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综述

关爱乡村留守儿童综述(选5篇)

快乐而有趣的活动已经结束了,我们一定积累了很多感受,现在,你会有什么样的总结呢?现在总结活动你是不是很茫然?以下是我精心组织的关爱村里留守儿童活动总结(5篇精选文章)。欢迎阅读,希望你会喜欢。

关爱村留守儿童总结1一是高度重视,努力营造关爱氛围。

关爱留守儿童,为留守儿童办实事、做好事,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全面成长,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种认识,插花第一学区幼儿园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深入开展关爱活动。针对“留守儿童”成长教育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采取切实措施营造关爱氛围,着力解决家庭纽带缺失、家庭教育缺失等普遍存在的问题,更加关注“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学习,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他们快乐成长。

第二,开展关爱活动,享受家的温暖。

学校、家庭、社会是孩子人生的三个重要场所。三位一体可以整合资源,形成关爱“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教育合力。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助教,将强大的教育合力渗透到“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成长的方方面面,加强社会、学校、家庭的联系与合作,从而实现关爱。我们学校特别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1,依托家长学校,促进学校与家庭教育互动。我校教师在原有家访的基础上,根据现有情况实现定期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交流,增进了解,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爷爷奶奶)给予一定的家教指导,帮助他们转变教育观念,掌握家庭教育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有效教育“留守儿童”,并注意引导监护人加强儿童品德教育的培养,对“留守儿童”具有重要意义。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各班对“留守儿童”的情况进行详细调查,了解每个留守儿童的日常思想动向和表现,如有特殊情况及时向学校汇报。对其在学习、生活等活动中的表现和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对其父母的通讯地址、电话、工作地点、身体状况、临时监护人的文化程度等进行建档,进行跟踪管理。让自己的父母或临时监护人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实现老师和家长的双向沟通。

3.每位教师每周至少走访或与留守儿童家长沟通一次,了解他们在家中的表现和生活状况,及时发现并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姚老师经常联系留守儿童的现监护人,形成家庭与学校教育的融合。幼儿园教师要主动与留守儿童结对子,做孩子的“养父母”,做孩子生活的知情者、学习的引导者、成长的保护者,为这些孩子营造一个“温暖的家”,向他们传递无限的亲情和爱心。及时向代理监护人反馈幼儿园留守儿童的学习、交流、生活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4.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与群体活动,让他们感受到群体的温暖,不再感到孤独。学校要充分发挥教育职能,减轻留守儿童的心理压力。因为父母都外出打工,留守儿童有很多心理困惑和疾病。因此,学校除了提供良好的教育外,更应该关注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对他们倾注关爱,让他们在学校这个大家庭里感到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的缺失和精神上的缺失,为他们提供健康成长的平台。

5.在课外时间,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沟通,掌握他们的思想、生活、学习情况,弥补家庭教育的不足,使他们走出孤独、忧郁的阴影,通过电话、家访等方式为留守儿童提供课外辅导,让留守儿童像其他孩子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6.除了在教学上千方百计提高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还要清醒地看到,虽然留守儿童缺乏家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但学校要成为他们温暖的“家”,老师要成为他们的“父母”,要让他们成为“特殊”的普通学生,在生活上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学习上给予他们全面细致的照顾。

7、就是加强安全教育,首先坚持每天安排老师护送留守学生到安全路段。确保孩子安然无恙,也让在外工作的父母放心。

老师与家长、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及时沟通,是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环节。留守儿童往往缺乏家庭沟通和交流,导致意识发生变化,情绪错位,心理扭曲。加强家庭沟通无疑是一剂良方。因此,学校要努力创造条件,不断丰富交流方式。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促进交流。从而集合众多家庭的力量,推动我校留守儿童工作。让亲情超越时空的阻隔,母爱永远陪伴着孩子。

村里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2。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的必然要求,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根据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我们认真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现将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是健全组织,加强领导

为加强对留守儿童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和跟踪,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副组长:郑广成,组员:林、伊森、陈万才、吴仕斌、王斌、及全体班主任。

为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和随访工作,落实对留守儿童的关爱,我校建立了组织健全、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的机制,陈校长亲自抓,郑校长负责留守儿童的安全和法制教育,总辅导员负责留守儿童的思想教育,班主任负责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有助于提高留守儿童自我管理、自我保护、自我调节的能力。

二、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档案。

根据相关文件精神,学校德育处及时做出了安排。要求各班班主任对本班留守儿童进行跟踪调查,对其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等情况进行重新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活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和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三,开展关爱帮扶活动

为了让留守儿童健康全面成长,我校按照“五个一”的做法,深入开展关爱帮扶活动。

1.请党员、老师、留守儿童建立“一帮一”结对帮扶,在生活、学习上关心帮助他们,并做好记录。

2.每月认真与留守儿童做一次谈心,做好记录,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更好地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3.建立和完善家校联系制度。要求班主任在期初、期中、期末与留守儿童进行家访,了解留守儿童在家的情况。

4.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监护人培训制度。我校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等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科学育儿和儿童保育教育,提高其教育水平。

5.建立健全评价体系,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开展情况作为各级学校评估检查的重要内容。

6.指导留守儿童每月给父母写信或谈话一次,增进与父母的情感交流。

7.每月与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沟通一次,了解其生活和身心健康状况;

第四,开展多种形式的关爱主题活动

为了让广大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集体活动中成为1。我校少先队拓展“雏鹰争章”活动,通过增设自强、自立、亲情等特色奖章,将留守儿童教育融入争章过程。

2、深入开展手拉手活动,让优秀学生和留守儿童结对子。让他们帮助留守儿童学习。

3.学校通过上课、晨会等方式,加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疏导和安全教育。

4.校工委在留守儿童中充分开展了以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重点的教育活动,并有报告会,提高了青少年特别是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素质。

5.开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学校要求班主任要经常谈心,及时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情况,做好沟通和记录,让孩子在相互帮助、支持和鼓励中健康成长。

6.学校通过国旗下讲话、晨会等形式大力宣传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努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总之,我校留守儿童工作已步入常态化轨道,留守儿童得到了应有的关爱,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奠定了良好基础。在今后的工作中,我校将继续开展关爱留守儿童活动,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推动我们的教育事业再上新台阶。

村里关爱留守儿童总结3。留守儿童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是我们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肩负起这一重任。那么,如何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有爱心和耐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秘密在于如何关心孩子。”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没有真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乏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和社会的关注。所以作为班主任,要从小事的细节上多关注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我班有个学生,父母在外打工。他经常迟到。一开始我找他谈,他很被动,转身一意孤行。后来,我给他买学习用品,和他聊天。让班干部陪他上下学;组织同学庆祝他的生日...慢慢的,他改变了,不再迟到,不再逃课。俗话说:真心开金石。班主任一定要有母爱和执着的耐心,他一定会走进他们的心里,让他们感到温暖。

第二,锁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常见的问题。流动人口父母没有时间照顾孩子,孩子无法进行情感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乏父母的温暖和教育,对学生心理影响很大。留守儿童普遍内向、自卑、敏感、脆弱。还有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寄钱回家,希望在物质上弥补和满足孩子。再加上监护人的溺爱,孩子养成花钱大手大脚、逃学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易怒、傲慢。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班会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农民工在外打工的片子,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艰辛,让他们感受到父母出去不是爱他们,而是让他们生活得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有书角,有手抄报,有音乐、体育、美容的兴趣小组。这些活动填补了学生头脑中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而美好。另外,开展心理询问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助他们少走弯路。

第三,加强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不好,经常因为一件小事与同学打架,严重影响其他同学的安全,影响非常恶劣。而且大部分女生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利用每周一次的法制课教育学生法制和如何保护自己。从电视和网络上收集更多的实际例子来教育学生。

第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

很多留守儿童都是由爷爷奶奶和其他几代人的亲戚带大的。而农村老年人文盲率在70%以上,无法给子女指导,也很难和子女沟通,缺乏及时的学业指导和心理沟通。很多留守儿童因为成绩不好而感到厌学,进而走上辍学之路。可以开展一个小组活动,或者给他们一个小灶,切实感受到班级的温暖和学习的乐趣。"

总之,作为班主任,教师不仅要做留守儿童思想道路的引路人,更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路人,人生的保护人。因此,做到“三多”、“两知”、“一通”非常重要。“三多”,即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鼓励和支持儿童参加学校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的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了解留守儿童的基本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家长进行电话沟通,采取针对性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村里关爱留守儿童活动总结4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家乡,涌向城市。他们无暇关心孩子的成长和教育,将未成年的孩子交由亲友寄养,造成了“孩子在家上学,父母外出打工”的现实,于是出现了一个新的特殊儿童群体——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因为留守,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温暖,缺乏监护人细心的学习指导和管理,使得他们在学习、心理、身体等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很多孩子性格内向、孤僻、自卑、不合群、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差、调皮任性、冲动易怒、神经质、叛逆。为了关爱留守儿童,保证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教师应该尽力肩负起教育留守儿童的重任。

第一,建立档案,及时家校沟通

每学期开学时,我园各班都要做一份详细的幼儿信息采集表,认真摸清并记录本班幼儿的具体情况,尤其是留守儿童和单亲儿童。其主要内容有:家庭基本信息(家庭人口、单亲与否)、父母姓名、子女基本信息(性格、身体状况等。),详细的家庭住址,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的联系电话,父母的教育方式和态度等。制定详细的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和工作方案,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的氛围,积极参与其中,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提上工作日程,加强孩子、家长、老师之间的联系和沟通。此外,利用春节、节假日家长返乡的机会,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家长充分沟通,要求家长通过各种方式与孩子沟通。如:通过电话与孩子交谈,鼓励孩子等。多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让孩子体会到父爱母爱,形成合力效应。

第二,用爱去关注,用关心去关心。

留守儿童最缺乏的是家人的关爱,仿佛是没人要的孩子,缺乏安全感。在日常工作中,我特别关注这些孩子,关注他们的生活细节,根据他们的情绪表达来了解幼儿的心理状态。比如我家花园中班有个留守女孩。她性格孤僻内向。她从来不主动和别的孩子玩。玩游戏或者做自由活动的时候,她总是默默的站在旁边。每当这个时候,我都会握着她的手说我们也玩游戏好吗?比如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先带领她参与到游戏中,然后让她慢慢自觉地做妈妈或者老鹰,让她在游戏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一起体验大家的快乐。慢慢地,小女孩变得快乐起来。

第三,把它当成自己的,真心爱护它。

爱孩子是每个幼儿教师必备的素质。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于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乏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和同龄人的关注。所以我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特别注意他们的一言一行。看到他们乱糟糟的头发,我会把他们叫到一边,蹲下来亲切的问早上谁给他们梳的头?老师会给你换一个好看的发型吗?或者是穿着不整齐的孩子,也会帮他拉衣角,整理衣服,用合适的话题温柔地和他们说话,消除孩子的紧张,抚慰他们失落的心。同时,让孩子感受到老师的温暖,感受到老师就像妈妈一样。举个例子,我们园的小班伯纳德·周(Bernard Chow),在父亲车祸身亡,母亲外出打工后,跟着爷爷长大。张老师通过小班的儿童信息采集表和家访了解到情况后,立即给周伯乐买了新衣服送去,并对英杰的爷爷说:“英杰以后就是我的孩子了”。从此,没有班车的英杰有了一个张老师,每天免费开着自己的车去幼儿园。她总是关心英杰的健康,只要她感到有点不适,就马上送她去看医生。现在,英杰总是亲切地称呼张老师为张妈妈。

第四,关爱信任,树立自信。

老师的关心和信任能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树立自信心。老师要多一些信任的眼神,多一些关心体贴的话语,多一些表扬鼓励的话语,让孩子体会到关心和快乐。比如这个班的佳怡,就是一个胆小的女生。她的眼神总是躲躲闪闪的,她不敢举手提问,更不用说靠近老师。所以,我经常对她微笑,有空就和她聊聊天,让她为我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给其他孩子分发书籍和笔记;班里举办唱歌、讲故事比赛。佳怡一上台就带领全班小朋友为她鼓掌,及时表扬奖励她(奖励她一朵小红花)。这时候佳怡会开心地笑着,对她提一些要求,她也会尽力去做。现在她可以大胆地和其他孩子说话、唱歌、做游戏,她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留守儿童教育是当今社会一个非常突出和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留守儿童也是祖国美丽灿烂的花朵,需要精心呵护和社会关注。投入百倍的爱,真正关注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村里关爱留守儿童总结5。学期初,我们学校成立了山后中学,关爱留守儿童。现在对这学期所做的工作做一个总结。

首先,摸清情况,确立工作目标

目前,我校在校生1349人,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277人。他们享受不到父母的谆谆教诲,只能在同龄人或亲人的关爱中徘徊,而贫困山区的留守人员大多是老弱病残、文盲半文盲。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非常不利。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学生是祖国的希望。“留守儿童”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和有关领导的关注和高度重视。面对现状,我校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和研究,找出了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的措施和方法,狠抓落实,全面普及“关爱工程”,把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不断提高广大未成年人的综合素质作为“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宗旨,从而充分发挥学校“关爱留守儿童”温暖工程的作用。

二、主要工作措施

1,建立健全领导责任制。

学校成立了关爱工程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方案,实施了“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真正使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学习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

2、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每班推荐4-5名典型学生与我校在职教师结对,每名教师结对2-3名,帮助教师经常与留守儿童谈心,及时了解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定期家访,关心他们的生活,指导他们的学习,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职工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日记,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和同学的集体中成长,弥补家庭教育的缺失,让他们走出孤独和抑郁。

3.大力宣传动员社会力量。

关爱留守儿童,光靠微薄的学校是不够的,所以在此次活动中,还动员了村干部、政府官员、村委会成员、退休教师加入到“关爱行动”中来,得到了相关人士的热情支持,纷纷扮演起“代理家长”的角色,与孩子们一起走向新的明天。

4.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我校对全体学生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摸清了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了每个留守儿童的档案和联系卡。学校通过建立联系卡制度,加强了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5.积极开展文化体育活动。

为了让“留守儿童”能够像普通孩子一样健康成长,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教师们在周一至周五中午和下午课后以及周六、周日,轮流在学生活动室和操场组织安排丰富的问题活动。如:课外阅读、学习指导、体育活动等。

6.定期安排免费体检。

为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我校将定期为他们安排免费体检,进行全面体检,及时了解他们的身体发育和健康状况。疾病的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彻底消除他们因病辍学、因病致贫的隐患。

7.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

为了切实加强这项工作的实效性和长期性,学校将对师生结对过程进行跟踪,并对结果进行评估。学校积极研究科学评价方法,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和治理,建立健全工作评价体系,定期对学校和教师进行评价,作为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

8.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和沟通;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经济支持;建立关爱经验交流体系;不定期举办研讨会和座谈会,交流经验;不断探索新的方法和措施;不断提升留守儿童教育治理水平。

三。成就和困难

经过一个学期的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我校在“留守儿童”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生行为习惯好,成绩提高,待人接物有礼貌,自立、独立、自强...我们已经开始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也许现在只是开始。但是,在这么多人的关心和支持下,我们决心继续探索和研究这项工作,尽最大努力做好这个项目。为社会和谐发展做出新的贡献。然而,留守儿童作为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在学校实施中存在诸多问题。贫困山区的学校和贫困山区的家庭一样,无法摆脱区域性贫困,这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学校这个大家庭负担不起费用,资金的匮乏极大地制约了“爱心工程”的进度和质量。学校这么愿意却又无能为力。同时,心理教育师资和相关人员的缺乏也是制约“关爱工程”的问题之一,急需开展专业的心理教育培训或由专业人士进行指导。

总之,留守学生需要全社会的关心、爱护和重视。学校要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一代合格接班人。学校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努力探索促进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善待留守学生,让留守学生享受到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人格,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他们健康茁壮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