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起源

七夕传说解读

牛郎织女传说的产生——

郭翠晓:请问何老师,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中国四大传说之一,大家都很熟悉。民间流传的牛郎织女传说,一开始一定不是这样吧?能否介绍一下这个传说的发展演变?

何:好,那我们就顺着历史脉络,来讨论一下牛郎织女的形成过程。

关于牵牛织女最早见于《诗经·潇雅·大东》;

你看那一天的银河,亮晶晶,闪闪发光。

织女,终日七事。

即使织女很忙,她也织不好一条条纹。

不要去报箱报道。

《大东》原是表达西周时期东方诸侯国臣民对周王室的怨恨之诗。这一节的大意是:银河两边的织女星和牛郎星,尽管名字叫织女星,也不会拉车;今天的统治者也是如此。他们虽然身居高位,但对人民毫无同情心,只是名义上的。在这里,织女和牵牛花这两个明星只是作为自然的明星形象导致了一种隐喻性的联想,并没有故事。此时人们对二星的认识,很可能与当时农耕信仰中的谷神(牵牛花)和桑葚女神(织女)有关,但只是一个简单的关于日月星辰的神话意象;对爱情的理解和想象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体系,自然不可能是传说的前身或胚胎。不过,和传说不无关系。因为无论如何,在这个时候,牵牛和织女已经不再是纯粹自然现象的星座,没有其他的意义。这时,它们作为文化因素,已经开始进入文学的大体系。正是这个“因素”为这个传说的产生准备了潜在的文化条件。

到了西汉时期,织女和佩妮被传为两个神,有雕像,相对而立。班固《西京赋》中有一句:“对着昆明池,左边牵着牛,右边织着姑娘,像无边的云。”李善引《汉宫阙书》云:“昆明池有两石人,似牛似织女。”明确指出昆明湖左右两侧有牵牛和织女的雕像。他们从天堂来到人间,被隔离在湖的两边。台湾省学者王孝廉也认为矮牵牛在《西游记》中有拟人化的迹象(他认为矮牵牛的拟人化是这个传说形成的“重要关键”,也是中国传统思想追求“合理化”的形势下的“必然要求”),并推断其形成于西汉武帝和东晋汉明帝之间。这个观点和作者想的一模一样。当然可以。此时,还不清楚佩妮和韦弗是恩爱夫妻还是恋人,因为没有充分的材料。但是,认为两人的关系比大东更进一步,打开了人们想象他们是夫妻和恋人的大门,可能并不荒谬。这个时候,如果爱情的灵感注定要踏入这个“大门”,那么它一定会孕育出优美的诗篇和感人的故事。

随着时间的推移,爱情因素与牵牛和织女传说的结合越来越明显。《古诗十九首》首次透露了这一信息。其中《一路牛郎星》唱道:

遥远的牵牛星,娇娇河汉女。

用细纤维填满你的双手,做一台织布机;

终日无章,泪如雨下。

河水清与浅,有多大区别?

英英沂水问,脉象无言。

在这里,佩妮和织女这两位明星已经有了角色——被机器编织,思念流泪;并开始被编织成恩爱夫妻饱受孤立的爱情悲剧。虽然诗中没有佩妮和织女是夫妻的真相,但是织女整日思念佩妮,渴望相见,“水中无字”的情节却十分清晰。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东汉应劭编著的《风俗依桐》,其中有一段记载:

织女七夕渡河,鹊桥会。相传第七天,喜鹊无缘无故地飞来,是因为梁一渡越过了织女。(见《华·》)

这说明,在当时,不仅牛与织女是夫妻的理论被普遍认可,而且他们每年以喜鹊为桥在七夕相遇的故事也在民间广为流传,并融入了习俗。显然,要发展到这一步,还需要一个漫长而积极的进化过程。

这一点在汉代的一些画像中也可以看出来。据吴增德《汉画像石》一书记载,山东省黎城县小里铺小汤山郭氏家族墓中有一座石雕仙人像。图中有牛郎星和织女星相对而立。织女星下,一个女人坐在织布机上,旁边有一只鸟。大概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以喜鹊为桥,在七夕相会的反映。此外,河南南阳汉画馆还有一幅牛郎织女像。在这幅画像的右上角,有一个牛郎星,牛郎星下面画着一头牛,牛的前面,有一个人做鞭子牵着牛;左下角有一个织女,那里跪着一个高髻的女子。这显然是牛郎织女传说的艺术反映。

到了后来的三国时期,很多诗歌都反映了这个内容。如唐代李善在评论魏文帝《葛炎行》文选时引用曹植《九歌》说:“牵牛为夫,织女为妻,织女为牵牛之星,七月七日会。”可见,牵牛和织女已经成为诗人表达爱情和向往的突出而常用的意象。

在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第一,决定牛郎织女生活特征的传说基本情节或原型已经形成。这就是:①牛郎织女爱情关系的确定;②天河分开;③七夕见面。三者中,①是关键,促成这一关键情节的是爱情主题的注入(即群体主体的一种情感储蓄)。随着爱情的注入,两个毫不相干的星座,两个传说中的神,有了人性,成为体现人情的夫妻,从而产生了独立的艺术生命体系。这个生命一旦诞生,就会以自身潜在的结构功能定义和影响未来的发展。受其约束,原本是天体自然现象的银河系,一进入这个系统就摆脱了原有的物质,形成了新的物质,成为阻碍牵牛花和织女团圆幸福的象征。爱情受阻,然后七夕相见,这是自然合理的。从牛郎织女传说的历史发展来看,上述三个基本情节构成了其生命体系的核心要素。如果把后来全面展开的牛郎织女传说比作一棵枝叶繁茂的树,那么这三个情节就是它的树体和主干。后来的发展,比如它与“两兄弟”的故事、“毛衣女”的故事、“难缠老公”的故事的结合,繁衍出许多丰富多彩的剧情网络,都是由此而生。

其次,牛郎织女作为传说产生的大致时间,在东汉初,也可能在西汉。因为,虽然上述材料在东汉,甚至更晚的三国时期都可以引用,但都是文人加工转化的文字记录,而这样的记录必然是建立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传说之上的。我们知道,一个传说要广为流传并不容易,即使在信息媒体发达的今天,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古代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它的实际形成要早于记录的时期。

传说背后的社会背景和民俗

郭翠晓:从牛郎织女传说的发展可以发现,在传说的完形过程中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比如老牛、一双儿女、织女下凡洗澡、王母娘娘的阻碍、鹊桥相会等。这些元素增加的社会历史背景是什么?它们反映了哪些民间观念?

何:前面说过,牛郎织女传说的发展有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一开始是两个明星之间的故事。显然是比较晚的故事,直到老牛和他孩子的故事出现。在以后的传说中,这只懂人性,懂人类语言的老牛,对故事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常是牛郎的好伙伴,关键时刻的得力助手。比如她嫂子要毒死牛郎,是老牛告诉他不要。织女下湖洗澡时,是老牛指出他偷了衣服,得到了一个漂亮的妻子。织女被带回天宫时,是老牛舍命,让牛郎自尽,飞上天追上了她。一些传说强调宇迦在《老牛》中的角色。比如牛郎的姐夫经常带着牛郎自己做的扁食、包子、炸油饼等好吃的。在老牛的帮助下,牛郎每次都能回家赶牛。老牛设计了牛郎和大姑的分离。分家后,牛郎在市场上想吃什么就吃什么,费用都记在账上。老牛还叫牛郎喊三声“老牛”,才把织女的衣服还回去。因为牛郎忘记了这件事,织女得到了衣服,飞回了天宫。但后来,牛郎乘牛皮追到天宫,按照老牛的指示,成功突破了金狮、银狮、鬼控制的“三门”,终于按照老牛指点的方法找到了妻子。在传说中,老牛既不是真牛(普通牛),也不是真人(普通人)。具有牛性、人性、神性的特殊形象。故事中人与牛的亲密关系不仅传达了早期人类与动物的关系,也清晰地反映了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形式。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是各种与土地有关的牲畜,有些甚至是一个社会群体或民族的图腾,因此被赋予神性是非常自然的。Catal Huyuk在新石器时代(公元前6000年)岩画中的巨大公牛形象暗示着公牛不仅是狩猎对象,也是神圣的对象。牛郎织女传说中老牛被赋予超现实的技能和性格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一方面,中国劳动人民对牛的崇拜来源于现实生活。在农业经济社会中,牛是人的忠实帮手,与人的命运有着直接的联系。也可能和佛教的影响有关。在南亚佛教国家,牛被视为神圣的动物。印度、尼泊尔等国都有拜牛的习俗。牛被称为圣牛,受法律和社会保护,有教规禁止宰杀牛。佛教记载,湿婆、毗湿奴、梵天住在牛的脸、颈、背上,牛屎是圣河,奶是圣海,牛眼是日月神,牛尾是蛇王神。牛的全身都是神圣的。在中国甘肃天水东南90里的麦积山石窟里,有一座专门供奉牛的“牛二堂”,里面有一尊牛的雕像。当地农民称其为“金蹄银角的牛娃”,并前来祈求丰收以触摸“神牛”。另外,我认为老牛的忠诚正直等人性与牛郎的品质融为一体,可以说是牛郎品质的延伸和升华。它生动地体现了一代又一代劳动人民对勤劳、善良、受欺负的牛郎的深切同情和真诚帮助,是正义和美丽力量的体现。至于“一双儿女”,是农业社会普通人理想的家庭模式。是中国传宗接代、养儿防老的传统家庭伦理的典型反映。至今仍有“一子一女一花”“有子不怕老”的谚语。

《仙女下凡洗澡》的剧情至少传达了两个文化信息,1,人神界限,湖作为“水”在习俗中的重要作用。仙女变成了人类,因为她脱下了衣服或羽毛,在湖里洗澡。因为没有衣服和羽毛,他们回不了天。表面上看,衣服和羽毛是它们蜕变的重要媒介,但隐藏的功能应该是“水”。“水”是人成为神或者神成为人,甚至人成为鬼的重要媒介。这可以在许多民族的习俗和仪式中找到。举个小例子,但可以说是非常典型的。在中国的南方,孩子们曾经受到惊吓,有一种召唤灵魂的仪式。一个装满清水的碗盖上了一层薄纸。大人们一边喊着孩子的名字,一边用手指蘸着大盆里的清水,扔在纸巾上。当纸巾上出现小水圈时,就认为孩子的灵魂回来了。这碗有“灵魂”的水被孩子喝了,孩子的惊吓被治好了。大盆,小碗里的水,纸上的小水圈,都被认为是灵魂可以停留的地方。另外,洗澡改变了人的社会角色。比如一个赞比亚女孩的成年礼,有一个“沐浴”的仪式,只有通过“净化仪式”,才能转化成一个可以谈爱的“成年人”。

表面上看,王太后设置的障碍是封建社会反对男女自由恋爱的一种反映,深层次上看,则是成年礼和役婚的一种曲折反映。小说《牛郎织女》中有很多作品,在少数民族地区流传。牛郎追织女到了天宫后,织女的父母(神和母亲)不服,不承认。他们给牛郎制造了许多困难,企图破坏他和织女的婚姻。比如苗族的《牛郎织女的故事》里说:牛郎上天,上帝很不满意,屡次出问题,想害他。一是带他去抓现场,趁他不注意,悄悄溜回来,试图让他迷失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无法回家;然后让他爬到树上去剥枞树皮,然后趁机把梯子挪开,企图把他摔死或者饿死在树上;然后让他烧山栅栏。当他爬到半山腰时,他从下面放了一把火,试图把他烧死。当牛郎在妻子的帮助下克服了上述困难和风险后,上帝亲手用毒酒毒死了他。善良聪明的织女邀请动物来救她的丈夫。这时,上帝不得不同意他们的婚姻。他们把他们的孩子带回地球。上述“问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完成生产劳动任务;二是经得起生死考验。表面上看,这些内容是公公婆婆对女婿的制作技艺、智慧、才华、胆识、意志的考验。但进一步分析,我们也可以看到早期人类历史上“服役婚姻”和“成年礼”的遗留。

郭翠晓:你能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是“服务婚姻”,什么是“成年礼”吗?

何:役婚曾是人类婚姻史上流行的一种婚俗。这是一种婚姻形式,条件是男人去女方家免费劳动。其具体表现是,男子到女方家,与女方家庭生活在一起,无偿从事女方家的一切生产劳动,等到一定年限(劳动收入相当于妻子的身价)后,才可以带妻子(子女)回父家或自立门户。男方“伺候”女方有两个目的。一种是用劳动补偿妻子的价值;首先是接受女方父母主持门户和赡养妻儿能力的考验。这种婚俗是对偶婚向一夫一妻制个体婚姻过渡的产物,符合古代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历史阶段。对偶婚时期,男方嫁到女方家,参加女方家的劳动,所生子女归女方。在一夫一妻制时期,女子嫁到男方家工作,所生子女归男方所有。这样女性的便利就从多一个劳动力变成了少一个劳动力,经济上受到了双重损失。为了弥补这种损失,富裕家庭用彩礼作为妻子的赎金;那些“穷得没钱雇”的人,就得“以己为质”,用努力证明自己的能力,作为对妻子的经济补偿,否则得不到妻子。于是服务婚姻出现了。

就职仪式是未开化部落通过一系列艰难而严峻的考验,接纳一个适龄青年加入俱乐部的仪式。经历这一仪式的年轻人,表明他从“男孩”进入了“成年”,从此对社会(部落)承担了一定的责任,获得了一定的权利,包括结婚成家的权利(有些部落也为女孩举行这一仪式)。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习俗,曾经存在于世界各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它的“仪式”非常神秘,严禁女性和部落外的人提问。主要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知识教育,二是身心折磨。根据民族学家的调查,成年礼中的教育内容非常丰富和广泛,如掌握部落所信仰的神的名字,熟悉相关的神话和祭祀方法,熟悉部落的禁忌和秘密,掌握农耕、狩猎和捕鱼等生产技术,这包括了一个成年男子必须具备的所有社会生活知识。身体和精神上的磨难更是诡异而残酷,有些孩子就在这个仪式中被杀害了。具体做法,有的是让男孩脱离家庭和部落,被流放到森林或荒野去体验艰苦生活的艰辛;有的是割包皮、纹身、拔牙、烧伤疤痕;有的被关在神秘的房子里,不准说话,不准笑,不准睡觉,只吃一点点食物;有的让他们隐居,把他们全身涂成白色(表示童年的死亡),接受仪式后把白色洗掉(表示成人社会中的再生),或者让他们全身流血;还有人要求他们在火中穿行,或在暴风雨中奔跑,或在冰水中游泳,或被昆虫咬伤;还有各种突如其来的威胁。

郭翠晓:牛郎织女的传说是从两个神之间的爱情演变成一个成年神的爱情。是牛郎从神变成了人,而不是织女。故事不是人间女子嫁给了天上仙女,而是天上仙女嫁给了人间牛郎。有学者称这类故事为“仙女嫁穷人”,这不是偶然的吧?可以请你谈谈原因吗?

何:我看过《故事类型索引》。好像没有仙女嫁穷人的,有的是天鹅处女,七夕,字谜,但是有这类内容的故事还真不少,比如七仙女,画中人,龙女,甚至蜗牛女。我认为这类故事的出现、丰富和长期流传,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现实中有很多穷人娶不到老婆;二是男女婚姻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封建礼教束缚,不能自主;第三,男女都有强烈的美好婚姻愿望。最后一条最重要。对于现实中得不到的东西,人们会在“喋喋不休”、“龙门阵讲故事”、说唱等民间艺术的精神世界中找到并得到满足。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女性说书人和听众也喜欢这类作品了。当然,它们反映的不是无序婚姻和群婚的社会阶段,而是夫妻婚姻社会中的情况。

神秘的一天——7月7日

郭翠晓:牛郎织女的传说一开始并没有“七夕相会”的情节。你为什么选择7月7日?这种选择有什么必然性吗?

何:《七夕相会》是一支传奇的精致之笔。这种神奇而神秘的想象似乎近乎荒谬。正是在这种想象和荒诞中,人的勇气和力量得到充分的表达,人的愿望在心理上和情感上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见面日期被安排在“七七”节,被认为极不寻常,除了包含了人们美好的期盼和期待,显然还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这绝非偶然。首先,人们对“七”有一种神秘的感觉,这与数字崇拜有关。不仅中国有,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不仅常见于民间文学,也常见于宗教仪式和经文中。佛教中有释迦牟尼七天变脸成功的传说。基督教说上帝在七天内创造了一切,所以一周有七天。伊斯兰教把天堂分为七层,分别是纯银、纯金、珍珠、白金、红宝石和高不可攀、说不出的圣光。古巴比伦人、埃及人和中国人认为天空中有七颗神圣的星星:太阳、月亮、木星、金星、水星、火星和土星。现在西方世界仍然推崇所谓的“七德”,回避所谓的“天罚七宗罪”;阿拉伯人还是喜欢用“七”来骂人;日本人经常祈求所谓的“七福神”保佑;中国说人有“七情”:喜、怒、忧、思、悲、惧、惊;光有七种光谱:红、橙、黄、绿、青、蓝、紫;声谱有“七调”:宫、商、角、征、羽、变宫、商;宝藏中有“七宝”;金、银、玻璃、蜻蜓、玛瑙、琥珀、珊瑚。另外,立体化学理论中有“七味”,人的记忆常数是七;诸如此类。可见,对“七”的崇拜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文化现象。一个“七”是不寻常的,那么由两个“七”组成的“七七”当然更加神秘。中国古籍记载,“七月粟熟,初七为正数,故麋鹿珍贵”(《太平玉兰》(卷31),“七月七日是吉日”,故视为庆祝秋收的吉日,汉魏时视为集会游乐之日。那一天也是天宫仙人聚会的日子。《续和》中“七月七日,织女渡河,诸仙学归宫”。当然更多的是把这一天看做恋人相遇的美好一天。《汉武故事》叙述汉武帝与西王母五次相见,每次都是在七月七日。以后牛女的日期被“创造了恋人相会的太后”定为七夕,真是人们对“七月七日”的期盼,以及“七月七日”所包含的一切美好寓意。不得不说它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国民俗学专家王俊岭先生认为,“七夕”是中国的“情人节”。正是因为有很多关于中国情人节的传说,情人的相遇,牛和女孩的相遇才最终放在了这样的一天。至于与中国情人节有关的习俗,乞求孩子,乞求聪明,乞求所有的幸福都来自于此。我很同意她的观点。

参考资料:

/民俗/特别/Qixi/20030801/101968 . 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