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有些人会「不兽控制」?——探讨兽迷的演化心理学意义
根据生物多样性之父 Wilson 的亲生命假说(biophilia hypothesis)[71],人类一直有着亲近动物的本能,且也有研究指出即使在人类幼儿时期就已反应出这种倾向[18, 38, 49],至于为什么动物对人类构成如此诱人的 *** ,目前尚未完全阐明。
与物体相比,生物的确更能吸引人的注意力,据推测这种反应背后的演化学原因,可能源自于关注其他生物之于 个体适合度(fitnesss) 的重要性[48, 50]。
虽然还未有准确的定义,但 兽迷/兽控(furries) 被广泛认为是一群 喜欢拟人化[注1]动物(anthropomorphic animals)或拟兽化(zoomorphic)的人类与非生物创作的粉丝 ,而兽圈(furry fandom / furry munity)就是由这些粉丝所组成的社群[23, 58, 61]。许多关于兽文化(furry culture)的学术文章都在讨论兽迷族群内的自我认同、社交情况或是兽圈污名化等议题[23, 29, 45, 60, 61, 62],甚少提及喜欢拟人化动物这类行为的成因。这回,我们将用文献回顾的方式,带大家厘清兽迷背后可能会涉及到的演化心理学机制。
兽迷被广泛认为是一群喜欢拟人化动物或拟兽化的人类与非生物创作的粉丝。Julia Wolf 一、可爱是什么?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比起养小孩,人们越来越偏好于养猫猫狗狗这些宠物?而拟人化动物的卡通形象更是充斥着各类媒体与商品中,他们究竟是拥有怎样独特魅力?
1. 可爱就是正义?可爱与生物生存的关系
一个生物之所以会拥有「可爱」的特征,其目的不外乎是促进其亲本或其他生物个体对自己的保护行为及降低被伤害的可能性[1, 15, 24, 51, 66]。在幼年时完全依靠照料者的维持和保护的物种中,这种反应具有明显的适合度价值,有助于增加后代的生存机会[39],并帮助母亲专注于新生儿和依恋调节[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