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小米还是OPPO?我们来看看这位前辈的手机选购指南。

配置、品牌、软件更新、生态体验...在选择手机这件事上,我们已经为我们的下一个设备做了这样那样的计划。

所以,我们节假日回家,除了“修电脑”,偶尔也会遇到需要帮长辈提建议和“选手机”的情况:

所以在这次圆桌会议上,我们邀请了矩阵社区运营人员和10矩阵作者。如果你偶尔会为“给长辈选什么手机”而烦恼,他们的选择经验或许对你有用。

因为职业和爱好,我是对手机号码“比较了解”的年轻一代之一,所以大部分长辈买手机都会问。虽然很多时候,我爸妈那一代的“商量”只是一种形式,他们有自己的圈子,换手机的时候也经常跟风“兄弟闺蜜”做选择。

但是对于爷爷奶奶来说,情况就不一样了。首先,他们比他们的父母有更少的参考来源。第二,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不能直接用我们前辈淘汰的老手机,尤其是早期的安卓手机。存储容量非常有限,现在微信都负担不起几GB的缓存和聊天数据。

于是,我拜访了爷爷奶奶很久“清理手机缓存和微信文件”,在摸清了爷爷奶奶的需求后,选择了一款新手机——华为畅享9e。

不是老人们对手机没有需求,而是他们的实际需求不容易察觉。爷爷奶奶一直在用爸爸或者阿姨淘汰的华为/荣耀系列手机。老年人最需要的是一个类似极简桌面的特殊主题或操作界面,让他们更容易找到自己需要的软件,比如微信;此外,由于他们主要使用微信,还需要一部大存储容量的手机来解决微信缓存和聊天数据的问题,这也是我决定给老人买新手机的关键原因——老人看到时不时弹出的“存储空间不足”肯定会无所适从。

结合我之前的使用习惯和需求,我还是决定选择华为/荣耀老人用的机型:大容量,大主题,大电池——老人经常忘记充电,出门手机要是没电了,足以让晚辈担心。

反而性能没那么重要,坚持4GB的存储其实是多余的,3GB完全够用;更重要的是,64G机身存储支持简单模式桌面,字体可以放大,方便老人看清。大容量电池搭配MTK处理器,三天不充电也没事;你只需要再买一个保护套,加强保护,防止屏幕掉下来摔坏,这样你去看望爷爷奶奶的时候,教他们怎么叫微信视频就万事大吉了~

现在爷爷会时不时微信视频给我打电话,聊一会儿天或者问我什么时候再去奶奶家吃饭。这个手机用的价格不到800元。就是这样一款在我们看来不太好的手机。至少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爷爷奶奶用起来可能并不困难。最重要的是能满足老年人使用手机的真实需求。

先说背景。目前我爸换新手机的情况是从功能机到智能机。

父亲年纪大了,之前一直用老人机,要考虑逻辑简单,使用方便;因为刚用了智能手机,我爸对手机整体要求不高,只接打电话,几乎没有下载各种app的需求。疫情期间,各种场合都要求展示绿码,所以最多可以增加一个支持我们本地绿码的App。

既然是给我爸买的手机,难免要承担售后任务,所以系统和我主系统一致也很重要,这样我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手机同步讲解了。考虑到我今年入手的iPhone SE 2020版本效果不错,结合我爸的实际使用习惯,最终还是买了同型号的“乞丐版”容量。

总体来说,iPhone上的按键比较少,可以相应减少一些误操作,大大减少我讲解按键的“上课时间”。我只需要告诉他按几下Home键,就算他按几下也不会有什么反应。

多设备同步下载也是我最喜欢的功能之一。我在我爸手机上登录了同一个Apple ID,这样他需要下载新App的时候就不用找了。只要我在手机上下载,就会自动出现在他的手机上,在实际操作中非常实用;还有一个就是通讯录的同步。不管输入法有多智能,多人性化,我爸在录电话的时候总是让我“给他弄起来”。现在我直接用iCloud同步通讯录就方便多了。

最后,iPhone上只有一个App“菜市场”,权限相对严格,可以更好的规范App的各种淫秽操作,避免流量偷跑。对于刚从功能机转型过来的他来说也是人性化的。

我为母亲大人准备的最新手机是诺基亚7 Plus——没错,就是你现在想到的诺基亚。当时它从红米的荣耀之海中脱颖而出,成为我有选择困难时送给家人的礼物。

看到上面诺基亚7Plus的照片,是不是觉得有Pixel 2 XL的味道?个人和家人都喜欢这种无刘海无孔无丸的全面屏,上下巴宽度相等。此外,它继承了诺基亚一贯的做工,铝合金中框,诺基亚聚碳酸酯背(其实这一款是铝合金背和镀膜模拟的聚碳酸酯触感),再加上轻薄的机身,铂金的撞色设计和背面金色的指纹识别环,人们拿出来也不会认为这只是一款千元机(虽然官方虚张声势价格2000多,淘宝600-700都有)。

而且它还有很多符合父母手机的特点:够用的骁龙660,疯狂后台查杀造成的超长续航(可以避免后台各种毒瘤,微信有系统级白名单),铝合金后盖不怕摔(父母容易摔手机,后盖坏了也舍不得换),可以插内存卡扩充内存等等。即使他们想要新手机,诺基亚刚刚发布的手机实际上还是不错的。

还有一个推荐的是Redmi的10X,别人推荐的内容都很优秀,可以直接参考。我的想法是,红米10X是目前最便宜的5G手机,如果父母经常需要用手机看剧玩游戏的话,那么即使现在不用,以后父母也不需要经常换手机。

至于我妈大人,和大多数父母一样,99%的智能手机都是在微信上使用的。她觉得其他操作太麻烦,就主动让我禁用后台键,把手机变成微信专用机。不用说,现在基本上所有的日常生活操作都可以在微信上完成——看新闻、买菜、点外卖、打车...微信里的操作相对简单统一,不用教家长,也不用学,方便了大家。

我甚至给家里办了无限流量卡,我们不用担心Wifi或者数据的问题。父母的满意程度和我们的很不一样。我们关心的可能是手机的性能和低性价比。他们可能对WiFi和流量比较迷茫,出门觉得心疼,所以小心翼翼的用流量钱。感觉拿到无限流量卡让妈妈可以随时打微信视频电话,比送她手机(:з”)还开心。

在给父母选手机的时候,我会结合他们的日常使用情况,从需求、品牌、价格出发。下面以我父亲购买红米Note 8的过程为例,介绍一下我个人的选机思路。

今年3月中旬,父亲的红米5突然死机后无法保存。小米表示售后需要返厂检测。我父亲说他又买了一个。经过以上筛选过程,最终有三款手机入围。分别是红米Note 8、魅族16X和Realme X。

综合来看,功能可圈可点的MIUI成为了关键因素。俗话说“祝你一辈子,回来的时候你还是MIUI。”经过一些设置(关闭“很多”广告、增加字体大小、安装所需应用、限制应用安装和后台生存、设置流量使用、开启云同步、锁定桌面布局等。),你不用太担心。回家帮父母手机清理垃圾,更换贴膜就行了。

妈妈的红米7是2019年4月购买的,从魅蓝阵营转到红米阵营。统一家里的手机阵营,会解决很多麻烦——数据线、接口、操作习惯。父母遇到问题可以互相帮助。如果问题比较难,我也可以在学校通过微信语音视频远程解决。

所以,虽然“哪个是最好的父母手机”这个问题很难找到最准确的答案,但对于我父母来说,他们不需要“受指尖陀螺启发的四摄像头设计”、“AI超像素填充鬼影去除技术”、“超线性四维调音系统”。一部操作流畅,系统好用,功能贴心的手机其实就够了。

价格:买手机的时候推荐了各种旗舰机,但是我爸说不买这么贵的,作为农民容易磕磕绊绊,自然就降到2000块的价格选了。

配置:虽然这个价格往往代表了很多配置的妥协:屏幕分辨率更低,震动反馈更便宜,不能无线充电...但是我爸可以说,旗舰机上的这些配置都不是很有用。

品牌:能平衡优秀低端机的厂商少之又少。从三星、OPPO、华为、小米中选了一些,依次推荐后,发现父亲对一加、魅族等广告以外的品牌并不感兴趣。虽然资本的力量占主导地位,但这几年在广告中出现频率更高的厂商中有很多优秀的选择,于是我把目光投向了荣耀系列...

最后选择荣耀20是因为知道长辈喜欢民族品牌,华为定制的安卓系统也是相当省电的。虽然我个人不喜欢把后台杀的太狠,但是长辈们也没有这个顾虑;电池够大,20W+快充就能充电。没有人不喜欢长续航快充带来的体验升级。此外,还有NFC、广角镜头的风景拍照神器...

发现2000元的机器这么多,我很惊讶。其他读者可能也知道,荣耀系列会使用华为旗舰机的处理器。该机采用的是麒麟980,所以即使是2000元价位的手机,性能也不会在两年内成为影响用户体验的短板——而我对非旗舰机最大的担忧就是性能,总是担心它们会因为性能不足而很快被淘汰。

设计方面,因为我爸不喜欢花里胡哨的颜色,所以我选择了相对内敛简约的黑色。荣耀20采用不对称挖洞屏。关于实现高屏占比的各种方式(挖洞、刘海、升降)哪种才是最优方案,总是有很大的讨论空间,但我爸显然不在乎。高屏占比让可以单手握持的手机有了更大的显示面积,对于需要最大化字体的爸爸来说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因为很久没用过华为定制的安卓系统,一开始很担心华为的系统有很多功能和操作逻辑对中年人不友好。花了五分钟介绍了全面屏手势,设置了系统的字体大小,我爸现在已经自己用了好几个月了,也没有问过我任何关于手机使用的问题(他上一部手机是OPPO R9)。虽然我自己买手机也不怎么考虑华为或者荣耀,但是成功的购买结果已经让我成为了一个非用户的权利。

时间回到很久以前,工作第一年年底。我看着余额宝的号码,豪气冲天,把爸妈的手机换成了新的。后来发现换手机的孝心束缚了我,每隔一段时间就要研究一下当时流行的手机。

所以,给父母买手机,我有一点体会。鉴于手机需求的不同,我的选择更适合预算在1500~2500元左右的读者。

上个月刚给妈妈换了红米K30 5G极速版。先说主要决策依据:大众品牌,大众机型,价格适中,最后是碎屏风险。

先说价格。我爸妈对手机的需求是拍照,Tik Tok,微信,所以对手机性能的需求没那么高,正好是大厂中端产品的目标群体。再加上我父母那一代人忠于节俭,我自己穷是关键因素,所以我一般把手机预算定在2300元左右,中端和中档机型。

然后就是品牌。我主观推荐四个品牌“华米OV”。第一,品牌比较知名,我爸妈用了也不会奇怪。我买了一个坚果Pro2孝敬父母,他们拒绝了,因为没听说过。二是容易维护,受欢迎的车型也意味着市场的量大,所以同样,修理厂的零配件库存也更受欢迎,这样就不会出现找不到地方修或者一年后就没有零配件的情况;第三,他们的中端机型一般比较水桶,加上摩尔定律的减速,可以胜任两年的日常使用。

单说意外险,父母用东西往往比我们细心,但是出问题也更影响他们的心情,所以我给他们买的手机都会买碎屏险,让他们不会太担心出问题,而且往往国内中端机型的意外险也就100元左右,电商第三方更便宜。

最后是款式和颜色,这一步如果家长沟通好的话是非常容易的。但是,我妈是个很传统的拧巴人,应该有人明白,我说要给她换手机,她肯定会说:“我又在浪费钱,为了什么?我的手机没事,还能用几年。”但如果我强行买给她,她还是会说,只是脸上一直在笑。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就是前期拒绝沟通,不知道她喜欢什么颜色,所以一开始只给她买了白色之类的保险色,后来故意给她买了红色和紫色试错,有点效果。我忘了提我爸爸。他是那种会主动要求的爸爸,所以没什么难度(笑)。

P.S .被分配到这个组,但是@亵亵亵还和我们分享了他对父母换手机这件事的看法:

我去年用了一段时间的OPPO Reno,对ColorOS很有感觉,正好我妈要换手机,我就用OPPO K3下单了;几乎是用雷诺配置的。当我爸今年想换手机的时候,我想到我可以弄一副,让我妈教我爸怎么用,于是我就下了一个realme X2的订单。

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决定还不错。我爸妈都是很轻的用户(短信计算器,微信支付宝摄像头),旗舰性能对他们来说意义不大,所以我把目光投向了老款iPhone和国产千元机。但是看似愚蠢的iOS对父母并不是很友好,比如账号系统背后复杂的逻辑,比如文件系统导致微信无法清理存储空间等等。iPhone冷的时候续航也是着急的。

转到国产安卓系统,国产安卓系统的本地化做的不错,比如微信专精,通讯录黄页等。,开箱即用,续航时间普遍比iPhone好。刚才赚的钱不多,就把搭载7系骁龙处理器的千元机列入了我的选择对象。虽然我爸妈一开始对大屏很抵触,但是“全面屏”的设计让他们很快放下了抵触。大屏幕带来了更好的视觉体验,触摸更方便,即使使用超大字体,一个屏幕也可以显示大量内容。此外,OPPO在拍照方面的美颜和色彩调整非常讨妈妈(和她的同事)喜欢,这是一个很大的加分。

虽然我在选择安卓设备的时候更注重系统的纯净度,但是烦人的系统广告根本没有给他们带来任何麻烦。

基于这些经验,我可能会理直气壮地向长辈推荐国产化更好的国产系统。

我给妈妈换的最后一部手机是荣耀20。虽然我自己已经把苹果换成三星了,但是我还是把目光放在了几家国产厂商身上,因为国产设备厂商的定制系统足够接地气:像敲门一样敲手机都能截图,买了什么都不记得了。我只需要不进淘宝就可以划屏,可以从侧面做笔记。严格的后台管理让她无法学会如何关闭后台...也许对我们来说是臃肿,笨重,不雅观,但对他们来说却是轻松方便。

因为我妈之前用的是华为手机,至少买同血统的产品不会太麻烦,而且通讯录、记事本等内容登录账号就可以无缝连接,不用第三方工具,即使手机到了我不在家,她也可以自己尝试转移数据。中老年朋友不像我们,不会让他们觉得太复杂。开箱即用非常棒。

虽然我坚决不同意我妈“送她好东西都是浪费”的观点,但是中老年朋友对手机的功能确实没有很高的要求,性能更重要(因为很可能会被引导安装一些流氓应用)。所以考虑到性能,我更倾向于旗舰或者次旗舰SoC和存储空间的设备。根据我对妈妈大人的了解,她不会保存很多照片和音乐,但是会点击Home键返回桌面,忘记应用还在运行。短时间内打开很多app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不想告诉他们,“记住后台软件不要超过五个——后台是什么?Emmmm”,所以宽松的运行内存也是必须的。

基于以上要求,并考虑到屏幕、续航等周边因素,我下单了荣耀20。2000元价位有24个免息期,每个月四舍五入很划算;麒麟980足够优秀好用,8G+128G的容量绰绰有余;左上角镂空的屏幕和我手里的S10遥相呼应,我当时就对我妈说:“你看,我手机屏幕也有个洞。”

妈妈大人现在已经用了半年了,整体来说购买还是比较成功的。除了打电话,发微信,看新闻,我妈最常用的功能就是“你好YOYO,倒计时3分钟”,她总说“为什么它能听到我叫它?”」.这个时候,我心里总觉得开心:她虽然老了,但还是会像孩子一样好奇;也许她还不能完全理解为什么不用触摸就能控制手机,但这对于现在的她来说可能是最触手可及、最贴近生活、最科幻的事情了。

其实他们一定很乐意给父母换手机,但是老一辈总会心疼钱,心疼这个“好”的旧手机。我也给你总结了一个经验:先下单,给她惊喜;听她念叨,传输数据;教会使用,二手输血;稿费上缴,母亲善良孝顺。

我的看法正好和上面两个相反:我自己是Andorid用户,但最后还是给父亲选了一台iOS设备。主要考虑的其实是制度。

我认为系统的纯度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我不会给长辈推荐任何一款搭载MIUI、Funtouch OS、Flyme、Smartisan OS、EMUI、Color OS的手机,因为我们无法随时做一系列的事情,比如关闭广告、卸载内置导流应用、屏蔽厂商时不时发来的营销短信,系统升级让上述操作无法一劳永逸。

基于我这些年对几乎所有国产“安卓”系统使用的了解,他们无所不用其极的加大广告投放,让我本能的反感,绝不会让父亲冒这么高的风险。

我也考虑过原生Android。但面对习惯了本地化服务“完美”系统的父亲,魔趣几乎是我唯一能接受并推荐给他的安卓系统,所以如果有能同时被魔趣适配的设备,也可以考虑。但是,骨感的现实让我不得不面对不同厂商解锁bootloader的开放程度参差不齐。考虑到魔趣的改编,最后能留下来考虑的只有魅族和一加两家厂商,而我的家乡并不在这两家的售后网点覆盖范围内。如果硬件有问题,那就难了,所以我最终选择放弃。

另一方面,在iOS上,我担心广告和引流的问题得到很好的控制,不会太担心广告和流氓软件对父亲造成的困惑和伤害。Apple Care还涵盖了iPhone的售后维修。

最后结合硬件设备的考虑,我把iPhone XR和iPhone 11留在了iOS设备中:6.1英寸的液晶屏幕,质量不错,让爸爸尽可能舒服的刷短视频看直播;一款至少在未来三年内不会显著影响体验的处理器,让不愿意换手机的长辈在相当一段时间内都能有流畅的反馈;非常好的外放音质,其中iPhone 11还支持杜比全景声。父亲上手后,还挺满意,也挺开心的。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觉得应该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选择最好的手机,让父母未来的新技能新需求不会被客观条件拖累。不能简单粗暴地给老一辈贴标签。年纪大了,学东西可能会比较慢,很多东西需要解释的比较详细。但是只要你耐心反复的教,家长就能享受到最新的电子产品。

因为小时候父母执意要买一台学习用的台式电脑(虽然我很不情愿的把它当游戏机用),一个月的网费爆炸后网线也没断。和其他人交流后发现其他家庭很少这么做,所以手机预算(大概?5000)稍微领先同龄父母也是合适的。在这个价格区间,我最终分别为父母选择了iPhone 11和华为P20 Pro。具体选择标准如下:

妈妈:iPhone 11(2019,64G绿色)

父亲:华为P20 Pro (2018,128G黑色)

工作后的第一个父亲节礼物,我没问就直接选了64G版,然后爸爸感谢我,要钱换成128G?。所以手机这种日常用品,不要大惊小怪。买之前还是需要和父母沟通,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

把Pixel 2 XL送给我妈还挺有意思的。

当初我妈手机要换,不想花太多钱,我就推荐她买了个iPhone 7。当时(2018)她大概1500元就能买一个。试了一段时间后,我妈也说和Siri聊得很开心。

当时我用的手机是Pixel 2 XL,配置比iPhone 7高,就让我妈再试试Pixel。结果我妈很喜欢Pixel的大屏幕。正好我也需要iOS的协同工作和应用生态,于是我们愉快地交换了——iPhone 7成为我的主力,Pixel 2 XL继续在我妈手里服役。

因为我妈是一个愿意尝试新鲜事物的人,谷歌手机对她来说入门并不难。有时候她会和Google Assistant对话,Google services对她来说和小米云服务没什么区别。入门的时候,简单的迁移数据,这是你换机逃不掉的时间成本。

使用后她非常满意:可以在Google Photos中无限期存储照片,充足的配置让她在简单的多线程任务管理中更加得心应手。Android 10系统上线时,她也在第一时间安装了更新。新系统解决了旧系统的隐私管理问题,使用更省心。

我妈是典型的仓鼠病患者。她经常用Pixel在YouTube上看一些美食视频,然后收集一些菜谱,用线描进行OCR批量识别,导入Evernote。也许她真的把这些菜谱拿出来做了,甚至不到1%,但她乐在其中。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手机再卡一点点,她会不会放弃囤货?但短时间内应该不可能。感觉她可以永远用Pixel 2 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