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审判日》讲了一些什么?

A:前明太子太保、大清太子少保洪承畴入清后,三次回过福建泉州的南安老家,三次都遇到过刺杀或者说疑似刺杀。

为了躲过刺杀,洪承畴于顺治四年和顺治七年两次来回北京与福建,似乎都有意避开江浙,经江西、安徽南下北归。第三次回家是在顺治十年,他奉命经略湖广及两广、云贵五省,总督军务兼管粮饷,凡满洲亲王、公侯、将领、抚镇以及文官五品以下官员均受节制,兵马听其调度,一应抚剿事宜,事后报闻,看起来职权甚大,其实是让他为前方打仗的吴三桂等人做后勤保障。因为中间他得到消息,说清廷正与闽南沿海的郑成功军队谈判,以泉州划给郑成功管辖为条件,诱其降清。

如果属实,洪承畴的老家将由郑成功管辖,以郑成功对降清的父亲郑芝龙的态度,必定对自己家族不利。情急之下,洪承畴顾不得向顺治请示,偷了个闲,私自沿长江而下,回了老家。到南京下船,遇上从山东转任浙江左布政使的张缙彦,证实了与郑成功谈判的消息。

洪承畴自福建匆匆回程,转道衢州,再从兰溪上船到达杭州。就在兰溪停留的时候,遇到了让他刻骨铭心、此生难忘的两件事:一是在兰江边戏馆看了一出戏,其内容让他深受伤害;二是看戏时遇到一次真正的刺杀,而这个刺客是自己喜欢的一个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