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六扇门到底是干什么的 ,为何会让人闻风丧胆?
郭芙蓉和人拌嘴的时候说:我爹是六扇门的。白展堂一听吓坏了,六扇门?这要是让六扇门知道我在这,可怎么办?
这是《武林外传》当中的一小段剧情,白展堂在观众的心里那可是个武功高强的盗圣啊,天不怕地不怕,能够和佟湘玉一样起到威慑白展堂作用的,应该也只有六扇门了。
这六扇门到底是什么,会让白展堂害怕成这样呢?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组织,历史上真的有六扇门吗?
图片:六扇门的人查案剧照
一、由来作为古都,北京城里的胡同小巷、古老宅门,每一个角落都透露着时光的厚重,历史的神秘,有人这样形容北京城现在的房价:一扇门的500万,两扇门的千万,四扇门的上亿,六扇门那已经是文物了。
六扇门,在古代还真指的是门,古时候官府衙门都是极有威严的地方,哪怕是小地方的府衙,也要有一个规规矩矩,很是气派的大门,这个大门可不是像我们现在在墙上开个洞,装上门框就可以了。
府衙的大门是一面独立的外墙,上面有屋顶,在建筑史上叫做:屋宇式大门,按照我国古代流传已久的礼制,府衙大门安装的门扇也有严格要求,两根柱子之间各安装两扇门,一***4根柱子,六扇门,而且必须涂上黑漆,显示其威严不容侵犯。
图片来源于网络:六扇门
这种非常有代表意义的六扇门,在古代百姓的心目中是神秘而威严的,没事不能轻易到这来,加上古代地方官和地主豪绅都有勾结,百姓们不好光明正大地对府衙指指点点,就背地里说这六扇门如果没有钱,即便有理也不能进来,甚至一度里面的工作人员,也被百姓称为是“六扇门里的勾当”。
而且在古代,作为职能部门,府衙的这六扇门并不是常开的,反之,它们是时常紧闭的,哪怕是在府衙工作的捕快,平常上面也是东门进西门出。六扇门打开的时候通常是有高一级领导来视察,或者是隔壁县领导来参观,府衙领导开启六扇门迎来送往。
这样看来,“六扇门”这个称呼早就存在,而且针对的还是官府部门,只是在百姓当中,这个称呼贬义多于褒义。
图片:六扇门站岗的人剧照
二、演变
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府衙,最后却由于其工作内容的变化而改变了身份,成为历史上令人闻声色变的“特殊部门”,六扇门,究竟经历了什么呢?
1、唐朝的利爪
在起义中建立起来的唐朝,最开始的时候朝局并不平稳,毕竟,隋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让其他几个朝代望尘莫及,李渊政权初建,最重要的必然是将这些农民起义的残余势力抹杀掉。
但是由于自己已经当了皇帝,又想在百姓面前留个好印象,不想留下“暴君”的称号,于是,李渊集团就想了个办法,在社会上找一些少年,从小锻炼体格、武功,这些少年一般都是孤儿,身份不详,出任务的时候特别干净,谁也查不到源头,这些少年为李渊解决了不少农民起义的刺头儿。
培养这些少年的地方就在六扇门,当时是属于刑部掌管,在武则天时期,六扇门培养的这些少年依然存在,但是当时六扇门的作用并不大,随着唐朝社会稳定发展,六扇门也逐渐被皇帝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