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常识消防礼仪教案
教学目的:
1,了解简单的防火知识,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习火灾自救方法。
2.锻炼孩子不怕危险,不怕困难,能保护自身安全的勇敢精神。
教学准备:
字卡图片火灾现场模型绘制自救图
教学过程:
先出示“火”字卡片,让孩子观察。
1,问题:这是什么字?“火”
首先,给孩子们看图片。其次,让孩子知道“火”字是象形的,能理解它的笔顺。那么火能烧什么呢?(布、木头、汽油、酒精、蜡烛等。)
2.知道火能发光发热,组织幼儿讨论火的用途和危害。
2.中班安全教育活动“发生火灾怎么办”教案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让孩子了解肤浅的防火知识和自救能力。
2.培养孩子在讲课和讨论中大胆清晰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重点:如何避免火灾?
活动难度:火灾时如何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
1,收集火灾案例和视频
2、有消防车音带,一些小红花。
活动流程:
第一,进口
1.播放磁带。听着,孩子们。这是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事?(火)
2.老师,这里有一段关于火灾的视频。我们来看看当时的场景。(孩子看视频)
3.我们来谈谈它是如何引起火灾的。(孩子们可以自由讨论自己的经历)
二、避免火灾的发生和避免火灾发生的自救方法:
1.小孩子可以玩火吗?我们做什么呢
2.如果孩子喜欢的玩具掉到床下的角落里,可以用火柴照明吗?为什么?
老师总结:我们谁也做不到这一点,容易引发火灾。
孩子自救的方法:
1,孩子们,如果我们遇到火灾,我们该怎么办?(小朋友可以自由讨论,拨打火警电话119;迅速离开现场,到邻居家呼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免被浓烟呛晕;走安全出口等。) 2.就在刚才,孩子们第一个想到的是拨打火灾报警电话“119”。他们应该如何正确拨打“119”?现在老师扮演一个消防员。谁会试着打电话?老师总结:当我们拨打火警电话时,一定要明确自己的家庭地址,以便消防人员快速赶到你家灭火。
3.幼儿园小班安全教案《着火了,我该怎么办》
活动名称“火了,怎么办?》。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孩子了解防火基本知识,树立防火意识。
2.能力目标:掌握火灾自救的方法和技能,学会报火警,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游戏,让孩子体验对火灾问题的正确应对,获得成功感和幸福感。为了更好的实现教育目标,我准备了以下准活动:2部电话;水、风扇、湿毛巾、沙子、脸盆酒精等实验所需物品。
活动流程:
对话导入:
说说火的目的?请个别孩子回答。如果使用不当,火会给人带来什么后果?
第二,我在这次活动中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直观教学法。它是幼儿园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纲要中指出:“幼儿应是活动的主体,教师作为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应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与幼儿进行积极有效的互动。”在这次活动中,我多次组织孩子们观看多媒体课件,通过直观的方法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并且为了激发孩子们“如果真的发生火灾,你们该怎么办?”并积极想办法做铺垫。
2.交流讨论法。先在活动中设置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到课件上找答案。通过讨论,大家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从而获得正确统一的认识,从而掌握火灾中自救的方法,正确报火警。
3.操作方法。心理学指出,“每当人们积极参与体验活动时,他们的记忆效果就会显著提高。”此次活动中的中小型实验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让孩子们更好地掌握一些灭火方法。
4.竞赛游戏法。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积极性,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第五,说一下学习方法:新大纲指出教学活动要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教学与生活、游戏相结合。儿童在活动中采用的学习方法主要包括:
1,观察分析;
2.讨论法;
3.运行经验法;
4.多感官参与法;通过看、听、说等多种感官的参与,让孩子对学习更感兴趣,让活动氛围愉快和谐。六、先说活动流程:具体有四个环节:
(1)听火警,带领学科老师说:“听,小朋友,这是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事?(播放救火的音效)我们来看看。”用警报声引出下一个环节,起到引玉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2)学会讨论自救的方法。现在孩子面对火情,能想到的只有打电话119,捂住口鼻逃生。但是面对一点小火,是不是要打电话119,立马跑路。也许你的逃跑会带来更大的灾难。相反,如果孩子掌握了处理小火苗的方法,就能把火扑灭在萌芽状态。这不仅是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也是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有效手段。所以在这堂课上,我设计了一个小实验,让孩子们探索用老师提供的物品扑灭小火苗的方法。1.探索扑灭小火焰的方法。老师问:“如果你发现一张小纸片或塑料袋在燃烧,点燃了你生命中的小火苗,你会怎么做?”组织孩子讨论,这里我们允许错误的方法和论点,老师不否认,请一些孩子用老师提供的物品进行小灭火实验。老师总结:火势较小时,可用湿毛巾、水、沙子灭火。
2.学习报火警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发生火灾你该怎么办?你知道如何报告火警吗?报警的时候要不要说清楚一点?”孩子们自由讨论后,老师会通过播放多媒体课件“报警演示”进行分析总结。报火警的时候要冷静,不要慌。最重要的是弄清楚起火的地址。有了这些经验,请小朋友模拟火警,巩固一下。3.探索安全自救的方法。老师继续问:“消防员叔叔没到的时候,我们要积极自救,保护好自己。你有什么好主意吗?”组织孩子讨论,老师深入其中直接指导。按照孩子讨论的方法,我提供课件,“看看他们的想法是不是和我们一样?”我们在想什么?我们没有预料到什么?“这样的安排可以给孩子更多的思考,孩子可以在互动、开放、探索的讨论中启发和互补。
(4)游戏——《自助赢家》我会把孩子分成男生和女生两队,以知识竞赛的形式进行游戏。孩子们听完老师的问题后,会用肢体动作来表示问题的对错。他们对了就站着,错了就跪着。每队回答四道题,答对一道题得1分。最后,得分最高的队获胜。
3.灭火可以帮助人,也可以给人带来灾难。请安全用火,造福人类。
4.幼儿园“发生火灾怎么办”教案。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起火原因,知道日常生活中不能随意玩火。
二、技能目标:知道火灾报警电话“119”以及正确的拨打方法。
三、情感目标:学习几种火灾逃生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孩子的防火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重点:
了解火灾原因,知道火灾报警电话“119”,学会正确拨打。学习几种火灾逃生的方法和技巧。
活动难度:
学习几种火灾逃生方法和技巧,学习正确拨打火警电话的方法。
活动准备:消防视频、挂图、湿毛巾、湿被子、沙子、电话、119招牌、情景表演(正负火灾自救情况)等等。
活动流程:
第一,孩子看火灾视频,感受火灾对人类的危害。
1.老师:今天老师带了一段视频给孩子们看。你一定要仔细看,看看视频里发生了什么。
2.请仔细观看视频。
3.鼓励孩子积极发言:说说你看到的,你想到的。
4.老师总结:一场火真的很可怕。大火会烧毁房屋,燃烧甚至杀死人。但是我们不应该害怕。我们必须保持冷静,努力迅速处理火灾。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第二,引导孩子讨论防火和自救方法。
1.孩子们互相讨论。
2.鼓励孩子谈论讨论的方法。
3.部门归纳,总结:
(1)家电着火,首先要切断电源。
(2)如果煤气着火,应先开窗通风,再关闭煤气阀门。
……
之后,我们要做什么?(儿童:拨打119)拨打119要明确什么?记不起详细地址怎么办?(引导孩子讲述自己家附近有明显地标的建筑,或者在窗户上系上鲜艳的围巾、床单等物品。)
老师:万一发生火灾,除了灭火,最重要的是保护自己。我们这些孩子可以用什么方法来保护自己?
5.引导孩子讨论自救方法。
6.老师总结道:
(1)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如果我们没有毛巾怎么办?鼓励孩子说自己在往自己身上倒水。)
(2)用水或被子灭火。
(3)拨打119。(指导孩子学会拨打119。)
(4)逃离火灾现场。
第三,观看防火救灾现场表演,明辨是非。
1.老师:老师请小朋友看了两套情景表演。一边看,你一边想:哪一组孩子做得对?为什么?
2.儿童观看负面情景表演。
发生火灾时,一些孩子吓得不敢动,一些孩子用手扑灭火焰...
3.孩子们观看积极的情景表演。
发生火灾时,有的孩子打电话,有的找湿被子灭火,有的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
4.引导孩子讨论:哪一组做对了?哪组做错了?为什么?
5.老师总结道:
孩子很聪明,能说出哪组是正确的急救方法,并给出充分的理由。生活中遇到火灾不要慌。一、根据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接下来拨打119报警,记得写明详细地址。
第四,组织孩子开展防火自救练习,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1.火灾现场多媒体广播:不对,有火灾,快来!孩子,我们该怎么办?
2.孩子们运用所学知识灭火逃生,老师细心观察指导。
3.根据演习总结。
动词 (verb的缩写)活动的扩展:
建议家长配合老师,引导孩子掌握更多的防火自救技能,教育孩子不要随便玩火,燃放鞭炮时由大人牵着走。
5.大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发生火灾怎么办”
活动设计背景
幼儿园工作中,孩子的安全是第一位的,而家长们又忙于自己的工作,经常把孩子一个人留在家里,那么孩子怎么会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呢?当事故发生时,他们也特别容易受到伤害。因为,与成人相比,孩子的运动能力和处理危险的能力都大大不足。火灾是孩子们生活周围经常发生的事情。如果孩子在意外中无法保护自己,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让孩子们学会在火灾事故中保护自己的生命是很重要的。
活动目标
1,了解消防基本知识,学习火灾中简单的自救方法。
2.树立防火意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着火的时候要学会用正确的方法保护自己。
难点:有初步的消防安全意识。
要准备的活动
消防标志“烟花出口119无湿毛巾火警。”园区配有必要的消防设施(消防图像屏)。
活动过程
第一,进口
1,(消防车的声音)你听,这是什么声音?发生了什么事?
2、组织孩子观看火灾的录像,让孩子感受火灾的危险性。
3.先说火是怎么开始的。(儿童讨论)
2.如果我们的孩子遭遇火灾,我们该怎么办?
1,报警:火灾发生后不要慌张,拨打火灾报警电话119;报火灾详细地址,得到消防队明确答复后才能挂机。迅速离开现场,到邻居家呼救;(老师和孩子学着叫119,老师是接听者。请幼儿阐明他们的立场。)
2.除了报警还需要做什么?不要坐电梯,电梯,迅速找到安全出口,离开火场。)
3.怎么离火?
(1)用湿毛巾和布捂住口鼻,弯腰摸墙撤离。
(2)楼层着火时,人在二楼时,要一个一个跟着走,不要拥挤着下楼。
(3)关闭煤气或切断电源。防止更大的爆炸。
(4)打开窗户,可以用颜色鲜艳的布条打电话求助。
(5)如果火已经烧到身体,要就地打滚,跳入水中,或者用厚重的衣服压住火焰,不能跑。
第三,防火
1.出示消防标志“烟花出口119无火警”说明其含义。
2、看视频,教育孩子不要玩火,不要烟火。
第四,消防演习。
情景:突然闹钟响了。老师慌了,说:“孩子身体不好。幼儿园失火了。我们赶紧撤离现场吧。”提醒孩子不要惊慌,找能帮助我们离开的东西。老师和孩子用湿毛巾和湿布捂住口鼻,弯腰摸墙撤离。
教学反思
大班的孩子已经发展了一定的思考和分析能力。所以我采用直观教学法,先设置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看视频找答案。此外,我还采用了交流讨论法、欣赏鼓励法和游戏法对它们进行了深化和整合。比如现在提倡大胆鼓励孩子想办法表达自己的方法和想法。活动中多次让孩子着火怎么办?带着问题思考。当孩子掌握了报火警和逃生的方法,比如老师扮演消防员,让孩子报火警。这个环节也充分体现了角色游戏给孩子带来的乐趣和知识。再比如:在测试孩子是否掌握了正确的逃生方法时。让孩子充分体验,投入到游戏知识氛围中。不知不觉掌握了自我保护的方法,提高了自我保护的意识。"
6.大班安全教案“发生火灾怎么办”
活动目标:
1,了解消防基本知识,学习火灾中简单的自救方法。
2.树立防火意识,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活动准备:图片、投影仪、电视、红布、湿毛巾同儿童,玩具手枪一把。安全出口。活动流程:
首先,展示容易发生危险和导致问题的图片。
老师:“今天老师给你带了几张图。请观察图片中的孩子们在做什么。如果你这样做,会发生什么?
1,老师展示投影仪展示图片,让孩子自己说话。
2.老师选择了几个介绍。老师总结:孩子不能玩火和蜡烛。这些行为容易引起火灾。现在我们马上就要清明节了。请提醒父母在清明节点蜡烛和烧纸钱。在离开之前,我们必须扑灭火焰,以防止森林火灾。二、小实验“蜡烛灭了”。老师问:“点燃的蜡烛用杯子盖着会怎么样?”
老师观察实验儿童后回答。
老师总结:火刚起的时候,可以用破布扑灭,也可以用沙子和浸湿的被子盖住,隔绝空气与火接触。3.如果发生火灾,没有办法扑灭,如何保护自己?
根据经验,孩子们谈论几种处理火灾的方法。根据孩子们的故事展示图片。
1,报警:火灾发生后不要慌张,火灾报警电话是119;报火灾详细地址,得到消防队明确答复后才能挂机。
老师和孩子学打电话119,老师是接听者。请幼儿阐明他们的立场。
2.逃生方法。
除了报警还需要做什么?不要坐电梯,电梯,迅速找到安全出口,离开火场。)
3.怎么离火?
(1)用湿毛巾和布捂住口鼻,弯腰摸墙撤离。
(2)楼层着火时,人在二楼时,要一个一个跟着走,不要拥挤着下楼。
(3)关闭煤气或切断电源。防止更大的爆炸。
(4)打开窗户,可以用颜色鲜艳的布条打电话求助。
(5)如果火已经烧到身体,要就地打滚,跳入水中,或者用厚重的衣服压住火焰,不能跑。
(6)老师总结:发生火灾时,孩子千万不要惊慌。他们应该保护好自己,迅速找到安全出口离开。报警的时候要说清楚自己在哪里。得到消防队的明确答复后,他们才能挂断电话。第四,消防演习。
情景:突然闹钟响了。老师慌了,说:“孩子身体不好。幼儿园失火了。我们赶紧离开现场吧。”提醒孩子不要惊慌,找能帮助我们离开的东西。老师和孩子用湿毛巾和湿布捂住口鼻,弯腰摸墙撤离。
7.幼儿园小班安全教育活动着火怎么办?
设计意图:
新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和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但是,对于火灾,孩子缺乏相应的防火知识和能力。因此,增强儿童防火意识,提高儿童防火自救能力,加强儿童消防安全教育十分重要。俗话说“水火无情。”在所有的自然灾害中,火灾是最常见的一种。一颗小小的火星,就能摧毁大自然的宝贵资源,把人类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化为灰烬,无情地夺走人类最宝贵的生命。所以我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设计了这个活动。
活动目标:
1.教育孩子遇到紧急情况不要惊慌。
2.培养孩子基本的防火意识和能力。
3、让孩子初步掌握基本的安全和防火知识,学会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
活动准备:
1,孩子提前记住了家里的地址和电话。
2.一张VCD(有被大火烧毁的房子和火警电话的录像)。
3.安排情景表演的场景。
4.图片、玩具、毛巾、电话和几个消防安全标志。
活动流程:
1,老师扮演消防员,带领小朋友跑步。
2.组织孩子观看被大火烧毁的房屋图片,让孩子感受火灾的危险性。
3.组织孩子们讨论:这些火灾是如何引起的?火灾的后果是什么?引导幼儿说出防火的方法,认识“防火”的标志。
(1)为防止火灾,孩子不要随便玩火。
(2)蚊香不要靠近容易着火的物品。
(3)烟花爆竹不能随便燃放。
(4)儿童不要玩弄未熄灭的烟头。当他们看到没有熄灭的烟头时,他们应该及时走出来。
(5)知道“禁止烟火”的标志。
4.如果发生火灾,我该怎么办?看DVD让孩子知道火警电话是“119”,知道如何报警。
5.让个别孩子模拟报警。提醒孩子说出起火的位置,起火的部位和他们的名字。
6.讨论:如果幼儿园发生火灾,消防员叔叔还没到,如何逃生?老师可以演示逃生方法。
7.“安全逃生演练”:教育孩子遇到危险时不要惊慌,运用所学的自救知识保护自己。
8.幼儿园礼仪安全的教案真的很危险。
没有大人的照顾,孩子会玩火。
为了加强孩子们对火的危害的认识,我设计了这个活动,让孩子们知道火的用途,知道用火不当会给人带来灾难,从而达成共识:玩火真的很危险,我们不玩火。二、活动目标1,明知火柴、打火机、厨灶等用品使用不当会有危险。
2、不要碰易燃易爆的电器,教育孩子不要玩火。3.学会如何处理火灾,知道如何从火灾中逃生。
三、为活动准备1、打火机、蜡烛、纸张等实验用品。2、湿毛巾、灭火器IV。活动流程(1)引入谜语,激发孩子的兴趣。
1,穿着红袍,脾气真暴躁。激起心头火,一跃八丈高。
(火)2。让孩子们讨论火的用途:它可以帮助我们做饭,保暖,燃放烟花,烘干衣服,烘烤食物等等。除了对我们有好处,那火有害吗?3.让孩子们讨论火的危险:火可以烧毁房屋和家具,火可以烧伤人,火可以烧毁森林。
(二)了解生活中的易燃物品和家中的主要火源。1,观察小实验“烧纸”帮助孩子了解有些物品容易被点燃,知道火源和易燃物品。
老师用打火机点燃蜡烛,在蜡烛上面放一张纸,让孩子观察纸的燃烧过程。2.问题:我们生活中的火源有哪些?(打火机、火柴、鞭炮、蚊香)能烧什么?(纸、棉花、衣服、煤、汽油等。)总结:在我们家里,经常会有打火机、火柴、煤气灶等火源,还有抹布、纸张、塑料、木制品等易燃物品。
火可以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方便,但是如果使用不当,火娃娃会生气,会伤害我们。所以小孩子不能玩火。
3.讨论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做什么。如何逃离火灾现场?总结:如果发生了小火灾,我们可以要求成年人用水、湿布或灭火器进行灭火...如发生火灾,应拨打119报警求助,并迅速逃离现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嘴。
(3)消防逃生演练在教室内点燃废纸,让孩子迅速用湿毛巾捂住嘴,老师用灭火器灭火,孩子按照逃生路线迅速逃离现场。五、活动结束1,评价2,总结6。对活动的反思通过活动的开展,孩子们认识到了玩火的危险性,也了解了日常生活中的易燃物品,知道了不能在家里玩火,如果发生火灾可以迅速逃离现场,保护了自己的生命。
最后,孩子们印象最深的是逃生演练。我们从二楼逃到安全的地方,45个孩子只用了1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