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偶像化的利弊辩论中,我是反对者(弊大于利)。我该如何质疑对方?

粉丝们因为对明星偶像的崇拜,“爱屋及乌”,对他们的生活习惯、爱好、衣着甚至宠物盲目模仿、追求和喜爱。比如他们刻意模仿明星的发型和衣服,到处打听自己的爱好,自己学着做。一个少年听说某个明星不喜欢某道菜,就自己不吃了。这种盲目模仿不利于青少年道德品质的形成,甚至会误入歧途,危害青少年的道德品质。

坏处之一:偶像化,听歌,耽误学习,这是偶像化的第一大危害。青少年就像一块干海绵,正处于吸收知识和营养的最佳时期,而“追星族”却把本该用来学习、做作业、参加有益的课外活动、阅读有益的书报的时间花在了听歌上。在课堂上也沉浸在自我编织的“偶像化梦想”中,学习被忽视,学习成绩普遍下滑。一些学生为了得到一个明星的签名,甚至逃课在街上等待,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

缺点二:很多青少年,为了偶像化,吃不好睡不好。他们半宿半夜听音乐,整天发呆做白日梦,这显然影响了青少年的成长健康,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发展。有些偶像化的青少年为了偶像化,不得不省下早餐,去买彩色照片和磁带,有的甚至为了一张一两百元的演唱会门票去医院卖血!有些人把自己崇拜的明星当成自己的恋人,引发单相思病,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缺点三:天真的小学生集中偶像化,难免有不法之徒浑水摸鱼。让坏人浑水摸鱼,增加社会不安定因素。上海一所学校的学生组织了一个“黎明粉丝俱乐部”。每个加入俱乐部的人都交了20元,于是会员们蜂拥而至。后来黎明去上海开演唱会,粉丝会长说要组织粉丝和黎明见面,吸引了很多粉丝和发烧友。他们还是为此付出了代价,急切地等待着黎明的一瞥。谁知道,等啊等,如果没有消息,不仅黎明会失败,就连总统也会消失。后来才知道,那个所谓的总裁原来是个骗子。他骗了粉丝们的钱,然后逃之夭夭。粉丝大呼上当了,但是已经来不及了。

最近的两个新闻故事让人发笑。一是香港明星刘德华在内地拍戏时,一名中学生为了一睹其真面目,实现“零距离”接触的梦想,在酒店床下“潜伏”了17个小时,吓得“影帝”“天王”汗颜,差点逃跑。第二,几个女中学生不惜争取影星胡兵的亲笔签名。我不太会喝酒,结果几个学生都喝得酩酊大醉。作为一个偶像崇拜族的小学生,现在他是如此的痴迷。是什么样的“魔力”在起作用?这是否说明小学生信仰缺失导致盲目迷信?社会是否应该检讨我们给小学生营造了怎样的娱乐氛围?

小学生正处于懵懂的青春期,对社会的认识只是一个混乱的概念。他们的认识水平肤浅、肤浅,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和期待。娱乐圈里的偶像大多以漂亮的外在美作为自己最大的获胜资本,也就不难想象为什么一群群的少男少女会成为他们的“俘虏”。但是,那些偶像明星自信的外在美,有多少是真正包装设计出来的呢?偶像对小学生追星族思想和行为的牵引不容忽视,甚至影响小学生追星族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他们所崇拜的偶像代表或倡导健康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自然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尊重。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些宣扬颓废、消极、没落,对正在受社会意识形态影响的中学生可能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成功的人不等于有魅力的人”,很多小学生粉丝说。很多成功人士,包括一些“国宝级”成功人士,除了鼓鼓的口袋,从头到脚似乎都散发不出多少魅力。而那些身价百倍的明星,不仅能天天向上,还能“排出”自己的长相。这就是迷人的倡导者。于是,校园里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偶像崇拜潮。先是影视明星、歌手,所谓的“四大天王”、“四大天王”,接着是琼瑶热、岑凯伦热、小姑娘Xi娟专门做的“冰淇淋文学”热,接着是明星、金牌得主范志毅、大洋神队的胡志军、身价过亿的姚明。

小学生追星族说起明星的尊称,像“少女队”、“四小皇后”、“后街男孩”、“小虎队”、“野皇后阿美”、“港小天王谢霆锋”、“真男人古天乐”、“黄金情侣毛宁、杨钰莹”、“玉女头周慧敏”都可以一口气列出来。他们在偶像崇拜时,相机、望远镜和签名CD是必不可少的。为了看星星,他们可以忽略父母。我父亲今天住院了,但是我没有去医院看他。我是来看你的。这是一个女中学生在刘德华的一个粉丝俱乐部说的话。当周华健在上海举行演唱会时,一名超女粉丝冲向她的偶像,想要签名。帽子飞了,头发乱了,脚肿了,完全不理会。得到签名,我激动得热泪盈眶。父母的生日、生肖、身高、爱好,他们完全不知道;这些偶像是他们熟悉的,他们甚至对偶像的星座、血型、怪癖、情史了如指掌。一个中学女生在班上是死忠粉的时候,老师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说到60年代和雷锋一样出名的英雄王杰,她打断老师说:“王杰是歌手,王杰还没死。”

小学生永远不缺偶像,娱乐圈里的明星像灯笼一样耀眼。2001和2002年可以称为“F4年”。由F4演绎的台湾青春偶像剧《流星花园》在女中学生中掀起了一场精神风暴。仿佛一夜之间,对F4的崇拜席卷了中国的中学校园,“模仿秀”风起云涌。据媒体报道,最著名的是山西太原某中学的“春秋五霸”。他们以F4为榜样,打骂同学,调戏女生,集体逃课,干坏事,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于是,广电总局在2002年初发文禁播《流星花园》。然而,原本在网络和DVD上热播的《流星花园》,在电视屏幕遭遇紧急刹车后,在音像店更受欢迎。在卖电脑软件的店铺里,家家也都把流星花园放在最显眼的地方,光顾者多为中学生。在中学生追星族的热炒中,F4不断接到电影合同和演出邀请,他们帅气的形象频频登上娱乐杂志的封面,大小报纸的娱乐版头条几乎都被他们集体“承包”了。自然,关于他们的海报、文章、宣传照、采访照等小物件都成了中学生追星族的抢手货,他们帅气的签名更是一票难求。一名就读于上海私立学校的女学生自从爱上F4后,就从不犹豫购买唱片和纪念品。购买偶像化设备和观看F4演唱会甚至更贵。她非常兴奋地与言承旭握了一分钟的手,并谈到了她后来的感受。她被称为“F4粉丝的大姐”。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1,所谓的明星是什么?2.为什么小学生不能追这样的明星?

1,通常意义上的明星是指明星、电视、电影、唱歌、体育明星。你一定要把握好这颗星的范围。正面可能会说出各种成功人士,或者成功人士,比如著名的科学家、商人、劳动模范或者政治家。作为反面,你必须否认他们是明星,因为他们,小学生,应该学习。上面说的电视、电影、唱歌、体育明星都有很多缺点。有些是对家人不负责任。比如名人离婚就是很普遍的现象。有的人消极面对生活,比如前段时间有很多名人吸毒的事情;有些道德不好,比如潜规则;有的搞黑社会,等等。小学生可以效仿他们吗?所以请把握住这个所谓的明星,应该只是指娱乐和体育领域。其他领域的人被正面反驳,说不是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