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第二册“圆柱体的认识”教案
1.1知识和技能:
(1)认识和掌握圆柱体的特征,知道圆柱体各部分的名称。
(2)了解圆柱体侧面展开图与圆柱体各部分的关系。
1.2流程和方法:
1.体验形象-表象-抽象?体验从物体中抽象图形的学习方法。
2.通过缸侧膨胀的操作过程,体验比较、发现、归纳的学习方法。
1.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不断的观察操作、猜想验证、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培养观察、概括、抽象的能力。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2.1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发现圆柱体的特点和侧面面积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圆柱体的侧面面积,形成空间的概念。
2.2教学难点
理解曲面,通过化曲线为直线推导出侧面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粉笔盒、圆柱形教具模型、长方形纸板、木棍
教学过程
1.引入对话,揭示话题,创设情境。
1.老师出示粉笔盒,问:这是什么图形?
生:长方体。
老师:我们学过哪些三维图形?
生:长方体。
生:立方体。
老师:长方体有什么特点?
生:长方体的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有时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边。相对面的面积相等,相对边的长度相等。
老师:立方体有什么特点?
生:立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六个面的面积相等。
一个立方体有12条边,所有边的长度相等,有8个顶点。
师:正方体可以看作是一个特殊的长方体。
引入新的课程。
2.展示事先准备好的圆柱形物体。
老师:这些物体是长方体还是正方体?
生:没有。
老师: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圆柱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三维图形。(板书题目)
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例子。
老师:那么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柱形物体呢?
学生:分开回答。
(设计意图:一方面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知识来源于生活,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另一方面感受生活中的专栏之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探索新知识
1,教学示例1:
(1),小组合作:探究圆柱体各部分的构成和特点。
老师:那么圆柱体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课件演示)
1.用手触摸和滚动。圆柱体和长方体或正方体有什么区别?你发现了什么?
②圆柱体由几个面组成?
③小组讨论验证:两个底有什么关系?
④测量圆柱体两底面之间的距离有什么特点?(2)、小组报告:
(设计意图:结合实物探索圆柱体的构成。)
学生动手操作,分组交流。
老师:哪一组学生将告诉你圆柱体的特征?你是怎么验证的?
(学生汇报,老师摄像提问)
生:我们知道圆柱体有三个面,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
生:上下表面呈圆形。
生:一个圆柱体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是一样的。
老师:用手指指圆柱体的底部和侧面。(黑板:2个底面,1个侧面)一个圆柱体的这些面有什么特点?
(2)观察和比较缸底的特征。
生:一个圆柱体的两个底面都是圆,大小相等。(板书:面积相等)
老师:你怎么知道两个底相等?
预设:剪下来对比,量好直径,倒过来画在纸上,看是否重合。老师:哪种方法最容易验证?
生:在纸上画,倒过来观察。
(3)、气缸的高度。
课件显示:圆柱体高度变化的一个过程。
老师:圆柱体的高度怎么了?
指南:哪个距离表示圆柱体的高度?看屏幕。圆柱体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称为圆柱体的高度。
课件显示,一个圆柱体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度。
老师:在哪里可以找到圆柱体的高度?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显示并闪现彩色线条。
总结:一个圆柱体有无数个高度,高度都是等长的。
老师:你能指出你柱子上的高度吗?(圆柱体中心的高度超出范围)
学生开始同桌操作和探究。
老师:面对无数个高度,哪一个最容易测量?(为了便于侧面高度的一般测量)
老师:请看这个。是这样画的一条线的高度吗?(三角板倾斜放置)
缺省值:高度是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并且应该垂直于两个底面。
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其他关于圆柱体高度的说法。
(课件演示)你看:一口井是圆柱形的,这个圆柱的高度可以说是?深?一枚1元硬币是圆柱形的。这个圆柱体的高度是多少?厚?水管也是圆柱形的,其高度可以称为?龙?。
设计意图是将抽象的三维图形还原为生活的本来面目,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为以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做铺垫。
(4)、小测验:实际应用,开发新知识:
(1)、指出下列图形中哪个是圆柱体?
②、做到:
老师展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
老师:请把长方形的硬纸贴在棍子上,和我一起快速旋转棍子,看它变成什么形状。
老师:长方形沿直线旋转。猜猜会形成什么样的图形?自己四处看看?
组织学生操作后,报告结果:
生:像圆柱体一样旋转。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旋转的角度认识圆柱体,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和旋转。
2.教学实例2
例2。圆柱体的侧膨胀是什么形状?
(1),组织学生触摸圆柱模型,看圆柱的侧面在哪里,猜侧面展开后是什么形状。
组织学生分组操作:切开一个圆柱模型的侧面,然后观察。得到结果:
师:圆柱体展开后侧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2)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圆柱体的边所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体的底和高有什么关系?
学生经过分析比较,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圆柱体侧面展开的长方形的长度等于圆柱体底部的周长,宽度等于圆柱体的高度。(板书)
(3)引导学生思考:在什么情况下,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是正方形?
总结:当圆柱体底面周长等于高度时,圆柱体的侧面展开图为正方形。
3.探究圆柱体底面和侧面的关系。
老师:侧面是曲面,怎么把它转化成平面?用手里的材料,剪,画,卷,卷。变换后的平面图形和底面有什么关系?
老师:团队合作,先想好怎么操作,组长分工后再开始操作。
学生手工操作,老师巡视指导。
老师:你把它横着展开,会得到什么图形?
生: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
师:当圆柱体底面周长等于高度时,侧面展开时,沿圆柱体的高剪力会呈现什么形状?
生:方。
第三,巩固练习(课件11展示)
1,我能行
(1).圆柱体的顶面和底面都是(圆形的)形状,它们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2)展开圆柱体的侧面,得到(矩形)形状,其长度等于圆柱体(底面)的周长。
宽度等于圆柱体的高度。
(3)圆柱体两底面之间的距离称为(高度)。
(设计意图:总结回顾,填空。)
2.想想看,你能得到什么图形?
分组交流,点名汇报。(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
3.判断:对打?,打错电话了?。
①一个圆柱体的高度只有一个。( ?)
②两个底面相等的圆形物体是圆柱体。( ?)
(3)当筒底周长和高度相等时,沿其一个高度切开,边为正方形。( ?)
4.你能把这张纸做成什么样的圆柱体?
学生先做,然后汇报交流。
第四,你知道吗:
老师:为什么树干都是圆柱形的?
(课件展示小知识)圆柱体支撑大。树冠都是由树干支撑的。尤其是果实累累的果树,上面挂着很多果实,需要强大的树干支撑才能存活。
圆柱形的树干没有棱角。风吹来的时候,无论风从哪个方向吹来都带着灰尘和杂物,只有很少一部分受到影响,所以不容易被冲击伤到。所以树干的形状是圆柱形的,是树木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是适应生长的需要。
课后总结
1,班级总结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新的三维图形?圆柱体,这类图形有几个共同的特点:比如它们的上下底面都是圆形,侧面展开成长方形或正方形,展开圆柱体的侧面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度等于圆柱体底面的周长,宽度等于圆柱体的高度。
2.总结全文。
你在这门课上得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问题吗?
课后练习
练习3,问题5
在黑板上写字
对圆柱体的理解
圆柱体的上下表面称为底面;
周围的面(上下底面除外)称为侧面;
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称为高度。
圆柱体侧面展开得到的长方形的长度等于圆柱体底部的周长,宽度等于圆柱体的高度。
理解圆柱体教案(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圆柱体的特征,圆柱体的底面,其直径和半径,圆柱体的高度,圆柱体的侧面积及其展开图。
2.通过观察,了解圆柱体并掌握其特征,建立空间概念。
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要点:了解和掌握气缸的特性。
困难:1。建立空间的概念。2.找出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体底部的周长和高度的关系。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圆柱模型茶水桶等圆柱形物体
教学过程
第一,独立调查
(1)学生自己看课本。
1.圆柱体由哪些部分组成?
2.一个圆柱体有多少个底部?有几面?有多高?
3.你能说出圆柱体的特征吗?
4.当长方形或正方形沿一边旋转时,会形成不同的圆柱体。你自己试试。
(2)同桌互相聊,做到P11。
(3)找到一个圆柱体
1.触摸圆柱体的表面。
(1)用手摸上下底有什么特点?
(2)用笔画时,上下底区域有什么特点?
(3)用双手触摸侧面。
2.透明:圆柱体的上下表面称为底面。它们是两个相同的圆。
圆柱体的侧面是曲面。
圆柱体的高度。显示两个高度不同的圆柱体。
用尺子和三角形演示圆柱体的高度。
让学生明白,一个圆柱体的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度。
第二,合作与交流
这群人互相说:
1,什么是圆柱体的侧膨胀?
2.圆柱体有什么特点?详细说说。
第三,举报释疑,整理消化
教科书P15练习2 4
第四,实际应用的扩展和延伸
1.做教材p 12;
2.P15练习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