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0、60年代人们的衣着不会出现什么颜色?()

中国50、60年代人们的衣着不会出现红色。

50年代以绿,蓝,黑,灰为主。寻常百姓还穿着打补丁的衣裤。被视为艰苦朴素,备受推崇。工装背带裤是当时的新时尚,人人参加劳动,建设新中国。需要耐磨耐脏的日常服装。工装与军装的灰蓝绿自然成了最实际的流行色。

人们对衣着时尚美的追求化为对革命工作的狂热,劳动是美,心灵最美为社会认同。女装流行代表简朴的布拉吉连衣裙,列宁装以及两用衫,长西裤。女学生大部分穿布拉吉连衣裙,或者是背带式工装裤。

当时举国上下的妇女都是清一色的古装,最时髦的打扮就是蓝色或者灰色的背带工装裤和白衬衫。布拉吉是来自苏联的一种连衣裙,其款式非常简单:泡泡短袖,泡泡褶皱与圆领连身衣相连,后系腰带。

衣服

人类最初的衣服是用兽皮制成的,包裹身体的最早“织物”用麻类纤维和草制成。在国家标准中对服装的定义为,衣裳,穿于人体起保护和装饰作用的制品,又称衣服。服装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就已出现,古代人把身边能找到的各种材料做成粗陋的“衣服”,用以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