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发生的假新闻有哪些?
发布日期:2017 1.2。
《新闻》65438+10月2日,中国青年网发布新闻《大学生嫁给同学妈妈背后的真相是这样的》。消息来源显示是宁夏在线。文章说:一个21岁的大学帅哥娶了一个比自己大34岁的离异中年大妈,但这个大妈竟然是自己的大学同学。People.com、China.com、网易等。陆续转载。
6月3日,65438,河南省公安厅官方微博否认类似谣言已在多地流传数年。警方调查后发现,类似新闻早在2013就出现过,涉及广东广州、江苏无锡、福建平潭等地。这几条消息的内容都一样,用的图片也几乎一样,而且都提到了某种护肤品或者美容产品,有恶意营销的嫌疑。
对这条“新闻”的评论,除了好奇,看不出任何社会价值。对于这样一份没有明确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的手稿,乍一看会让人生疑。本刊微信公众号曾发文梳理这一新闻的传播链条。这几年多次出现在各种网络媒体上。这条假新闻的源头指向一家名为“宁夏在线”的网站,但原页面已找不到,各路媒体不负责任地“抓取”转发,引发新一轮热炒。警方报告显示,这些“谣言”背后有商业动机。发布者故意编造虚假新闻牟利,媒体客观上成为这种恶意编造者的帮凶。
2.“姚方案”因被认为不适合国情而被否决。
出版日期:2065 438+2007年2月28日。
《新闻》发表在2月28日的《广州日报》上。报道称:国内知名篮球媒体人杨毅在其公众号爆料,在中国篮球换人闭门会议上,刚刚接任篮协主席的姚明提出了一个改革联赛的方案,包括延长联赛,将联赛分为南北;缩短国家队和国内队的训练时间,采用美国“梦之队”的邀请制;取消亚洲外援,实行四节四人计划,全部被拒。之后,这一消息被各大新媒体平台传播。
3月1日,中国篮协召开例行通报会。篮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篮协秘书长白喜林否认了这一传言:“最近网上流传‘姚明改革建议不符合国情被否决’的消息。事实是,自23日的股东大会以来,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甚至有人形容我们是‘封闭的中国篮协’,但这一代篮协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透明的。我们没有开展任何提出法案的活动,这与网上所说的完全不一致。”
评论的起因是篮球评论员杨毅在官网发表文章《姚竹Xi,何乐而不为》,被各大门户网站和媒体转载改写,变成了姚明的提议被拒,甚至导致了姚明篮协朱不行的新闻。事实是“根本没有提案,怎么否决?”中国篮球的改革由姚明谋划,不可避免地引人关注。正如Rednet的评论所指出的,这虽然是假消息,但却反映了“很多人对姚明的期待,以及对改革和改革方案阻力的隐忧”。在这个关键时刻,杨毅发表了一篇太有倾向性的公众号文章,然后通过网站以“畸形”的方式传播,对改革没有帮助,反而添乱。
乐天董事长说中国人没骨气。
出版日期:2065 438+2007年3月5日
3月5日《新闻》,中国发表的一篇文章。新董斌疯狂叫嚣:只要乐天打折,中国人就会跑来买。报道称:韩国《全球新闻之眼》采访了乐天集团总裁辛董斌。当记者问及中国人目前对打造乐天和乐天集团的计划时,新董斌笑着说:“不需要。按照以往的经验,他们最多等不了一会儿,就像一阵风。”“他们更关心自己的利益,对国家和家庭的责任感似乎很弱,不像我们。”
没错。3月6日,发表文章《乐天董事长辛说中国人没骨气?这个假新闻是怎么来的?”文章指出,发布这一内容的第一人是一位名为“蓝心阁”的网友。3月3日10: 09,这位网友在某论坛发了一篇原帖《乐天集团会长:中国人是个市侩,我们降价他们就买》。帖子的来源是韩国的《全球新闻眼》,但Observer.com并没有找到这家媒体。3月6日,乐天发布澄清声明,否认谣言内容。声明说,韩国没有名为《环球新闻眼》的新闻媒体,乐天集团也从未接受过任何媒体有关“萨德”和乐天在华业务的采访。
评论每当爆发类似与他国争端的事情,就会炮制一批假新闻,来消费“民、族主、义”的情绪。这条假新闻的来源是一位网友在论坛上发的一篇原创帖子,被一位自称作家的微博网友转发后引发热议。我们无从得知这个发布者和转发者的真实动机。就这个虚假新闻的传播来说,这些网民自然要承担一定的责任,但是真正让它传播的是我们的媒体。当你把网帖搬到自己的网页上时,有没有怀疑过网帖内容的真实性?你做了必要的核实工作了吗?
4.温州一女生因迟到2分钟被拒绝进入高考考场。
发布日期:2065 438+2007年6月7日。
《新闻》6月7日,温州晚报“看温州”客户端一则图片新闻被各路媒体转载,标题为《温州一女生因迟到2分钟被拒绝进入高考考场》。文章称:7日上午9点,17分,温州华侨中学考点一名考生因迟到2分钟,无法参加上午的考试。现在无论是考场的老师还是学校的老师都在积极协调稳定考生情绪,给她解释。
6月7日,浙江省温州市教体局在其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温州晚报》关于“温州一女生因迟到两分钟被拒绝进入高考考场”的报道不实。据温州市教育考试考试院调查,今天上午9点,17,温州华侨职业中专一考生迟到17分钟。根据考场规则:15分钟后,不得进入考点参加当期科目考试。因此,该考生被拒绝进入考场。
评论一下这个假新闻。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记者被消息来源误导了。当地教育部门的通报明确指出,所谓迟到2分钟,是迟到后允许进入考场的极限时间,即考完15分钟以外的2分钟,而不是考完2分钟。难怪被拒绝入境。他们希望通过媒体报道来表达他们的不满,但媒体却遭到了“一记耳光”。虽然造成假新闻的原因不完全在媒体,但是如果你在报道的时候跟考场和教育局核对一下故事,就不会那么尴尬了。
5.留守妇女儿童被老教师强奸,警方不予立案。
发布日期:2065 438+2007年7月5日
《新闻》7月4日,一位名为“白衣天使莫丽华”的网友在微博中举报称,周口市西华县沐风镇一中两名教师多次强奸其12岁的侄子和女儿。他报案后,警方威胁他的侄子和女儿不要说实话,并发出了在所有鉴定结果出来之前不予立案的通知。这条微博在网上迅速传播。7月5日,封面新闻以《河南一12岁女孩疑似被老教师强老师强奸自称被威胁,警方至今未发布案情细节》为题进行了报道,Minnan.com、石家庄传媒网等媒体也以类似标题进行了报道。
7月27日晚,周口市公安局通报称,专案组已对被举报的老教师、同宿舍学生及相关师生进行了调查核实,对被举报的案发现场进行了全面勘查,对提取的物证进行了科学检验,并聘请省级医生进行了个人体检。上述检查和调查没有发现强奸的事实和证据。
7月28日,新华社如何编造“妇幼被教,老师被性侵”的诬告闹剧?书中指出,由于父母常年在湖北打工,何佳佳(化名)于2015年与叔叔何(化名)同住。今年6月,何发现侄子和女儿换过的被褥和床单上有污渍,怀疑自己被强奸了。起初,何佳佳多次否认,但多疑多疑的何李强坚持己见。在他的侄子和女儿否认被强强奸后,何多次检查他的行踪,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何李强独自去学校开展为期一周的“调查”。其间,何认识了被他指责的邵某、何某两个老教师,想调监控视频。两位老教师不同意,因为他们不负责这个岗位。何不满,起了疑心,就逼着侄子去问女儿是不是被这两个老教师强奸了。何佳佳仍然否认,但何李强殴打、欺凌、逼迫自己的侄子和女儿,以证明自己的怀疑。没事没事没事没事没事没事没事没事没事没事没事没事没事没事没事没事没事没事没事没事没事没事没事。
评论这条新闻的来源是来自微博里的党的报道,封面新闻等媒体把它变成了新闻。从警方的核实报告来看,为了证实自己的判断,举报者甚至不惜以侄子的名誉为代价指责他人。记者在接到警方不予立案的决定后,在多人的帮助下,策划并在微博注册了一个账号发布虚假新闻,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虽然这个假新闻主要是因为记者的不负责任的言论造成的,但是媒体在报道的时候没有尽到核实的责任,对所谓“弱者”报道的信息一概采信,不管真假,完全没有预测到有人会因为某种原因撒谎的可能性。
6.农妇怒撕毒蛇给孩子加菜。
发布日期:2065438+2007年8月:10
8月10日,《新闻报》发表了《十。一农妇被蝮蛇攻击,撕裂毒蛇给孩子加食物“自媒体号”长江警方。笛子”。文章说:十。一位农妇在燕珠山骑摩托车时,一条剧毒的蝮蛇突然从天而降,咬伤了她的手。农妇以为可以为失散多年的儿子做一道菜,不顾危险,与毒蛇展开了激烈的较量。虽然她的腿又被咬了,但她最终还是把蛇咬死了。对伤口进行紧急处理后,农妇通知了家人,并被送往医院治疗。目前,她已脱离生命危险。随即,这篇文章被多家媒体转载,并迅速被推上微博热搜。
8月10日晚,多名自称知情人的网友在网上爆料,称这则新闻中提到的时间、地点、起因均有误。这位农妇的女儿也在微博中否认传言,称自己家住在贵州省印江县,不是湖北省十堰市。8月11日下午,当事人的女儿告诉红星新闻,她妈妈之前没有和蛇打交道的经验。虽然家里有个弟弟,但她妈妈当时并没有“杀蛇给孩子做饭”的想法。
评论新闻中描述的细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人为这位农妇的勇气和母爱所感动。可惜事实并不像新闻里描述的那么真实。首先,新闻发生在贵州印江,却被媒体李称为“长江警察”的湖北十堰。笛子”。《湖北日报》将其作为轶事刊登在微博中,引起了银江的强烈反弹。其次,农妇的“撕”毒蛇虽然存在,但并没有那么戏剧化,所谓的“给孩子添菜”更是理所当然。就“新闻”本身而言,时间、地点、人物等要素描述得很清楚,除非某些当事人否认,否则真的很难判断真假。难怪一些传统媒体官方未经核实就抄袭新闻,如此不专业的新闻操作引来了网友的大量批评。
7.老人抚养他的孙子。儿子14考上复旦,发现“死去”的儿子还活着。
出版日期:2065 438+2007年9月7日
《新闻》9月7日,重庆晨报上游新闻等媒体转载报道《老人独自抚养孙子14考上复旦,发现死去的儿子“复活”,引发网友对世情、世情、民情的热议。文章称,王修德是湖北襄阳市双沟镇的一名普通农民,有三个儿子。14.前小儿子王不幸去世,小媳妇也意外失踪。此后,他一直抚养5岁的孙子梓桐。小狗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去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复旦大学。今年夏天,王修德偶然看到相机,发现了一张他儿子、儿媳和孙子的照片。这才知道儿子没死,媳妇失踪也是假的。
9月12日,向真在《楚天快报》上发表文章,称“老人养了孙子。14考上复旦,发现“死去”的儿子还活着”被证实为假消息。当地媒体深入调查文章内容,发现“新闻”是捏造的。经卧龙镇政府核实,照片中的老人确实是该镇谭庄村一位名叫王修德的老人,但他实际上是自媒体号“七郎溪”发布的文章《八旬老人菜地被淹》中的当事人。当地警方和镇政府介入调查后发现,“齐郎溪”的真实身份是襄阳某监狱教育科副科长何某,目前已被单位停职。谈及写这篇文章的初衷,他说自己写的是文学作品。
评论这个“新闻”,复旦大学,死人复活,都是可以吸引流量的关键词。老人独自抚养孙子,考上复旦,确实是“正面报道”。“新闻”有名、有姓、有地,并配有当事人的照片,具备了新闻的基本要素。只是事情太奇怪了,反而容易让人起疑。事实证明,这篇以新闻形式写成的文章,其实是监狱教育处某副科长何某的“文学创作”,最初是自媒体发表的。应该说,何以自己的文笔搞“文学创作”无可厚非,但我们的媒体不辨真伪,经常被忽悠。“取其主意”不可悲吗?
8.终身企业家楚·石坚逝世
发布日期:2017年9月13日。
《新闻》9月3日10: 53,新浪微博认证为“特聘、中国金融博物馆馆长”,拥有380多万粉丝的@王维W发了一条微博,称“最励志的终身创业者楚于9月3日逝世”最鼓舞人心的终身企业家楚石坚走了!楚石坚是有名的“中国烟草大王”,曾被评为中国“改革改革十大人物”。1999,65438年10月9日,楚因贪污罪、受贿罪,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和利益终身。经过减刑,楚于2011出狱。2014 12 18,楚荣获第九届人民网企业学会“特别贡献奖”。2017年9月13去世。虽然这条微博不到半小时就被删除了,但各大媒体已经纷纷转载,并在社交媒体上刷屏。
9月3日11: 32,人民日报客户端发文否认“经核实,创业老人楚去世为谣言”。文章称,人民日报记者联系了楚的亲友,证实该消息为谣言。据楚的儿子在接受采访时的回应,楚老“去世”的时候,去菜市场买菜一个小时。由于谣言越传越多,当天中午,楚专门录制了一段视频,频繁发布到网上,并亲自出面辟谣。
评论这些年来,网上一直有名人被“杀”的不实信息流传,这次遭殃的是楚。王微在微博中没有透露消息来源,但显然也没有向老人家属求证。虽然王微不到半小时就删除了微博,但大V的能量不可小觑,消息瞬间不胫而走。是的。意思是媒体热衷于抢王伟的假消息,但新闻被否认后,往往不愿意跟他澄清、反驳、纠正信息,让他继续误传。这些年来,类似名人“死亡”的戏码频频上演,让很多当事人不爽。但媒体似乎很少从中吸取教训,因此“死亡”事件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被大众所耻笑。为什么尴尬?
9.三名离开韩国进行整形手术的妇女被海关扣留。
发布日期:2065 438+07 10 10月9日。
《新闻》10 9、东方头条国际频道刊发《三名中国女子赴韩国整容,因护照照片不符滞留机场》称,据外媒报道,三名中国女子假期赴韩国整容,回国时因长相与护照照片不符滞留韩国机场。面部整形手术通常需要一些恢复时间。这三位女士在准备登机的时候,脸都肿了,裹着绷带。三人滞留机场的照片吸引了众多网友的关注,并引发幽默评论。孔祥鸿《东方日报》等媒体纷纷转载报道,许多大陆媒体也随即跟进。
向真10 6月11,滕循更真实频道辟谣:“真相独家对话摄影师,还原“三女机场被拘留整容”假新闻的始末”,由摄影师介绍,于6月5日下午1发至朋友圈。这张照片拍摄于当时,这三位女士并没有被管亥拘留,而是在排队申请会员卡。
图片评论脱离具体情况后容易被误解。这个新闻就是一个很典型的表现。图片中的内容是真实的,但图片周围的说明文字与事实无关。我们无法勾勒出假新闻的整个链条。我们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社交媒体成为了虚假新闻的温床,而新闻网站则成为了“评价者”、“代言人”、“证实者”。从朋友圈到微博,再到新闻网站,一条条虚假信息实现了向新闻报道的“成功”跨越。
10.莱阳14岁神童签约麻省理工
发布日期:2017 12 1。
《新闻》65438+2月1,山东莱阳教育厅通过官网公布了山东莱阳神童的消息,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6岁编程,8岁建网站,13岁成立办公室,14岁被麻省理工录取为“预科生”。此外,他还收到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南科大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调查函。
65438+2月11日晚,莱阳市教体局发布《莱阳市第二实验中学李某某与麻省理工学院成功签约事件调查处理》。称因核查不严,2月1日发布的“莱阳市第二实验中学李某某成功签约麻省理工学院”消息不实。65438+2月11,华南理工大学官方微信也发布消息称:“经核实,我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并未向该同学发送此邮件,该校办公室也没有叫王琨的工作人员。”麻省理工曾经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不会主动签一个学生,所有学生在高中最后一年开始申请。
对此事进行评论。早在山东莱阳教育厅发布消息时,就引起了网友的质疑。据媒体报道,稿件是莱阳教育系统宣传员写的,是“宣传传播的需要”。直到11,我们不得不再次发消息澄清。这样的报道提供了很多信息,看似真实,但也容易弄虚作假,只是没有人去核实。主要是“神童”这个话题能引起大众的强烈兴趣,当地教育部门发布消息。有了政府部门的背书,媒体自然放弃了对信息的核实。后续新闻虽然热闹,但对于当事人为何造假却很少提及。自媒体直接发布新闻是整合媒体时代的重要特征,他们的信息具有很高的可信度甚至权威性。然而,由于国内外媒体经营者缺乏新闻学的专业培训,以及自身利益的驱使,相关信息往往可能被夸大、偏颇,甚至成为虚假新闻。这个问题需要研究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