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有哪些习俗?
元宵节习俗包括:观灯、偷饺子?、远离一切疾病、送灯点灯、光球、光轮、灯谜、点灯、烟火、舞龙舞狮、踩高跷、祭门、划旱船等。我认为在元宵节的众多习俗中,有五个最值得一提。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元宵节习俗之一:观灯?
自古以来,元宵节的习俗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灯笼与神有关,所以也被赋予了许多象征意义。在古代,为了驱除对黑暗的恐惧,灯笼被衍生出具有驱邪避邪、祈求光明的意义。在闽南语中,“登”的读音与“丁”相近,所以灯笼也被用来祈求孩子加丁、求功名、避邪。
传说李世民唐太宗鼓励读书,所有的人都送孩子去上学。入学的第一个节目叫“开灯”,就是把事先做好的灯笼带到学校,请一位有学问的老先生点亮,象征光明的未来。在过去,大多数私立学校在正月十五晚些时候开学,所以开学的灯笼成了“上元节”的装饰品。
到了宋代,除了“女行街头巷尾,男女分不清”的狂欢,还有官员分利,君民同享元宵;即使有恐怖,监狱机构也会用灯光和图像来解读犯人的故事,或者展示监狱设备。元宵节发展成为宋代最热闹的世俗狂欢节,元宵节更加丰富多彩。元宵节持续五天,灯笼的样式复杂多样。逛花灯市场是一件非常惬意的事情。诗人辛弃疾写道:“东风夜千树开,繁星如雨”,意思是宋代元宵节有无数灯笼和烟花如雨。
明朝的元宵节持续时间更长,从正月初八到十七,持续十天,以示欢闹。
清朝满人入主中原,朝廷不再举办灯会,但民间灯会依然壮观。清朝的元宵节只有三天,但是灯光明亮,更加精致奇幻,还是很吸引人的。
?元宵节习俗之二:划旱船?
旱船是元宵节的民俗文化。奔跑时,其中一名表演者划桨牵船,一马当先,做出各种划水动作。
旱船历史悠久,唐代就已流行(见《太平广记》)。不仅在民间表演,还转化为宫廷舞蹈。据宋代《儒林外史》记载,五代时前蜀皇帝王衍造蓬莱山,用绿莲花在地上画出水纹,上面放莲花,让舞者乘花车在绿莲花上旋转。在宋代,这种方法被模仿。宫廷舞队里有个采莲队。舞蹈者在花车上手持莲花跳舞。名字叫“采莲队舞”。与此同时,民间划船也非常流行,许多描写宋代风俗的作品都写着元宵节时街头民间舞蹈队中有划船表演。
民间传说,划旱船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在元宵节那天,表演者模仿陆地上船只的动作。一般都是女生,把假船套在身上,划船,唱一些当地的曲子,边跑边跳。这是划艇。
?元宵节第三俗:偷饺子?
正月十五,老重庆家家户户都会有偷饺子的习俗,就是在门外摆上蜡烛和灯笼,奉上一碗饺子,招待有福的天官。据说能从天仙口中偷到这碗汤圆,就能生个儿子。一群想生儿子的家伙,晚上成群结队的出去,满大街偷人家招待神仙的饺子,还非要一起偷碗。于是,偷汤圆和反偷汤圆就成了元宵夜重庆人的娱乐节目。偷的人得意洋洋,有儿子的希望;被偷的人也没在意,大不了再拿出一碗。
但是,偷饺子的朋友一定要记得是从哪家偷的。如果他们希望有一个儿子,他们必须包一碗彩礼,并送回主人家。不然儿子可能保不住。因此,被偷的朋友不得不为男孩祈祷。我希望他的宝宝如愿得到一个孩子,老子用一碗汤圆换一碗铜钱获利。
?元宵节第四俗:画墨?
正月十五元宵节,满族人有一个流行的习俗,就是给亲戚脸上抹黑,叫做“画墨”。满清最规矩。儿媳妇不仅要在公公婆婆和其他长辈面前举止得体,还要对叔伯恭敬有加。然而,在农历正月十五和十六,这个惯例被打破了。兄弟、媳妇、叔伯可以互相画墨,叔嫂之间没有什么禁忌。你甚至可以和你的叔叔一起玩,不管多少代。起初,画墨水的做法是满族人对作恶者的一种惩罚。如果一个人违反了宗族规矩,就用锅底的骨灰往脸上抹,叫他当街示众,表示惭愧。后来,绘画墨水成为和平和好运的象征。
这一习俗为居住在长白山山区的巴拉人所继承。所谓巴拉人,就是老汪涵统一女真过程中跑进山里的一些女真,也就是没有纳入八旗的女真。他们仍然保留着许多以前女真人的传统习俗。
巴拉人把女真传统的画墨习俗传给了满族八旗后裔。就这样,过去每年正月十五、十六晚上,青年男女互相追逐,互相往对方脸上抹黑。玩玩游戏。其实这是一种原始原始的吉祥行为,类似于南方一些民族的泼水节。满族人很久以来就有一种画墨的习俗,也叫抹脸。画墨就是把锅底抹在对方脸上。
?元宵节习俗之五:解开灯笼上的谜语?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起源于先秦时期。元宵节期间,猜灯谜在宋代很流行。元宵节时,人们在灯笼上写诗和谜语,让任何人猜,所以这被称为“猜灯谜”。这一习俗一直保留至今,每到元宵节都会打灯谜,深受各界人士的喜爱。因为谜语很难猜,就像老虎很难被射中一样,所以它们也被称为“灯笼虎”(也叫胡雯)。传统谜语的制作强调一定的格式,需要巧妙的思维才能制作出非常精彩的谜语,是中国原创的文艺。
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去看灯会。看左边各种五颜六色的灯笼,好看极了;看右边各种各样的灯笼。它们是独特而有趣的。高兴的时候,乾隆皇帝陪着大臣们出了一副谜语对联,让大家猜。大学生纪晓岚想了想,在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不是。而狐狸、狼、猫、狗似乎既不是家畜,也不是野生动物。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它对东西南北含糊不清。虽然是短品,但也是一篇精彩的文章。”
乾隆皇帝看了看,苦苦思索。文武大臣一个个挠头,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纪晓岚自己揭开了谜底:猜谜。
中国的传统节日和习俗适应了中国广大人民在物质、精神、伦理和审美等方面的综合需求。在物质生活方面,中国的传统节日在不同的节日有很多独特的食物。千百年来,元宵节的习俗在流传中逐渐发展演变,但不变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