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尔拒绝限制尼泊尔废除死刑
1962年中印战争爆发后,尼泊尔也积极警惕印度,但与印度相比,尼泊尔国力较弱,印度占领了一片土地。这片土地被称为卡拉帕尼地区,位于中国、尼泊尔和印度的交界处,面积约75平方公里。直到现在,印度仍然控制着这片土地。
事实上,卡拉帕尼地区在历史上一直是尼泊尔的领土,与印度各邦没有任何关系。直到英国统一了印度,印度和尼泊尔之间才产生了领土问题。
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南麓,是南亚的一个内陆山地国家。原来有三个邻国,分别是中国、印度、锡金。但由于锡金被印度吞并,尼泊尔只有中印两个邻国。尼泊尔北与中国接壤,东、西、南三面被印度包围,边境线长达2400公里。
与中国和印度相比,尼泊尔只是一个面积约654.38+0.47万平方公里的小国,但鲜为人知的是,尼泊尔在历史上其实是一个大国。尼泊尔古称廓尔喀。廓尔喀人以勇敢和战斗技巧而闻名。他们经常使用砍刀,这在历史上让许多印度人感到恐惧。现在廓尔喀弯刀是尼泊尔的国刀,提醒尼泊尔人记住以前的荣誉。
尼泊尔在全盛时期,除了现在的土地之外,还曾经控制着大吉岭、库马尔昂、加瓦尔等大片土地,而现在这些土地已经被并入了印度的几个邦。印度人在历史上不是尼泊尔人的对手,之所以能得到这些土地,多亏了英国。
历史上的印度只是一个地理名词。这片土地上有上百个地方邦,互不隶属,各有诸侯。直到英国入侵,当地各邦才逐渐整合,印度地区才得以统一。英国统一印度后,继续向周边扩张,控制了缅甸、斯里兰卡等地。
在英军的进攻下,印度北部的尼泊尔也失去了大片土地。19世纪初,在英国的入侵下,尼泊尔被迫与英属印度签订了《苏呼米条约》,失去了大片土地。在这场战争中,英国发现了尼泊尔人的战斗力,于是开始大量雇佣廓尔喀人镇压印度起义。19世纪中期的印度起义中,廓尔喀士兵给印度造成了极大的伤亡,最终帮助英国平定了起义。
因此,英国无意吞并尼泊尔。英国的策略一直是利用它,使之成为制约印度的重要一环。后来英国故意在相关边界协议中埋下一些隐患。这些隐患后来成为印度和尼泊尔的争端。例如,卡拉帕尼地区就是英国人种植的结果。
关于卡拉帕尼地区的所有权,《苏呼米条约》使用了非常模糊的表述。条约原文是,卡拉帕尼地区、尼泊尔和英属印度以马哈卡利河源头为界。但是,马哈卡利河有两个源头,一个是南源,一个是北源。条约中没有明确说明具体来源。
既然没有说清楚,尼泊尔自然默认了对自己有利的边界,没有把卡拉帕尼交给英属印度。当时英国也承认了。因此,在英属印度时期,卡拉帕尼地区一直在尼泊尔的版图之内。但印度分治后,印度实现独立,开始向尼泊尔主张卡拉帕尼地区。印度的理由是,根据《苏呼米条约》,尼泊尔本应把卡拉帕尼交给英属印度,印度继承了英属印度,所以卡拉帕尼应该是印度领土。尼泊尔拒绝了印度的主张,控制了卡拉帕尼直到1962。
1962中印战争爆发后,印度迅速溃退。因为与印度的领土争端,尼泊尔当时也对印度有所警惕。然而,尼泊尔的国力毕竟有限。印度在撤退的过程中,经过附近的尼泊尔卡拉帕尼地区,赶走了当地的尼泊尔人,占领了这片土地。此后,卡拉帕尼地区被印度占领。
尼泊尔公约的详细介绍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Berne conventi on 19+09 century)看到西欧特别是法国出现了许多伟大的作家和艺术家,他们的作品遍布世界各地,这些国家也相应地开始重视版权的国际保护。65438年至0878年,雨果在巴黎召开了一次重要的文学会议,并成立了国际文学艺术协会。1883年,协会向瑞士政府递交了一份经过多次讨论的国际公约草案。瑞士政府于1886年9月9日在伯尔尼召开的第三次代表大会上通过,并将其命名为《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原签约国为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比利时、西班牙、利比里亚、海地、突尼斯,10个国家。1887年9月5日,各签约国互换批准书(只有利比里亚未能批准,公约三个月后生效(1887,65438+2月),这在世界上是第一个。选举产生了联盟国际局,规定了参加国今后要履行的程序和公约的修改程序。
《伯尔尼公约》的出现标志着国际版权保护体系的初步形成。美国也派代表参加了1886会议,但当时美国的出版业远不如英法等欧洲国家发达,美国参加公约也不好。因此,美国代表以条约的许多条款与美国版权法相抵触,不能得到美国国会的批准为借口,拒绝签署该公约。直到1989年3月1才加入伯尔尼联盟,成为第80个成员国。
截至2002年7月,共有149个国家批准或承认了该公约的不同版本,并加入了该联盟。
自生效以来,《公约》已经过七次补充和修订:
1896期间,公约成员国代表在巴黎举行了一次补充公约的会议。补充的主要内容有:1。国民待遇原则不仅适用于公约成员国的国民,也适用于作品首先在公约成员国出版的非公约成员国的国民。2.给出了“出版”的定义,指出只有“间接传播手段”(复制属于出版,展览、演出等“直接传播手段”不属于出版。3.延长翻译权的保护期。
1908第一次修改,改变了公约原有的大部分条款。主要变化有:1。取消了出版权国际保护所需的所有附加标记或程序,实行了“自动保护”原则。2.扩大了公约保护对象的范围。3.规定了翻译权的保护期应延长至与作品整体著作权的保护期相同。4.作品的整个著作权保护期确定为“作者生前加死后50年”。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爆发,公约第二次补充,旨在报复交战国未能保护或降低国家保护的作品。补充内容为:对于非公约成员国国民且不居住在本国的外国作者,即使其作品首次在成员国发表,也可以对其保护进行一定的限制。
1928对公约进行了第二次修订,增加了以下内容:1。广播作品的保护开始了。2.将口头作品置于公约的保护之下。3.声明保护作者的“精神权利”。4.《公约》条款的追溯效力。
1948年第三次修改公约,增加了以下内容:1。国际法准则应该对会员国的国内法具有限制性。2.将实用性艺术品加入公约保护的对象。3.应增加文学艺术作品集(如百科全书、资料集)作为公约保护的对象。4.法律条文、政府文件及其译文被列为“可保护”对象。5.保护广播作品的方式进一步具体化。6.进一步明确关于“合理使用”和其他版权限制的规定。7.将“追索权”列为“可保护”内容。8.给出了“出版”的进一步具体定义(即,必须通过大量复制并向公众提供来传播)。9.“国民待遇”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扩大。10.对不同作品保护期的计算方法作出具体规定。
1967年,《伯尔尼公约》第四次修订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在这次修订会议上,通过了《发展中国家议定书》,作为《伯尔尼公约》的组成部分。因为发展中国家可能使用的作品主要来自发达国家,所以这个协议没有得到发达国家的承认。此外,由于斯德哥尔摩文本规定,议定书只能约束那些承认它的成员国,因此在实践中几乎没有效果。1971修订《伯尔尼公约》时,文本在第29条之二和第34条第(2)款中规定《斯德哥尔摩议定书》无效。
1971年,《伯尔尼公约》第五次修订。修订后的《伯尔尼公约》的实质性条款原则上没有改变,但其实质性条款得到了绝大多数成员国的批准。
现行公约的核心是规定各缔约国自动保护首先在伯尔尼联盟所属的其他国家出版的作品,以及作者为上述其他国家公民或居民的未出版作品。本联盟所有国家必须保证其他成员国国民的作者享有该国法律所赋予本国国民的权利。如果作者最初在伯尔尼联盟的一个成员国出版,但作者是该联盟的一个非成员国的国民,则该成员国对该作品的保护可以限于作者是其国民的国家对该作品的保护。
《公约》在结构上分为正文和附件两部分,在内容上分为实质性条款和组织管理条款。正文共38条,其中前21及其附件为实质性条款,后17为组织性和管理性条款。
《公约》将作者列为第一保护主体,保护其专有权,包括精神权利和财产权利。公约规定作者享有以下财产权:翻译权、复制权、公开表演权、广播权、公开朗诵权、改编权、继续权(该权利是大陆法系著作权法的产物,具有精神权利的特征。英美法系国家的著作权法大多没有规定这一权利。因此,公约允许承认继续权的国家在外国作品中享有这一权利,并实行对等原则。该公约保护作者独立于其财产权而存在的精神权利,即即使作者将某一作品的版权转让给出版商或广播机构,后者也无权将作者的名字从作品中删除或篡改其作品。对于文学艺术来说,作品的保护期为作者生前死后50年,摄影和实用艺术作品的保护期为作品完成之日起25年。作者享有和行使著作权无需办理任何手续。
公约保护的作品范围是缔约国国民的或在缔约国首次出版的所有文学艺术作品。“文学艺术作品”包括文学、科学和艺术领域的一切作品,如书籍、讲座、演讲、布道、戏剧、舞蹈、音乐、电影作品、图画、建筑、雕塑、摄影作品等。其次,还包括“演绎作品”,即对一部文学或艺术作品的翻译、改编、音乐编曲等转化。只要不损害原作的版权,这种转化就和原作一样受到同等保护。
公约生效时保护期未满的作品也受到保护,即具有追溯效力。
该公约由联合国专门机构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管理。联盟的日常工作由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国际局负责。会员国必须每年缴纳会费。加入公约的程序是加入书必须交存总干事。加入本公约成为本联盟成员,应在世界知识产权局局长通知其交存加入书三个月后生效。
《公约》附件是关于发展中国家的特别条款,规定发展中国家出于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可以在《公约》规定的限度内,按照《公约》规定的程序,对翻译或复制受版权保护的作品发放强制许可。这是由于在1971修订公约时发展中国家的强烈要求而增加的。
中国于1992年7月1日决定加入公约,并于1992年10月5日成为公约第93个成员。
尼泊尔延迟珠峰安全条例可能导致悲剧。2020年珠峰会严重拥堵吗?
2020年初,珠峰上生长植物的新闻占据了各大网站的主要页面。看似这是个好消息,但真正的意义在于全球气候变暖,雪线上移导致了这种令人震惊的局面!但是,今天上头条的不是植物,而是一个关于法规的思考!
尼泊尔传来的消息是5月份登山窗口期就要到了,但是尼泊尔去年宣布的加强监管已经暂停了!从2012开始珠峰排队,尤其是2019年5月的窗口期,数百人排队登顶,14人死亡。为什么会出现双_ _拥堵?是天气暖和人人都能登顶还是垃圾邮件?尼泊尔政府为什么要食言?
珠穆朗玛峰堵车了。
先大致了解一下珠峰堵车的原因。早在2012,每年珠穆朗玛峰都会出现大大小小的堵车。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爬山的许可,二是珠峰的好天气。当适合登山的天气持续一周左右,珠穆朗玛峰上的小径就会挤满登山者。为了到达山顶,登山者经常要排队几个小时。
最危险的拥堵路段:希拉里台阶
2019珠峰堵车
2019年春季攀岩季,尼泊尔发放了创纪录的381张攀岩许可证。5月底,连续几天的晴好天气促使登山者选择这个“淘金期”登顶,而更多的人却没有足够的经验,导致了珠穆朗玛峰登顶的现象!
此外,徒步路线上还有几个出了名的拥堵路段,尤其是希拉里台阶(Hilary step),它位于距离峰顶8790米的地方。几乎是垂直的裸露山岩段,一边是悬崖,另一边是光滑的冰壁。虽然总长只有80米左右,但是只能容纳一个人。
被困在希拉里台阶上
这里堵的风险极高,因为海拔8000米以上的地区叫死亡地带,含氧量只有平原的1/3,所以登山者需要氧气瓶才能在这样的极端条件下继续攀登。登山者在这里已经耗尽了体力,所以体力衰竭、体温过低或高原反应,甚至缺氧,每一种情况都可能夺走登山者宝贵的生命。
登山者遇到的与死神搏斗的女孩。
另一个原因是珠穆朗玛峰的天气不可预测。在珠穆朗玛峰的天气预报没有改善之前,即使是5000米以下的营地也会因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而出事。如果被堵在路上,遇到暴风雪,结局可想而知。幸运的是,珠穆朗玛峰的现代天气已经给出了足够的预警时间,防止登山者在路上遭遇暴风雪。
2020年珠峰会出现双_ _堵车吗?
尼泊尔最近表示,由于去年拥堵,十几名登山者死亡,因此尼泊尔政府打算加强监管,比如:
没有经验的登山者将不再被允许。
控制尼泊尔一侧的登山者总数。
政策已经出台,但这一调控政策并不打算在2020年春季登山季实施。尽管面临国际社会的批评压力,尼泊尔旅游部长KedarBahadurAdhikari表示,在实施这些政策之前,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详细审查,因为这些政策并没有得到许多政府部门的共同批准。猜测的主要原因是每一个登山者都在尼泊尔创造了大量的现金流(每张许可证的成本为1.1.00万美元,给尼泊尔政府带来了大量的利益,让一直处于经济困境的尼泊尔政府很难放弃这种源源不绝的财源!
为什么不从北边爬到山顶?
在北方要到达所谓的珠峰死亡路线的顶峰是极其困难的,而中国政府对登山者采取了更加严格的资格审查,从而避免了大量没有经验的登山者做出不必要的努力,而在尼泊尔南方几乎没有任何限制,南方狭窄的窗口期导致大拥堵的发生。
南坡线
珠穆朗玛峰堵车和全球变暖关系更大吗?
珠穆朗玛峰的阻断始于2012,而且一年比一年严重,让人不禁怀疑,是不是和全球变暖有关,是全球变暖让珠穆朗玛峰披上了绿色,不是吗?
全球变暖的恶果开始显现。据英国《卫报》2月13日报道,巴西科学家测量,2月9日南极西摩岛当地温度一度达到20.75℃。这是南极大陆气温首次超过20℃。虽然出现在低纬度的西摩岛,但说明全球变暖的趋势似乎不可避免。
是珠穆朗玛峰大拥堵的原因吗?
然而,这种猜测是错误的。全球变暖是一种趋势,但各路珠峰登山者并没有因为气候变暖而登上珠峰之巅。毕竟在8000以上的位置,那点气候变暖真的不值一提,主要是尼泊尔政府不设限,各大登山公司也不限制宣传。
登顶珠峰已经成为一个赚钱的行业,属于最成功的商业项目。一开始面对的是小探险,后来变成了有钱人的松散组合。很多缺乏经验,甚至不知道怎么穿冰爪的新手开始攀登珠峰。几乎可以相信今年珠穆朗玛峰会出现大拥堵,可能会比去年更严重,但我们希望今年不会再有人员伤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