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阜阳传统婚丧嫁娶风俗?

阜阳人结婚习俗在结婚前一夜,男家要宴请族中各人,然后新郎要拜祖宗,父母及长辈,拜毕,以新郎为首的迎亲队伍便会响着锣鼓,向新娘家进发。  

迎亲队伍到达女家门前,女家照例紧闭大门,要新郎大放鞭炮,称"催门炮",妇女家亲友便向新郎索取"启门钱",即开门赏钱,再向新郎再三请求,新郎才会随他们进屋内。  

当夜女家会设盛宴招待新郎,与亲友***饮。在举宴之前,新郎要先叩头拜见宾客,同时还要拜见女家长者,叩头吉计其数,当晚新郎会宿于岳家。  

次日早晨(即婚礼吉日),新郎的迎亲随从在女家门前大放鞭炮,称为"催妆",新娘整妆完毕,便会与新郎一起出发往男家。  

在出门时,新娘会放声大哭,表示不愿离开父母,家人亦会大哭表示惜别。在啼哭声中,新郎的兄弟或至亲送她先行,称之"送亲"。  

新人来到男家门前,男家会请两位儿女双全的妇人,将新郎和新娘的鞋对换,因为"鞋"与"偕"同音,故此举有"白头偕老"的象征。  

新郎进男家门时,亲友会口念吉祥语句,手向地下撒花生,红枣之类的果子,叫做"撒喜果"。之后进行的拜天地,交拜,喝合酒等婚仪,则与其他地区大同小异。

唢呐吹得天响(见闻)---安徽阜阳人去世后风俗

早晨,听人说马寨申XX的老母亲(80多岁)故去了,连忙在附近商店买了十刀纸,骑车前往. 要直接到他家.路上或到了他所在的村庄村民家是万万不可的,这样让人很忌讳,认为会给他们带来丧气的,长时间不平安的.所以不认识他家往哪走,也只能远远的打听,我听力不好,他们就用手势告诉我. 听力不好,但在100米远处就听到震天的唢呐声.到了地方,做为晚辈的头戴白布,腰系麻绳,脚穿的也是白布鞋,见到就磕头.大家要明白,这可是向着我磕头但实际上是向"已在天的人"磕的.耳边响起一串炮,随后就是人拿着木板收黄纸的. 我随后向记帐人交了40元钱(红白喜事我们都知道,记帐这一环节很重要,现在物质上涨,红白喜事也不例外).有人为我给条白布,随后就是前往停在房屋中堂正中的放有故去人骨灰的棺材门前,做揖、下蹲、磕头,这时两边守孝的便回礼,起身后安抚一下就完事(如果是很亲的人,当然离不远就要“号啕大哭,至于是否发自内心,这就不好说了)。 坐下一会,对旁边吹唢呐的发生兴趣,有五人,一男四女,男的用力吹唢呐,一个女的在弹电子琴,有音箱,自然声音很大,曲调也好听。便向旁人打听,他吹的是什么呀?都很模糊,一个人说很多可能是《孟姜女哭长城》吧。我知道关于孟姜女的典故,就走到吹响的(我们这都叫他们为吹响班,他们不但为人喜事吹响,丧事也吹的,只是曲子不一样)去问。 回答的不顺利,但在我的坚持下他们回答了我的问题。当时吹的确实是《孟姜女哭倒长城》,表达的是一种悲伤。我问不会只这一种吧?得到了答案,现抄录下来:《烦字调》、《老cha(没来及查阅)》、《大开门》、《小开门》等等。趁他们停下一会竭竭的机会,我了解到吹响班有下面几种乐器:笙笛、电子琴、锣鼓、夹铊?、唢呐(分为大中小三种)、笛子、锣(高中低三种)、鼓、挪?子等。现在比小时我见的热闹,音响话筒等很是齐全。我问他如何不在录音机放多方便?他回答说不行,意义不一样,我一想也是,怪自己也糊涂。随后他们演奏下一曲子时,我让他们吹另一种,顿时又是唢呐震耳欲聋,但听着曲子还是很美的。 因时间不早我简单的吃了下他们招待的饭,便回去了,随后整个过程(程序)是这样的: 一、报丧;二、买相关办丧事的物品;三、放炮,收纸钱,行礼,记帐;四、每一次开饭前孝子贤孙们要先送汤才能开饭;五、请人抬棺;六、看风水,放棺,散发纸钱,烧纸糊的牛马;七、咂碗;八、下葬埋土。 我所知道的就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