。生下小猴子后,不懂得照顾孩子,对孩子不理不睬,虐待甚至杀害。
布偶猴妈妈带大的猴子可以很好的融入到猴子中,在抚养自己的孩子时,基本上也能像正常猴妈妈一样疼爱小猴子。
这个实验非常残忍,它牺牲了那些猴子由它们的母亲带大的幸福。后来实验停止了,但是给人类带来了重大意义。
当时普遍认为,母子过度亲密会阻碍孩子的成长,一哭就被安慰的孩子长大后会过于粘人,无法独立。
这个实验证明,只有小时候被细心呵护、及时回应的孩子,长大后才能成为更独立的成年人,能够快速融入社会,获得快乐的能力。
复旦大学教授冯岩说,善待我们的孩子,让他们在小的时候尽可能快乐。因为他们长大后,会遇到很多痛苦。那时,童年的快乐将成为他们最好的回忆和安慰。
04
我闺蜜的老小孩,小时候是跟着父母长大的。因为他们的爱情,他一直没能体验到学校的住宿生活,这是他的遗憾。
所以,他认为,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是否没有父母,没有什么区别。孩子才一岁,他就极力鼓励女朋友给孩子断奶,然后女朋友就和他一起出去大城市打工赚钱买房。
但是,我最好的朋友小时候是个留守儿童,她知道父母不在的痛苦。她不想让自己的孩子经历她小时候经历过的痛苦,所以她从来没有离开过孩子,一直母乳喂养到她两岁。
最后,我找到了一份可以在家工作的工作,只是为了陪陪孩子。
女朋友的老公看不懂。他再三劝我女朋友:“你看人家,还没断奶,把孩子给爷爷奶奶带,然后夫妻俩出去挣钱几年,等孩子上小学了,再带回去。这样不好吗?”
闺蜜问老公:“你小时候和谁一起长大的?”
我闺蜜的老公说:“和我爸妈在一起。”
我闺蜜说:“那你就没资格说这种话。从小父母不在身边,我特别胆小自卑。我为了一点小事难受了很久,也不敢对别人大声说话。我最羡慕的就是那些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
女朋友的老公沉默了很久,最后默许了女朋友的做法。
现在闺蜜5岁的女儿,出门安全感爆棚,大家都很爱她,和闺蜜小时候退缩的样子形成了鲜明对比。
小时候女朋友不让孩子再受这种苦。
作为母亲,我尽力陪伴孩子,让她幼小的心灵感受到母爱的温暖。我想这是我能给她的最好的礼物了。我最好的朋友告诉我的。
一个人在生命开始时得到的爱和关怀,是他一生安全感的来源。
05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吉尔伯特说:“十年后,你不会后悔错过一个项目,但你会后悔没有多花一个小时陪孩子。”
事实上,它是。
那个小孩不在乎他穿得多高级,吃得多讲究。他们在乎的是他父母的真爱。
如果他们可以自己选择,他们不会选择远离父母和年幼的孩子。他们最想要的就是父母能一直陪在身边。那种受委屈时有个倾诉的地方,受欺负时有人支持的感觉,是世界上很难买到的。
有的人一辈子都被童年治愈;有些人一辈子都在治愈自己的童年。
愿我的孩子永远无法理解我的无助和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