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这个字怎么读

沁(拼音:qìn)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沁”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形声字,从水,心声。本义为沁水。另有渗入;浸润;头向下垂;纳入水中等义。

“沁”字最早出现在甲骨文中,“沁”造字法为形声。字从氵(水)从心(中心,内里),心兼表声。表示“从内部渗透出来的水。”本意是渗入,后引申为香气或液体等的渗入或透出,如:沁人心脾。也有头向下垂的含义,如:沁着头。

说文解字注:

(沁)沁水。出上党榖远羊头山。东南入河。今山西沁州沁源县县城南故榖远城,汉县也。前志榖远下曰:“羊头山世靡谷。沁水所出。东南至荧阳入河。过郡三。行九百七十里。”三郡:上党、河内、河南也。

《水经》曰:“沁水出上党涅县谒戾山。南过榖远县东。至荧阳县北。东入于河。”按,《水经》及注皆云至荧阳入河,师古据唐时在怀?武陟入河,疑转写错误,非也,古水道与唐时不同耳。

《山海经》、《水经》举涅谒戾山,班、许举榖远羊头山者,羊头卽谒戾也。戴先生曰:“山在今武乡县西百二十里,西北接祁县平遥县,西南接沁源县,一名麓台山,迤逦而西为绵山。其北为介休县,西为灵石县,皆谒戾山也。”

今沁水出沁州沁源县西北百里之绵山东谷,西南流经平阳府岳阳县东,又折而东南经泽州府沁水县东,又南经阳城县东而入河南怀庆府畍,历济源县东北,又南经府城北,又东南经武陟县东、修武县西,而入于河。与唐时入河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