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功能教案

口罩功能教案

口罩教案的作用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提前规划师生活动和教学资源,从而实施具体的教学计划。很多老师会在授课前提前准备教案。以下课程计划分享了面具的作用。

面具教案的作用1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口罩的作用。

2.掌握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

3.进一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参加活动。

要准备的活动

经验准备:幼儿已经知道口罩是什么样子,知道近期出门要戴口罩。

材料准备:口罩、喷壶、戴口罩的步骤图。

活动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主题

1,老师:孩子们假期经常出去玩吗?那么你出门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街上的叔叔阿姨和小孩子有什么不同?

老师总结:放假的时候,爸爸妈妈不让孩子出去玩,出去也要戴口罩。街上的叔叔、阿姨和孩子也戴着口罩。

2.引导孩子讨论最近戴口罩的原因。

老师:但是为什么人们要戴口罩呢?(儿童讨论)

老师:因为最近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群叫冠状病毒的小东西,这些小东西会通过人的鼻子和嘴巴潜入儿童体内,然后在儿童体内捣乱,使儿童咳嗽发烧,感觉很不舒服。这样,孩子就会生病。于是孩子只捂口鼻,可恶的病毒被挡在外面。

第二,通过小游戏了解口罩的作用。

1,引导孩子讨论口罩是否能阻挡病毒。

老师:孩子们,你们认为口罩能阻挡病毒吗?

2,通过小游戏,证明口罩可以阻挡病毒。

(1)孩子不戴口罩,老师向孩子喷水,感受到水雾喷射的孩子被“中招”。

老师:有时候,病毒会藏在我们的唾液里。当我们和其他孩子说话或者打喷嚏咳嗽的时候,我们会把它吐出来。现在老师用喷壶代替口水,看哪个孩子“中招”了。

老师按照正确的步骤给每个孩子戴上口罩,再给孩子喷水。

注意:当老师向孩子喷水时,他们可以模仿咳嗽和/或打喷嚏的状态。用嘴呼吸。一定要避免随地吐痰!

老师:孩子们戴上口罩后,你们的小鼻子和小嘴巴还能感觉到水吗?老师喷的水都落到哪里了?当我们摘下口罩时,我们的小手不要接触口罩的外面,否则落在口罩上的病毒就会跑到我们的小手上。

老师总结:好像口罩可以阻挡病毒。所以出门一定要戴口罩遮住口鼻,这样病毒就进不去了!

第三,掌握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

1,老师讲述并示范正确的洗手方法。

(1)区分上下和内外(转载于:www,dyhZdl,cn:小班健康教案_小面膜,3篇大作用)。

②上缘靠近鼻梁,下缘靠近下巴。

③耳挂固定。

④固定鼻梁,下缘包裹下巴。

⑤按压鼻夹贴合脸型。

⑥取下口罩时,握住背带,轻轻取下。然后扔进垃圾桶,洗手。

2、老师朗读儿歌,并加入相应动作,请幼儿模仿。

洗手,带上口罩,

出门前戴口罩。

小绳子挂在耳朵上,

大棉布盖住鼻子和嘴。

再按一下我的小鼻子,

拉我的小下巴。

戴口罩是安全的,

病毒都被屏蔽了。

3.老师带领孩子一起读儿歌,一起做动作。

注意:活动结束后,提醒孩子将口罩扔进垃圾桶,并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洗手。

活动扩展

1,开展艺术活动“我设计的面具”。

2.带领孩子按照正确的步骤戴上口罩,然后再去上学。

口罩的作用教案2活动目标

1,纠正孩子戴口罩的误区,了解戴口罩的作用和意义。

2、了解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的方法。

3.帮助孩子进一步树立自我保护意识,树立正确的反“非”心态。

要准备的活动

许多不同质地和风格的面具。(如4层一次性口罩、12层普通口罩、20层医用口罩、卡通口罩等。)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1,猜测。(答案是面膜)

2.讨论:“口罩的作用是什么?”(保暖,防止病菌入侵等。)

二、集体讨论:

1,导读:“面具朋友来我们班办展览,看看他们有什么不一样?”

2、孩子探视,自由发表意见。

3.问:“为什么最近大家出门都要戴口罩?”

4.老师简单总结了一下:“口罩可以防止病菌入侵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健康。常用的口罩是由纱布重叠而成的。四层口罩可以阻挡70%-80%的细菌,但是非典的病原体很强,最好戴12层以上。卡通口罩虽然好看,但是它用的材料含有化学成分,对身体不好。”

5.重点关注:

(1)“一直戴口罩对你好吗?”

(2)“什么时候需要戴口罩?”

(3)“如何收起戴过的口罩?”

三、个人示范: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1)个别小朋友示范戴口罩的方法,引导其余小朋友判断正确与否。

(2)老师介绍:“口罩的大小要刚好盖住下巴、嘴巴、鼻子等部位。戴过大或过小的口罩,病菌和灰尘都可以从口罩两侧的边缘进入。”

(3)演示和讨论收回和释放面罩的方法。

第四,拓展孩子预防非典的经验。

帮助孩子了解预防非典的其他重要方法:“戴口罩是预防非典的重要方法。还有什么方法可以预防非典?”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的扩展:

密切关注孩子在日常活动中预防非典的举动,及时纠正错误行为。提醒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口罩的作用教案3活动目标:

1.了解春天的传染病。

2.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3.增强孩子的防病意识。

活动准备:

手足口病图片

活动流程:

一、老师和孩子交谈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手足口病。

1,讨论为什么春天是流行传染病的季节?春天气候乍暖还寒,春雨连绵,潮湿多雾。

2.春天老师会给孩子们讲哪些流行性传染病?(如麻疹、咳嗽、腮腺炎、水痘、手足口病等。)重点关注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3.让孩子说说自己生病时的经历和感受。(如果找医生治疗,要定时吃药,多休息多喝水,康复后再回幼儿园。)

第二,老师讲了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第三,知道如何预防手足口病。

老师:如何预防手足口病?(儿童讨论)

概要:预防措施:

(1)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2)早上在公园洗手,饭前便后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法),勤剪手指,洗澡。

(3)不要去人多的公共场所。不要经常来串门;不要接触生病的孩子。

(4)家长回家后应立即洗手和换衣服,防止病菌带给他们。

(5)饭前用抹布擦桌子,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去皮,不吃变质食物。孩子要加强营养,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晒,防止疲劳,降低抵抗力。

(6)保持活动室或家庭环境清洁,经常开窗通风,至少两小时一次,每次通风半小时以上。垃圾应及时清理和消毒。

第四,开展“我是健康小卫士”活动。

(1)看谁的手最干净。

孩子们都知道什么是手足口病,以及如何预防。现在,我们来比较一下最干净的手。分组洗手,选择洗手最认真的孩子。

(2)看谁的衣服最干净。

孩子是评委,选最干净的孩子。

(3)评选出“小卫生卫士”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