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读书小故事100到150字。
宋濂很爱读书,不懂的总是刨根问底。有一次,为了找出一个问题,宋濂在雪地里走了几十里路去请教已经停止接收学生的老师纪萌,但老师不在家。
宋濂没有气馁,过了几天又去拜访老师,但老师没有见他。由于天气寒冷,宋莲和同伴们冻得够呛,宋莲的脚趾也被冻伤了。宋濂第三次独自探访时,跌入雪坑,获救。
当宋莲几乎晕倒在老师家门前时,老师被他的真诚感动,耐心地回答了宋莲的问题。后来,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宋濂拜访了许多老师,成为了著名的散文家。
2.王亚南被绑在柱子上学习。
王亚南,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中国最早的《资本论》译者,1933年乘船去欧洲。客轮正驶向红海,突然海浪巨大,船摇晃得让人站不稳。
这时,戴着眼镜、手里拿着一本书的王亚南走进餐厅,恳求服务员说:“请把我绑在这个柱子上!”服务员以为他害怕被海浪扔到海里,就按照他说的把王亚南牢牢地绑在柱子上。
装订好后,王亚南打开书,聚精会神地读了起来。船上的外国人看到后,都惊讶地看了他一眼。
3.伽利略是好奇和好奇的
伽利略是伟大的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他对力学的贡献是建立了落体定律,发现了物体的惯性定律、摆的等时振动和抛物线运动定律,确定了伽利略原理。
在比萨大学读书的时候,他很好奇,经常会问一些问题,比如“为什么行星不做直线运动?”一堂课的问题,有的老师觉得他问题太多,但他从来不管,该问就问。有一次,伽利略得知数学家利奇去了比萨旅行,他准备了很多问题要问利奇。
这一次,太棒了。老师不厌其烦地教,学生没完没了地问。伽利略很快学习了平面几何、立体几何等方面的知识,深刻掌握了阿基米德关于杠杆、浮体比重等方面的理论。
美籍华裔物理学家、诺奖得主李政道先生说得好:“毫无疑问,所有科学的钥匙都是一个问号。”因此,如果你想在学习上有所成就,你必须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4.青年鲁迅
一代文豪鲁迅先生也是写对联的好手。鲁迅十几岁的时候,就教他们反。有一次,老校长寿先生送了一只“独角兽”给学生们做对联。
顿时,学校教室活跃起来。有的孩子对抗“九头鸟”,有的孩子对抗“三脚蛤蟆”,有的孩子对抗“百脚蟹”等等,但周章寿(原名鲁迅)一言不发。等全班安静下来后,他站起来和“比目鱼”对峙。班级一下子安静了,也没什么好处理的。寿老先生评论完前者,最后称赞周章寿是最棒的。
因为“不是数单独表示一”,而“比”不是数,但相当于“二”。虽然没有数字,但两者都有数字的含义,恰到好处。
经过老师的指点,同伴们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张寿也对他的小身板惊叹不已。
5.列宁的阅读故事
当他开始阅读时,他忽略了周围的一切。有一次,他的姐妹们恶作剧,在他身后用六把椅子搭建了一个不稳定的三角塔。只要列宁动一下,这座塔就会倒塌。然而,专心读书的列宁没有注意到,也没有动。直到半小时后,他读完了预定要读的一章,才抬起头来,木塔倒塌了...
6.毛泽东的阅读故事
朱茂特别喜欢“写”来读。只要是他读过的书,他都会不厌其烦地纠正书中的错别字和标点符号。毛主席也喜欢批注。在学校,他注释了包尔生写的《伦理学原理》。在654.38+万字的原著中,他用工整的小字写了654.38+多万字。
后来这本书被一个同学借走了,直到1950才展出还给毛主席。毛主席高兴地在书中批注了自己的批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