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档案馆新馆简介
步入正门,可以依次看到两组三幅壁画。门厅左右两侧是上海大学美术学院设计的“传承文化”、“弘扬文明”浮雕壁画。第一件作品是历史上不同时期的档案载体,如绳结、甲骨文、金文和竹简,围绕着中国古代史家手持竹简的形象,象征着历代史家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以各种载体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做出的不朽贡献。一是摄影、录像、微缩胶片、计算机、互联网等现代档案技术围绕着现代女性档案工作者的形象,寓意着档案工作者弘扬文明的历史责任和档案事业的繁荣前景。同时,两幅壁画通过对比,简单展现了中国档案工作的发展历程。城市沧桑,大厅中央穿过大厅的汉白玉主浮雕,以高针地毯为主,镶嵌金饰和铜雕。通过开埠以来嵌入上海历史的主要事件、标志性建筑和代表性档案,暗示档案在历史长河中作为文化沉淀和历史见证的重要作用。
上海市档案馆新外滩博物馆共11层,地下设有主服务台、营业部、咖啡吧,1-2层设有主题展厅,3-4层设有专题展厅,5层设有档案文献参考服务中心,6层设有电子阅览室,7层设有多媒体视听室和学生教室,8层设有档案员之家和多功能厅,9层设有。
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开馆以来,不定期引进国内外特色鲜明的优秀展览,举办了中国档案遗产展、抗日战争与上海档案图片展、海德堡建筑图片展等各类专题展览。永久展览《城市记忆——上海近现代城市发展历史档案展》以1949年5月上海解放为分界点,以两层展厅展示老上海和新上海的不同风貌,反映上海的历史发展。青干龙朱批纪念馆、八·一三期间日军使用的上海战局全图、上海市人民政府1号公告、APEC会议晚宴菜单等600余件珍贵档案、照片和实物藏品,展示了近200年来上海城市发展的脉络和轨迹。
档案文献参考服务中心设有接待处、档案阅览室、专题阅览室和咨询服务室。在局域网和数据库的基础上,建立检索系统,通过浏览检索、专题检索、高级检索和搜索引擎,为档案、政府公开信息、照片和视频资料提供多角度的参考服务。上海市档案馆现有档案264万卷,其中开放档案80万卷,涵盖民国档案、租界档案、声像档案、现行文件、外文资料等18类,共计1600余件。声像档案馆藏包括照片档案、音频档案和视频档案,部分档案已以数字化形式录入数据库,涵盖政治经济、科学、教育、医疗、文化体育、风景人物等各个方面,共计22300余件。馆藏政府信息3万余条,涉及全市63个政府部门,主要包括市委、市政府颁布的一般性地方性法规和各委办局制定的行业规范,是市民了解政策、依法办事的窗口。
作为东方论坛的指定地点之一,2004年至2005年,共举办了24场东方论坛,邀请了教授和各界知名人士授课。
为充分发挥上海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上海市档案馆新外滩馆专门为学生开设上海历史知识讲座、历史研究课题辅导课和制作成长档案讲座,不定期组织策划各类学生活动,如“走进十四岁”十四岁生日主题活动、弘扬民族精神了解上海历史暑期活动、“抗日战争与上海”主题活动等。是学生进行九年级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想场所。
新馆共有五个观景平台,分别位于8楼和10层。这是一个理想的城市观光地,可以看到充满活力的浦东土地,波光粼粼的黄浦江,外滩世界建筑博览会和一排排古老的市政厅。
根据20世纪末国家档案局和中央档案馆提出的要把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成为“党和国家重要的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社会各界利用档案信息的中心”的要求,上海市档案馆新外滩博物馆特别重视并投入资金提升其开放性、科技含量和文化品位, 并实现了原位于仙霞路326号的上海市档案馆老馆建设诸多瓶颈的全方位突破。 它已成为上海市档案馆对外开放和服务的基地,与仙霞路老博物馆、斜土东路档案科学技术研究和档案教育培训基地共同构建了多点互动的“三位一体”现代化新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