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儿童教学技巧与游戏
语言学习枯燥乏味,尤其是对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来说,需要在语言学习中加入新鲜活跃的元素,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增加学习兴趣。以下是我对对外汉语教学中儿童教学技巧和游戏的认识。欢迎阅读。
(一)让孩子在交流中习得汉语。
1.真爱互动,让学生自然进入交际角色。
在课堂上,老师是沟通训练的策划者,是“语文节目”的导演,是游戏活动的组织者。师生之间真正的情感交流,可以促进课堂交流训练的形成和发展,使学生在自然舒适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快乐而有内容的语文训练。在这种汉语氛围下,学生会非常愿意回应老师提出的问题,这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2.老师和学生交换位置,让学生走上讲台。
大部分班级,学生的语文水平都不是很整齐。班上总有一些学生的语文水平比别人高。这些人就是班里的“小老师”“小翻译”,是老师的好帮手。在帮助别人的时候,他们的中文水平也得到了锻炼。老师要扮演这些角色,分组,每组选一个学生当“小老师”,帮助稍微差一点的学生。这样既能达到促进学习的目的,又能缓解后进生因为小范围练习而产生的紧张和害羞,各有所获。
3.营造轻松的聊天教学氛围。
正式的教学环境可能会让学生感到紧张或拘束,尤其是英语国家的孩子,他们在自己的教室里可以相对自由地说话、走路或吃东西,而这些在中国是不允许的。可以尝试在课前谈论天气、日期等日常话题,营造轻松的聊天教学氛围,既能减轻正式课堂气氛带来的压力,又能让学生分心,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整体兴奋水平保持在良好的状态。
(二)“寓教于乐”,快乐学习的课堂
1.在游戏中练习阅读
图片和卡片是学生阅读的好工具。在初级阶段,教师可以将生活图片、动物图片、植物图片运用到课堂教学中。颜色和图片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记住图片旁边的汉字。下一阶段,可以改变卡牌游戏的形式。我曾经试过一个游戏,叫“犀利眼”。学生被分为A、b两组,写有生词的卡片在学生面前停留一两秒钟,让学生依靠瞬间记忆快速读出卡片上的生词。快组可以得到一颗星作为奖励,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种方法也适用于新句型的学习和训练。
2.角色扮演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孩子们经常对课堂上的角色扮演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利用课文中所学的生词和句型进行角色表演,再现课文中或生活中的一些场景,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语言交际能力。比如,在学习“支付”的内容时,我设计了在商店购物的场景,让学生用这节课新学的单词分角色再现。效果出奇的好。学生们不仅使用了课文中学到的“改变”和“包装”等词,还使用了许多他们在生活中听到的词。在模拟支付场景的时候,有一个学生甚至问“你是用信用卡还是现金支付”,真是让人大跌眼镜。
3.用游戏激发兴趣,带动学生思考。
在学习的过程中,课堂游戏可以帮助教师启发学生,发掘他们的学习兴趣,驱动他们的语文思维。老师可以编一些简单的填字游戏,让学生通过朗朗上口的填字游戏来记忆汉字。比如教“诅咒”这个词的时候,“一匹马有两张嘴,又丑又臭。”在教“哥哥”的时候,“小男孩,真调皮,戴着兔子帽,穿着蝴蝶结形状的衣服,一条腿站着,一条腿翘着”。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思维被带动起来,不仅学习了语言,还动了身心。
4.在游戏中加强练习,边玩边学。
反复练习是儿童学习和掌握语言的主要途径。在游戏中练习,既避免了学生的厌烦,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一般来说,游戏分为以下几类:
(1)卡类
有些新单词卡片可以让学生一张一张地读,一两轮后抽出一张卡片扣在桌子上进行第三轮阅读,让学生迅速反映出缺的那张卡片是什么。这种游戏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也能很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在问我们去过哪里的句型训练中,我们可以把地名写在卡片上发给每个学生。前一个学生问:“你去哪里了?”学生可以回答“他去过XX。”一轮结束,可以和下一位同学交换卡片。直到大家都记住了卡片上的地名。
在“找朋友”的游戏中,将可以组合成单词的单词卡片无序混合,将学生分成两组,以比赛的形式快速找出可以组合成单词的卡片,看谁同时找到的多。
(2)动作类别
在玩“反感觉动作”游戏时,学生根据老师的指示做出相反的动作。当老师说“大”时,学生用手画一个更小的圆。当老师说“哭”的时候,学生们会会心一笑。
“快速反应”游戏可用于声音辨别和单词练习。把写有新单词的卡片发给学生。老师随意读一个新单词,学生迅速寻找手中相同的卡片。这个游戏非常适合训练学生对发音相近的单词进行语音辨别。
游戏中,老师准备两套相同的卡片,上面写有人物或文字,发给学生一套。学生拿着自己的卡片站在一起,老师把另一套卡片按顺序排好,让学生按照排好的顺序找到自己应该站的位置。
(3)性能类别
一是表演课文中的对话或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二是进行言语交际训练。这样的游戏可以锻炼学生的交际能力。比如模拟购物、去医院看病、采访记者等生活场景来练习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在游戏过程中,学生不仅能获得“成长”的满足感,还能收到提高语言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听说能力的效果。
(4)记忆范畴
它可以训练学生的瞬时记忆能力,有助于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老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很多单词,要求大家在短时间内记住。学生被分成两组。每组选择一名队员。第一组的队员背对黑板,面对大家。第二组的成员擦掉其中一个单词。第一组的学生转向黑板,说出擦掉的单词,并用这些单词造句。老师会把擦掉的单词填上,然后玩下一个游戏。
(5)儿歌
“儿歌游戏”就是把多个单词或句型整合起来,以唱儿歌的形式读出来。最好能重复一两个单词和一两个要强调的句子,让孩子不仅学习单词,还能学习句型,激发兴趣。比如在学习“朋友”这个词的时候,“朋友,朋友,我们都是好朋友,谁是我的朋友?你是我的朋友,他是我的朋友,汤姆是我的好朋友。”儿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定的节奏感。孩子们一定很喜欢它们。
类似儿歌,我们可以用有节奏的朗读让孩子记住学过的东西。先把生词放在句首,连续读三遍,即三拍,然后用这个词造句,有节奏地读。比如“字典,字典,字典,这是我的字典。”教师要善于总结一拍、二拍、三拍的形式。有很多单词和句子可以用这种方法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