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智能主播怎么设置?

编辑导读:昨天参加双十一预售了吗?现在很多人喜欢直接从直播间购买,大量消费者的涌入对平台和主播都是很大的挑战。于是,淘宝直播间推出了虚拟主播带货直播。这条路可行吗?本文作者对此进行分析,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淘宝智能直播间是一款怎样的产品?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深夜打开淘宝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商家在用虚拟主播直播商品。虚拟主播不仅可以介绍产品,还可以回答问题,欢迎直播间的新观众,甚至可以和观众一起玩互动游戏。这个2020年夏天上线测试的功能,已经正式支持淘宝商家申请使用。

根据官方介绍,这一功能模块名为“智能直播间”,是一款由智能技术驱动的智能产品,用于虚拟影像的自动播放和个性化推荐。捏脸、换衣服、选择合适的语音、一键生成脚本,即可实现7*24无人直播。

二、为什么会有智能直播间?

洗尽浮华的直播行业越来越规范成熟,但竞争依然激烈。

对于平台来说,随着直播模式的逐渐推广和深入,流量竞争成为各个平台的重要考验。在没人的时候,同时提升直播的吸引力,仍然有引流能力,是各个平台的重要堡垒。

对于用户来说,随着观看直播购物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行为和“刚需”,直播秒杀等优惠活动带来的价格优势逐渐减弱,用户在价格之外更看重直播体验。是否能马上看到现场介绍,介绍内容是否专业,现场画面是否精美等。已经成为影响用户决策的重要因素。

对于商家来说,2020年以来,商家获得了更多的自播流量支持,但依然难以对抗主播红人的流量优势。缺乏运营经验的商家大多需要长时间的直播和频繁的直播才能获得流量倾斜,而直播带来的焦点转化和销售转化不一定能覆盖直播的成本。商品价格优势的下降,使得直播内容的质量和时长成为赢得转型的重要突破口。目前直播内容的质量主要有以下几个演进方向:

直播间硬件升级:包括直播间的装修、拍摄设备、灯光等硬件,试图突出产品的真实面目;

视觉效果升级:目前市面上有很多支持虚拟场景展示的服务商,通过虚拟背景与现实生活中的绿屏剪影叠加实现,不同的虚拟场景现场互动可以随意变换;此外,很多品牌都大幅提升了直播间贴片图的美观度,充分利用屏幕空间进行品牌推广;

主播能力的进化:一方面,直播主播端有很多专职主播,在网络名人属性减弱的情况下更加专业,更有利于店铺流量的沉淀;另一方面,虚拟主播也开始在直播领域占得先机。第一批虚拟主播由佩戴移动捕捉设备的真人扮演,主要是为了增强直播的趣味性,方便IP变现,但移动捕捉设备高昂的购买成本和使用成本最终阻挡了大量业务;现在淘宝已经开始推出智能虚拟主播,可以实现24小时自动直播。目的是通过拉长直播时长,争夺无人时段的流量来实现转型。虽然“机器感”更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真正主播的成本和工时。

三、淘宝智能直播间产品分析

对于淘宝智能直播间目前的表现,可以从虚拟内容生成、虚拟内容展示、直播互动等角度进行解读和分析。

1.虚拟内容生成

对于传统电商直播来说,文字体现的是产品的核心信息,真正的主播吸收转化产品信息后通过直播间传达。智能直播提供的虚拟内容也离不开虚拟主播和文字内容这两个重要部分。

在淘宝智能直播间,商品介绍文字是通过抓取商品详情页的图文信息智能生成的,无需用户手动输入(当然这些文字支持用户修改),对于不擅长直播操作写介绍文字的中小商家来说非常友好。生成的介绍文字进一步转化为语音,驱动虚拟主播的表情和动作,从而生成一个可以形象地介绍商品的虚拟主播。

图片:虚拟主播模式支持自由配置和着装,漫画形象风格与淘宝生活一致。不知道技术上是否已经完成。

语音学:不同于普通温和的人工智能语音,这些虚拟主播参考的是真实主播的发音和语气,更富有情感,更适合带货直播。而且支持语音定制,商家只需要提供半小时的录音。TTS技术不仅可以用主播的声音播报,还可以用主播的声音说外语。

文字分析与表达:虚拟主播的声音、表情、动作尽量模拟真实主播,与文字内容紧密结合表达。比如在强调产品卖点、催促购买时,会放大虚拟主播的表情、音量、动作,加强信息传递。

2.虚拟内容显示

有了主播,有了要介绍的内容,如何有效沟通是智能直播面临的一大难题。因为直播主播的表现力更强,商品也可以在实践中演示,让观众得到所见即所得。虚拟主播很难达到真实主播的表现力,更不可能在没有辅助的情况下演示真实商品。虚拟内容在展示上有哪些优势,如何趋利避害?我们可以把它分为两部分:虚拟场景和信息传递。

虚拟场景:直播间会使用具有立体感的虚拟背景,多为室内场景。而且背景会随着讲解而变化。一个变化是随着虚拟主播的解说,会有一个水平的镜面变化来展现全景虚拟空间;另一个是你现在看的多了。解释商品时,背景显示蓝屏,蓝屏上显示商品图片。讲解完商品,切换回虚拟室内场景。场景的虚拟背景有空间感,没有真实场景的束缚,有更大的想象空间;同时场景变化的加入让画面更加丰富,减少了用户长时间观看的沉闷感。

信息传递:目前淘宝智能直播间主要采用三类载体传递商品信息,弥补了实践中无法展示的缺点:

商品卡片:早期版本屏幕右侧的商品卡片会动态显示商品的相关图片/视频,商品名称和价格也会一起显示。用户可以直接点击此链接进入详细页面;目前版本中多采用蓝屏背景,图片中上方位置显示与产品相关的图片/视频,会根据图片/视频的比例动态布局产品的名称和价格。

其实这就是把原来的显卡拆分,把图形部分拿出来,放在用户的视觉中心聚焦显示。其余链接跳转功能只突出显示“价格”信息和“下一点”引导信息,缩小卡片区域,放在屏幕左侧。综合来看,虽然无法实际演示产品,但图片/视频信息的动态展示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名称、价格甚至原价等核心信息是完整的。此外,产品卡片链接也极具指导性,缩短了用户的购买路径。

文本字幕:虚拟主播旁边会显示一个文本字幕,显示虚拟主播当前播放的文本内容。为什么主播已经在说话了还支持字幕?在笔者看来,信息传播的渠道多了,便于信息更好的接收,既可听又可视,这是正常直播无法做到的,有效支撑了不便开语音的直播观看环境。

关键词效果:主播在谈到商品的一些卖点时,会在屏幕中弹出卖点的关键词文字效果,如“特别优惠”、“买一送一”等,进一步加强了核心信息的传播,加深了用户的感知。商品讲解已经是一个视听环境,还在关键地方刺激用户,帮助用户接收更多“有效”的商品信息。

3.现场互动

如果只是智能生成虚拟内容来讲解,和录播没什么区别。直播最重要的是互动,可以及时了解观众的需求,进行有效的反馈。智能直播间可以具备哪些互动能力?从现有的案例来看,交互的主体是虚拟主播,其次是智能直播间的一些系统反馈。虚拟主播目前具有以下互动功能:

问答互动:这是它最重要的能力。系统可以识别评论区的问题,匹配答案,然后通过虚拟主播插入答案。经过测试,目前回复能力比较有限,主要是标准题有效回答红包优惠、介绍某产品、问主播身份。回复时会打断当前直播内容,插入答案,插入后从之前的位置继续解释,这样不好。

走近互动:系统可以识别新进入直播间的观众的昵称,虚拟主播会打断说“欢迎XX到直播间”等类似内容,也会对用户的关注和分享行为进行类似的反馈。我们可以把这两种交互理解为对用户提问和直播行为的实时交互能力。

3.引导语:虚拟主播会每隔一段时间说一些邀请关注、分享、下单等有规律的互动语,引导观众进行相关转化。

才艺表演:还可以定时表演才艺(讲笑话、跳舞),活跃直播间气氛。

游戏互动:虚拟主播甚至可以在直播间与观众进行互动游戏,主要包括猜拳游戏、帮主播换衣服等选择性游戏。游戏过程中,屏幕会出现一个小的弹窗,用户点击相关选项即可参与游戏,大大提高了与观众的互动能力,让观众产生兴趣和期待,从而提高留存和转化。我们可以把这三种互动理解为有规律的互动活跃直播间气氛的能力。

系统也会给出一些反馈。系统可以根据脚本设置定时推送优惠券和关注弹窗,提示用户点击形成转化。因为直播的真实性和互动性较差,所以推送优惠券的兴趣因素对于用户的留下和转化非常重要。推送关注弹窗,引导用户产生即时关注行为,会沉淀流量,建立客户关系;

此外,系统还可以反馈用户的文字提示。比如评论区要求在X上介绍产品,主播不会马上打断。此时系统会反馈“稍后我会在X上讲解产品”的文字提示,避免打断当前内容,缓解观众的等待焦虑。

总结:

从虚拟内容生成、虚拟内容展示、直播互动分析可以看出,淘宝智能直播系统还是与人(人物表演)、货(商品展示)、场(场景互动)紧密相关的,是真实内容到虚拟内容的映射,借助平台的数据能力实现直播内容的智能生成和互动。通过众多功能模块的设计,为用户提供直播内容价值、体验价值、互动价值,进而促进商家的销售转化和注意力转化。

智能直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应该不会是直播的主流,但它为虚拟内容在更大范围内的生产和传播提供了现实意义和方向指引。

四、智能直播间各方态度如何?

各方对这样一款智能直播产品是什么态度?

1.商业态度

对于商家来说,最重要的是转型,首先是销售转型,其次是关注转型,只要能带来转型的合规产品都值得尝试。智能直播可以降低直播运营成本(主播人力、运营人力、直播技术成本),有效避免直播事故、直播主播失误等隐患,尤其是医药保健品等对主播特长和直播规范要求较高的品类。虚拟主播更有应用意义。

商家可以充分利用直播的空闲时间,提高自己的24小时商品销售能力和品牌推广。尤其是对于刚开始直播的中小商家来说,利用虚拟主播进行长时间直播,进行产品推广,增强涌现权,沉淀流量,还是非常值得的。对于大品牌商家来说,如果有自己的ip形象,为什么不放在电商场景里带货给自己代言呢?

但在转化能力上,虚拟主播与真正的专业主播相差甚远,机械交互弱也有用户流失的风险,这也是很多商家的顾虑。

2.平台态度

目前只有淘宝平台推广自己的智能直播间产品,而JD.COM、Tik Tok等其他电商直播平台对这种智能虚拟主播直播持否定态度,JD.COM甚至明确规定“不允许机器人直播”。的确,虚拟主播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直播环境。达不到直播的效果,却以极低的成本与直播主播争夺流量。如果虚拟主播率先入驻平台,将极大影响用户的观看体验,削弱用户活跃度,降低平台吸引力。

所以,对于平台来说,优质的专业直播主播依然是直播的主力军,虚拟主播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依然会是直播主播的“替代品”。虽然不能成为流量收割机,但也是重要的闲置流量采集器。

3.c端用户态度

对于越来越多的虚拟主播,大部分用户还是觉得比较新鲜,会短暂的停下来提问。如果得不到反馈和互动,他们就会退出直播间。还有一部分用户对虚拟主播很反感,偶尔会看到用户在评论区表达不满意见。进入直播间的用户基本上都有一定的购买意向。他们一方面想清楚直观地了解产品详情,另一方面又想获得直播优惠。所以,如果虚拟主播只是单纯的直播,没有互动,会极大的影响用户体验和用户留存。

五、智能直播间产品设计思维

对于智能直播间产品,我们还是可以从人、货、场的角度去思考产品应该提供什么样的能力和价值观来服务用户。

1.字符表达式

智能直播间的一大痛点是虚拟主播的真实性。外表的真实只是一点擦伤,最重要的是语言、动作、情感的真实。

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siri等语音助手?虽然没有具体的形态,但是它的语言表达和交互都非常接近真人,甚至有“个性”,会乖巧可爱。

对于虚拟主播来说,更难贴近现实,因为用户听得见、看得见,语言、表情、动作都需要精准的配合才能生动自然,如果处理不好,甚至会觉得陌生、机械。所以虚拟主播说什么,表情动作对应什么,需要大量的算法训练,尤其是直播主播的表现力非常重要。比如直播主播在强调卖点的时候,声音和动作都会夸张,相应的虚拟主播也需要能够识别表达卖点的语句进行夸张。

直播最大的特点就是实时互动。

直播主播可以回答问题并给出有针对性的答案,巧妙地避免不好的反馈,甚至可以利用问题再次强调卖点。这对于虚拟主播来说更是难上加难,要求虚拟主播拥有和人类一样的思维,能够做出判断,趋利避害,讨好和服务用户。而且直播是一对多的互动。怎样才能让大家满意?

目前虚拟主播在问答互动中还很难准确回答问题,所以有一些替代方案。比如主播会说“你可以这样问我问题”,让用户按照规定的方式提问,提高回答率;而当你回答不出问题的时候,你会说“我还在学习”来安抚用户;来不及回答的问题或者不太重要的问题以字幕等形式反馈。我们需要探索更多关于问答互动的模式和准确性。此时此刻,我在想,虚拟主播以后能不能和几千人一对一回答。

2.商品展示

智能直播间的另一大痛点是商品的真实性。真实的主播可以全方位展现商品的细节和使用效果,而虚拟主播则不能。它不能穿真货,不能评价剧。目前该方案基本整合了与商品相关的图片和视频信息来辅助解释,但这些信息与介绍内容并不对应,信息还是平面的,就像看广告一样。

因此,产品图片/视频信息的显示节奏要与介绍内容相对应,这样才能更直观地传达信息。比如解释某一部分时,要出现产品的局部图片,用视觉手段突出关键信息;在展示布局上,需要放在直播间的视觉中心,突出商品信息,并适当融入直播间环境;此外,还可以考虑整合多种展示方式。比如我们可以放置一个虚拟展台,借助环境摄影技术,360度展示商品的原貌和细节,让用户尽可能了解商品的细节,甚至可以放大。

3.场景交互

如果说虚拟直播比直播有什么优势的话,虚拟直播间的低成本和场景的丰富性算是一种。纯虚拟场景没有搭建直播间的成本,虚拟主播和多样场景可以完美融合,提供更丰富、更奇特的视觉体验。再开个脑洞,能不能以三维产品为背景,虚拟主播在产品内外游走,有针对性的介绍一下。

场景能力不仅仅是视觉展示,更是互动。直播间的热闹气氛对用户有很强的吸引力。将直播间从货物场景升级为娱乐社交场景,或许是一条值得挖掘的道路,形成虚拟主播的差异化优势。现有的固定间隔表演才艺、游戏互动、换装互动等常规互动内容,都是活跃直播间的好案例,互动体验丰富。或许在未来,你可以使用VR设备,身临其境地了解产品与虚拟主播之间的互动。

4.摘要

基于人、货、场的关系,作者对产品能力和价值进行了梳理。除了上述的虚拟内容生成能力、虚拟内容展示能力和直播互动能力,作者还增加了内容分发能力,以满足直播、视频分发等更广泛的通信场景。在产品能力和价值的矩阵中,所有的产品能力都是为了传递产品价值,并最终转化为商业价值。在设计产品时,要考虑直播间用户的需求,平衡商家的转型需求。

六、智能直播间产品的未来发展

虚拟内容创作工具,支持全链接、全场景。

智能直播间面向带货直播,但最终直播只是其中一个环节。直播前的产品选择,准备,预热,直播后的亮点,数据分析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虚拟主播作为与用户的沟通媒介,如果能做好播前宣传预热和播后客户维护回访,可能会成为真正的产品代言人和用户服务商;如果智能直播间的产品能够成为贯穿全场景的虚拟内容生产工具,为用户创造虚拟空间,生产和分发各类虚拟内容,让虚拟商品“活”起来,那将非常值得期待。

从搬运货物的场景出发,到元宇宙的广阔世界。

智能直播间集成了虚拟图像、声音、语言、文字、图片、动画、商品等元素,可以实时识别、理解、生成、反馈。各种AI技术在直播场景的落地应用,既满足了业务层面的需求,也是元宇宙探索的试验场。最近炒得比较热的元宇宙概念,其实就是现实世界在数字世界的映射和重刻。带货直播的商业价值是巨大的,而如果普遍、复杂、重要的场景最终能够转化为真正的智能直播间,其技术和产品具有巨大的拓展和应用潜力,可以为元宇宙等诸多领域的应用提供借鉴。

对于虚拟主播带货直播领域,笔者前期也有相关的探索和思考,可以对比和参考:

/marketing/4224804.html

/it/4265457.html

本文原由@大王约我游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允许,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