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18奇怪
a怪:山有多高,水有多高?
总之,云南的地理特征是深刻的,包容的,准确的,云南觉岭绵亘,泉溪滴流图,“山有梯田坝海,谷有红河山泉”的图片都照顾到了。“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这种独特的地理现象,指的就是哈尼梯田。哀牢山泉水潺潺,流水潺潺,水资源丰富。
哈尼梯田最壮观的是元阳县。秋收之后,早春之前,是观赏哈尼梯田的最佳时间。逆光下层层梯田如镜,层层炫目,大的如曲池,小的如碎镜。他们依山势逐层弯曲,沿山坡逐块推进。
有时候一个人牵着一头牛去耕田,一头牛在田里,转身的空间很小,或者有更小的东西,就像洗衣盆那么大;不时有几个女人头上顶着篮子走在田埂上,远远望去,仿佛走在一面镜子的台阶上。走近一看,山脊只有1英尺宽,绿草茂盛,根系发达。抓住山脊使它变得强壮。每个田埂的边缘都有一个滴水的出口,从上到下耕种,最高的田埂从泥壁渗出水来。这水是哪里来的?追根溯源,水从山上来,水从草地来,水从树上下来。这就是“山有多高,水就长多高”的道理和依据。
“树能‘拉’水,树能保水”是云南一句朴实的民间谚语。不管山有多高,不管坡有多陡,只要有树有林,庞大而错综复杂的根系就会成为涵养水源的依靠,可以把水从较低的地方“拉”出来,让它向上流。虽然地表没有水,但地下水位却上升了。存到一定量的水,自然会溢出来。“拔”字有拔起拔起之意,穷尽了“山高水长”的无限玄机。
二怪:绳子比船快。
李白当年写了一首诗,大家都知道蜀道难通。蜀道延伸到云南的道路非常艰难曲折。云南和四川之间有一条金沙江,现在还不能完全通航。过了金沙江再往西,是一排山和一条大河,相依相偎。许多山终年积雪,许多河流不见踪影。就像用巨大的犁耙耙出一组平行的曲线。滇西的地形是地球上唯一让人皱眉的地方。皱纹很深,很容易达到两三公里。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横断山脉。滑索只挂在最惊险的峡谷里。横断山最令人兴奋和惊心动魄的应该是高黎贡山和罗比雪山之间的怒江大峡谷。“诸水怒石,山欲飞”。有人形容,怒江在雨季就像百万头大象在泥泞中奔跑。如果遇到险滩,它会大发雷霆,咆哮咆哮,惊天动地。说怒江的基本面貌和气质。东边的罗比雪山,西边的高黎贡山,就像千千成千上万座巨大的兵马俑,无声相对无言,历久弥新。大河之上,两山之间,拉着一根绳子,把此岸和彼岸联系在一起。人悬在绳子上,这边滑过去,那边滑过去。这是滑索。关于第一根滑索的起源,有三种推测:一种是“手拉手”:两岸人各持一根绳子,绳子的末端有一个钩子。第二种是“漂流论”:在上游河流的转弯处,绳子漂浮在水面上,绳子被河流的水流拉伸,使另一端直接到达对岸。这需要准确计算和测量绳子的长度,河流的流速和方向以及弯道的选择。三是“弩射论”:在岸边造一个大弩,用弩把绳子射向对岸。都说拉弓要用牛的力气,我也想象不出弩该有多大。以前的滑索是用竹青皮或藤条拧成的长绳,绑在河两岸的滑桩或树上。滑绳有平绳和陡绳两种。前者,两端高度几乎相等。滑到中间的人后,必须把脚放在滑板上,双手抓住滑绳才能爬到另一边。后者是两岸的高度差,滑的时候从高到低瞬间就能达到。当你想回去的时候,你得找另一个滑索溜回去。所以,平滑可以来回,陡滑可以成对来回。当然也不能相隔太远,以免“失去伴侣”。滑冰是传球最重要的工具。没有了它,就只有“唉声叹气”了,所以过去是路人滑冰的必经之路。老式马车是用一块长约30厘米的木头做的:把它切成两半,取一个挖成凹形,像管瓦一样,留一个脊在上面凸出,挖一个洞,穿进系绳里。过滑梯时,先将滑梯的凹部套在滑绳上,用系绳将人绑住或捂住臀部,双手握住滑盘,直到帮助者松手飞走。可想而知滑索曾经在怒江地区的生产生活中有多么重要!因此,即使在一些关隘,也没有专人管理关隘,俗称“溜官”。由于木质滑盘磨损快,易断,可以说人的生命就是处于危急关头,滑官的职责就是保管、制作或购买、检修、更换滑盘、帮助滑。目前怒江地区的滑绳全部换成了钢丝绳,滑板也换成了钢滑轮,安全系数大大提高。跨绳(长约300米的网绳)从打开到停止需要18秒。也就是说,滑索上的人平均时速超过60公里!滑索两端固定点的位置和滑索长度的松紧很重要,这就需要更精确的设计,因为这关系到滑道的适当倾斜和上行程,两岸都要兼顾。由于重力的作用,速度越来越快。速度最快的时候,人也在滑索的最低点。然后,人利用惯性再往上冲,到最后气势几乎耗尽。我看到了两条双向和单向的滑索。在大峡谷,在怒江上,写下了一个又一个X。两岸交流,走在上面的人,真的可以用“来如风,去如电”来形容。特别是你那穿着白色长裙的姑娘,越过滑索,看到了白衣飘飘,活生生的仙女下凡。最令人兴奋的是,当有人飞过河流时,滑索上因摩擦而发出的尖叫声,简直就是强者的呐喊,胜利者的笑声。自然再怎么做,这时候也只能向人低头。对于怒江人来说,这是一种普通的日常交通方式,但对于外地人来说,这简直就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真的是勇者的游戏。如今,以现代社会的科技水平和实力,架起怒江天堑不再是梦想。“滑索比船快”无疑将成为历史,滑索也势必成为文物。穿越可能会成为一场惊心动魄的习俗表演供人们观看,成为探险旅游项目之一。
三怪:豆腐是火上买的
豆腐的祖先在中国,中国人首先发明了豆腐。但翻遍菜谱,烧豆腐二字是“典中无,谱中无”,最早可以说是“典一绝,别无它处”。确切地说,能“烧卖”的豆腐主要是“滇南豆腐”,因为它独特的制作工艺,因为它用井水点豆腐,而不是卤水。
云南南部的石屏北门豆腐、建水西门豆腐是“烧豆腐”的正宗产地。在石屏县北门的一条胡同里,有一户徐家,院子不大,但院子里的井却是稀世之物:井里的水是不能喝的,几百年来专门用来做豆腐卤水。据说石屏豆腐已经有600多年的历史了。北门豆腐脑之所以好,出名是因为“水好”,水有两种:一种是井里泡黄豆,煮豆浆;另一个井水专门做豆腐;甘甜的井水和涩涩的井水相得益彰。
建水西门豆腐也和一口井有关。西门井有龙潭的风格,直径约3米,也可称为水池。西门豆腐是用卤水做的,不同的是功夫在“包”上。所谓“包”,也就是“包豆腐”,就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桶豆浆。豆浆半干,大家动作很快。在他手里的纱布上捏一捏,三五个回合捏成一个小豆腐块,然后放在竹板上,填满,拿着晾干。赶紧把豆腐包在手里。目前,石屏和建水豆腐仍是“烧豆腐”的主要供应商,北门和西门豆腐已被公认为“正宗”,畅销云南各地。
“云南十八怪,豆腐烧卖”,说“烧”是云南方言,其实是“烤”。买豆腐的时候,放个三五天,也就是放在一个不通风的角落里,用稻草或者纱布盖起来,直到有微微的酸味。鲜豆腐在火上烤不出那层“壳”,入口酸酸的;太臭的豆腐烤不出“形”,嘴也累。也就是说,豆腐不能臭,也不能太臭。臭得恰到好处是靠感觉和经验的。豆腐要用栗子炭火煮,炭火盆是长方形的,上面有一个用钢筋焊接的开槽烤盘。如果火力太强,在烤盘下面垫一根木绳,抬高一寸;如果火力过小,就把垫子拿掉,让它靠近炭火。豆腐要配佐料吃:干料,即碗里只放辣椒面、胡椒面、味精、盐等佐料;对于湿料,在干料中加入酱油和少许香菜。后来有了“蒜油调味”,不加酱油,加了一点蒜油和盐卤汗,有了另一种味道。雪白的豆腐块滚满烤盘,排列有序,一个个烤,中间勤,边上慢。经过三五分钟的推演,我看到中间的一些豆腐块渐渐膨胀起来,变黄了。原本方方正正的豆腐块随着视线膨胀成球形,可以当乒乓球用。当你用筷子压它们的时候,它们稍微有弹性,可以吃。将豆腐块掰成两半,直接蘸调料吃。如果是湿调料,外凉内热,外浓内淡,入口香糯,浓淡适宜,美味溢于言表;调料干的话,外辣里脆,香辣咸,好吃的无以言表。
云南有几个正宗的烤豆腐:一是建水县东门外,二是燕子洞,三是老城区农贸市场,四是遍布石屏县县城。通海,曲江等地也可以。
四怪:石头长在天外。
石林仿佛在日月精华的滋养下,竹笋拔节,竹子生长。石林之大势与气度,石之峰戟,剑之刃刺云,一一列新,云破而无残。石头为什么会长成了森林?该地区位于滇东高原喀斯特地貌的中心,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被称为“喀斯特地貌”。石林县62%的土地被石灰岩覆盖,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也就是说,石林县的“成长”主要是因为水的作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就像不懈的切肉刀。2.7亿年来,可溶性石灰石一个接一个地被雕刻成森林。所以,并不是石头从水下升起来然后慢慢长到云层里长成森林,而是由于经年累月的水的溶解和侵蚀而形成森林。
水能穿石,焉能不雕?可以说石林是水的杰作。石林景区总面积350平方公里,包括“两林两洞两湖一瀑”——大小石林、乃古石林、知云洞、怪风洞、月亮湖、长湖、大小叠水七个景点。其精髓在于大小石林。石林景观的主要特色是那些形状各异的岩柱。千姿百态的岩柱本来是大自然的杰作,但人们喜欢把这些似是而非、模糊抽象的岩柱形状形象化、具体化,以此来对象化自己的观察和审美趣味,如“观音”、“青牛戏水”、“石屏参天”、“千钧一发”、“双鸟过食”、“犀牛望月”等
如今的石林已经成为云南建设旅游大省的经典品牌。几乎所有旅行社的第一景点都是石林,国内外游客的首选景点也是石林。石林是一个奇迹。土林、沙林也有森林,但只是“养在一个内室里,没有人认识她”,位于典仪的穷乡僻壤。土林,在云南省元谋县。土峰和土柱的顶端都是圆锥形或扁平状,峰柱的顶端使土峰挺立,巍峨耸立。最高的相当于10层的高层建筑。太阳的影子在西方落下,大地的山峰渐渐变成金色,沉浸在一种古老而野蛮的光辉中。远看有荒凉之美,近看有在遥远的火星上漫步的奇景。每个峰柱都有这样的形状和精神。
云南陆良县沙聚成林,五彩缤纷。沙林的主要成分是崖壁和混沙的山丘,大部分是相互连接的,很少是单独存在的。沙林小巧玲珑,妩媚动人。从远处看,形状各异的沙峰沙柱是土黄色的。我们仔细看,它们其实是五颜六色的沙砾,红橙黄绿蓝紫,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耀眼的光芒,层层叠叠。夕阳西下,夕阳如血。色彩斑斓的沙柱,穿越沙林的溪流,水中的沙子,都在余辉中闪着七彩的光芒。一片森林是由沙子构成的,颜色五颜六色。没有漫漫黄沙,没有飞沙走石,没有驼铃叮当的味道。目前只有沙屏、沙峰和高低不平的沙崖,静静地矗立,色彩斑斓。当游客来到这里,他们都被震撼到了...“云南十八怪,石头长在天上?quot .石林的寒冷,土林的金色温暖,沙林的五颜六色的迷茫,都有着各自有趣而奇特的含义。
俗话说:石是诗,石是石,石是诗,石是诗,石是诗,土是画对于图图来说,土是画,沙是画,沙是画,沙是画,沙是画,沙是画,沙是画,沙是画。
五怪:火车没有汽车快。
“云南十八怪,火车不如汽车快”,这是所有“云南十八怪”中流传最广的一句。“火车没有汽车快”,这个理论很大程度上源于滇越铁路。滇越铁路于1901年开工,1910年竣工,历时9年。昆明到海防全长854公里。其中:云南境内465公里(昆明至河口);越南境内(老街至海防)389公里。工程造价:158466888法郎。筑路工人:64000多人。滇越铁路已有近百年历史。在这条百年老路上,火车还在隆隆前行,从河口的中越铁路桥南行,一路呼啸,一天一夜就能到达越南民主和中国的港口城市海防。几年前,中国通过铁路与外国直接沟通的地方并不多。在北方,只有中俄铁路,而在整个西南,只有这条滇越铁路。如果说谁更早,滇越铁路当然是始祖。云南是中国第一个拥有“国际铁路”的省份。这个“中国第一”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云南十八怪,火车不经过中外。”滇越铁路是法国人投资的巨大工程。这条铁路代表了本世纪初铁路工程技术的最高水平。云南境内465公里的路段80%经过险山峻岭,坡度大,落差大。从海拔2000多米到912米,共有隧道65438座,桥梁65438座,桥隧工程在当时世界上是无与伦比的。其中,河口人字桥工程,在没有支墩的情况下,以“人”的形状飞跃两座悬崖,令人叹为观止,至今仍被列为中外铁路工程教科书中的典范。这其中,有法国工程师的智慧,也有中国工人的心血。百年来,这条铁路畅通无阻,这本身就证明了这项浩大工程的质量。其次,由于滇越铁路的开通,云南、南苑、个旧等工商业城市得以在本世纪初开启文明。开元成为云南南部的商业中心;由于大量的锡通过滇越铁路送往世界各地,先进的生产设备和采选技术随火车进口,个旧的采选冶炼技术达到了当时的一流水平。第三,由于滇越铁路的建成,火车运输很快取代了从昆明到河口的马帮运输。从历史和唯物的角度来说,滇越铁路虽然是法国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强行修建的,但铁路交通本身所代表的进步和文明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这也是不争的事实。滇越铁路复线间距1米,俗称“米轨”。使用的机车和车厢都是法德制造的寸轨列车和“个旧-碧色村-石屏”,云南人称之为“小火车”。“小火车”铁路是从个旧到蒙自碧色村修建的,然后延伸到石屏县。轨距只有6平方英寸,俗称“寸轨”。“中火车”与“小火车”、“米轨”与“寸轨”,两种轨道纵横交错于滇南觉岭谷地,贯穿矿山与田野,连接城市与乡村,使滇南享受到本世纪上半叶铁路带来的文明成果,率先成为云南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云南多山,山地面积33万多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84%。如果加上半山就达到94%,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云南高原上,滇东多坝,滇西南沟谷幽深,沟谷纵横,滇西北山峦连绵,海拔3000米以上。谷底和山脉之间的相对高度超过1000米。省内最高点是梅里雪山主峰卡格波峰,海拔6740米;最低点在楠溪江和沅江在河口的汇合处,海拔只有76.4米。两地距离900公里,相对高差6663.6米。由于云南纬度低,海拔高,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高原、山地、峡谷、大坝、丘陵、河流、湖泊等。在这样的地理形势下,铁路建设面临的问题绝不是普通人所能想象的。米轨和寸轨的选择正是为了适应弯道半径小、路基狭窄的实际情况。轨距小的话车身会相应减小,转弯灵活安全,上坡下坡时容易控制速度。寸轨列车速度较慢,平均时速约20-30公里。与马帮相比,中车和小火车都是速度极快的,不仅跑得快,拉得也多。但从1921开始,云南出现了高速公路,相比汽车平均时速30-40公里;而且周围有很多火车;车体慢慢蜿蜒,“火车没有汽车快”成了显而易见的事实。云南准铁路大火车的速度并不比小火车快多少。贵昆线和成昆线是云南较早的两条准轨铁路。一出昆,两条线路都先后遭遇高山峡谷,尤其是成昆线。“桥工程”是成昆铁路最大的特色:两座山之间的桥,过桥钻洞,留洞过桥,架桥洞连桥。平均长度为2.5公里的隧道。最密集的是峨边站到五四河站的路段,48公里的线路沿线有34公里的隧道,被称为“地下走廊”。有一座桥平均长1.7 km,“一线天”单孔石拱桥长54米,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石拱桥。金沙江大桥是国内最大的单跨钢桁梁铁路桥,跨度192米。桥隧占全线总长度的46%,仍是世界铁路工程中桥隧数量最多的铁路之一。由于地质的复杂性,它也被称为“地质博物馆”。进入四川盆地,列车提速明显,时速可达80公里。相对于时速50-60公里,就成了另一件怪事:“云南的火车没有外省的火车快。”不仅如此,有些地区为了从山脚爬到山顶,把铁路修成了螺旋状,绕着圈爬。在某些地区,需要在列车尾部增加一个机车。前面的机车使劲拉,后面的机车使劲拉。转弯的时候,前车的人可以看到车头在拼命。所以,所以,能快吗?敢不敢赶紧?!“欲速则不达”。2月,1987,昆明至上海的61次快车深夜在云南宣威段被颠覆,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据说这是因为车速过快,转弯时离心力急剧增大,导致列车脱轨,震惊中外。这就是“快”的教训。那么火车有多慢呢?以米轨为例,从昆明到开远需要8个小时左右,而普通汽车需要5个小时左右。现在高等级公路开通,汽车只要3-4个小时,快了差不多一倍。今天,小火车已经停了。车头被放进仓库,安息了,只剩下铁轨,还躺在山里。车站铁轨尽头,杂草丛生,虫蝉鸣叫。金湖岸边,旧铁轨犹存,时常有恋人在一边,踩着单轨,相互扶持,跌跌撞撞。过去的铁路现在变成了爱情小径。据说当地政府打算恢复市区小火车的运行,使其成为一个旅游项目。不知是否可行...但是开远已经建了一个火车博物馆,火车发展史就在里面。如果有机会,不妨带孩子来一次爱国主义和人类科技文明之旅。
六怪:巴巴叫饵块。
“饵块”是大米制成的食品的专用名词,《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饵、粉饼”。"诱饵的话语像玉一样坚定。"制作时,先将大米蒸熟,再捣碎,以保持大米原有的面筋,制作出来的食物就是“饵”。
云南的筒状、卷状饵块属于“年货”。云南人过年离不开鱼饵。春节期间互相制作、食用和发送诱饵是一个古老的民间习俗。饵块是昆明官渡最好的,尤其是官渡。用纯净干净的宝祥河水和饱满明亮的官渡大米制成的饵料,洁白细腻,筋骨好,软糯。“我瞥了一眼口袋里的裙子,我去市场上传呼诱饵块。”
饵块的酱料,昆明人最喜欢的酱料是芝麻花生酱,香甜可口。g有芝麻花生酱,甜酱,辣酱,甚至还有云南豆腐做的饵糊,甜酱,辣酱,甚至还有云南豆腐做的饵糊。从“鱼饵丝炒鸡丝”发展到了一块卤饵,而端氏街最有名的一块卤饵,色泽鲜艳,红润清香,油而不腻。
大理巍山“巴肉饵丝”可谓“杜饵块”。肥肉肥而不腻,入口即化;瘦肉不用刀切丝,筷子一戳就会分解。一位巍山市民在昆明市唐爽路开了一家小店。知情人上门吃饭,香饵汗流浃背,脸颊牙齿都香了。
除了咸水煮饵,还有甜的。比如用甜白酒煮的“甜白洒饵块”,用绞白糖煮的“绞饵块”,还有“牛奶煮饵块”都很受甜食的欢迎。类似于Xi安的“羊肉泡馍”,把鱼饵块切成块烤熟,再碎成块泡在鸡汤里,类似于Xi安的“羊肉泡馍”,风味独特。
饵块中间是一块红烧牛肉,有“云南汉堡”美誉的饵块产品也是绝活!
七怪:不谈歌反而。
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中,有无数人用歌曲来抒发感情,决定终身大事。
电影《五朵金花》就是最好的写照。以歌代词是云南很多少数民族传递信息的一大特点。歌曲具有传播功能、教育功能、礼仪功能、抒情功能和叙事功能。云南山高谷深,河流纵横交错,通讯不便,流通不畅。在“隔山相望”的情况下,唱歌要实用、有效、好听得多。而且高亢激越的歌声穿透力很强,可以跨越山河,快速快捷的传递信息。
许多少数民族使用这种原始的信息交流方式进行日常交流。久而久之,歌唱又增添了娱乐功能,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之一。
云南少数民族的歌唱习惯也是传统文化、历史、宗教的积淀。在原始宗教的崇拜和礼仪中,歌舞既是宗教活动的一种形式,也是宗教活动的内容之一。人们通过歌舞表达对上帝的敬畏和对未知的祈祷。“只说不唱”是原始宗教的遗风。它贯穿云南各族人民的生活,渗透到生产劳动、婚丧嫁娶、喜怒哀乐的各个领域。哈尼族对歌舞的痴迷表现在,无论男女老幼,都喜欢随身携带乐器,到了“不唱歌嗓子都发霉了,不跳舞脚都麻了”的程度;
阿昌族的格言是:“知三则哭满山,阿昌族三则唱满山”,“阿昌族倔强,不哭则唱”;彝族人无论是庆祝节日还是建房狩猎,都要载歌载舞。
云南少数民族的歌唱形式不仅是原始宗教仪式的残余,也是与柴米油盐同等重要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所以,说到云南,你才能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唱得比说得好。
在云南,生死崇拜要唱,爱恨情仇要唱,生活劳动要唱。可以说,歌唱比言语更接近人的表达本性。
八怪:房子笼罩在空气中
盖楼都是“拔地而起”,房子贴地越紧,就越实用,越稳固。在云南,我们要“从地上”盖楼房,在空中盖房子。住在树上,在空中盖房子,已经得到专家的验证。云南的“南”字是建在空中的房子。上面的“”是覆盖在屋顶上的草,中间的“”是由两根柱子支撑的屋顶,下面的“”是支撑在地面上的屋梁、楼板和另一根柱子。再来看“南”字为“”,篆书“南”字为“”。它们的造型更像是空中建筑,也就是我们今天常说的,俗称高架屋。最早的“南”字与甘兰有关,这里原是古人“甘南”之府,南方有个“甘兰”,所以说到甘兰,就是南方的意思。最早的干栏其实指的是建在树上的房子,像鸟窝一样,从沧源佤族的古代岩画中可以直观的看出。在云南许多地方出土的文物中,多次发现甘兰式建筑的痕迹。在云南很多地方,几千年前云南人的祖先就住在这种用竹木在空中搭建的干栏建筑里。甘兰应该包含了从“巢居”到“筑居”的含义:“鸟巢———“树巢”“筑木为巢”“架空层”,这是对甘兰建筑发展过程的直观描述。甘兰风格的房子分为高层建筑和低层建筑。在高层建筑的底层,可以饲养牲畜,堆放杂物,而在低层建筑上,除了一大堆柱子,什么都没有。
甘兰建筑是云南各族人民在长期与自然打交道、反复磨合中创造的最佳住宅设计方案——傣族的各种竹楼,彝族、怒族的“落地”房屋,景颇族的“短腿竹楼”,壮族的“吊脚楼”。特别是在炎热、潮湿和多雨的地方,干栅栏建筑具有明显的优势。在亚热带地区,经常是大雨和大太阳轮流值班。空气中湿度大,洗好的衣服干不了,身上的热汗流不出来,很难受。住在木竹搭建的房子里,建筑悬空在下面,风可以从四面八方吹来,可以最大限度的让房子干燥透气。屋里的人,光着脚在凉凉的竹皮做的地板上,席地而坐,喝几口凉茶,自下而上,由内而外的降温。
傣族人通过民歌唱出了对这种建筑的喜爱:“走进竹林是黄的,/选一些来盖房子,/不要砖瓦,/冬暖夏凉。”干栅栏建筑有几个优点:避虫避兽,防洪抗震。竹木框架连接处使用榫头和银锭,可以增强建筑框架的整体性,从而减少构件倒塌伤人。傣族地区关于空中建房的起源,民间大致有三种说法:第一种是“孔明说”。传说孔明率军南下后要回成都,当地傣族人舍不得放他走。孔明先生也非常感动。他看到当地的房屋破破烂烂,不成形,经常被山洪和暴雨冲毁。他灵机一动,在地上放了几根筷子,摘下帽子戴上,让大家按照他帽子的形状盖房子。从那时起,当地的傣族房屋就按照孔明的帽子形状建造。二是“凤凰论”。有一天,傣族神帕雅桑木看到一只凤凰站在地上,翅膀展开,低头垂尾,前后左右都是斜面,而脚又细又长,立在地上。他立刻灵机一动,决定建一座这样的房子。房子四周都是斜坡,地板离地面很高。所以不管天上风怎么吹,雨怎么下;无论地下水怎么滴,无论动物怎么爬,天地之间的房屋总是和平的。傣语称这种建筑为“非常”、“烤哼”,意为“展翅的房屋”。这其实反映了人从动物身上获取生存技能的仿生能力。三是“动物论”。帕雅桑木不仅武功高强,而且心地善良。洪水泛滥时,他拯救了一切。为了表达感激之情,各种动物都捐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为傣族首领盖房子。所以在戴家的房子里,有“狗柱”、“龙梯”、“白鹭柱”、“狗脊梁”、“象舌”、“猫下巴”等名字,一直沿用至今。这生动地说明了在过去的岁月里,人与自然界万物的关系。
《空中楼阁》栏目的搭建过程。盖房子是戴一生中的一件大事。首先要选好吉地,用犁和耙把石头地基压平夯实,然后开始用柱子架梁。因为建筑是在空中搭建的,所以立柱就成了关键,这个过程在立柱竖立之前要经过选柱、迎柱、洗柱。一般来说,傣竹有32根柱子,主要是中柱。选择中桩是一件严肃而隆重的事情。要选一棵挺拔的树,树放下来就要直接倒在地上,不能被绊倒。缠绕着藤蔓的树不能做柱子,否则房子建好后,请来的媳妇会“开门”,用城里人的话说就是第三者插足。柱子从山上运进村里,家里人会迎着它泼水祝福。我为什么要洗欢迎我回来的柱子?傣族民歌中唱道:“洗去灰烬,洗去汗水,/洗去凶多吉少,/使屋栏更坚固。”该列应该首先居中。有人说一般有八个中柱,分为男柱(“邵岩”)和女柱(“韶南”),立柱时要穿男女装。有人说中间靠近卧室的那个是中央柱子,这个柱子楼下一段不准拴马,楼上一段不准靠人,也不准挂东西钉钉子,只有老人死了。卧室里的一根柱子叫邵宽。据说上门的新叔叔思念父母,靠在这根柱子上发呆,是女婿解除后顾之忧的支柱。建楼梯。前面提到的“动物说”里,说的是各种鸟兽来帮戴家盖房子。当初人们不会造楼梯,就把两条老龙和七条小龙盘成一个梯子样式给大家看,所以戴的楼梯一般都做成九级。楼下一般用来养牲畜,堆放柴火等杂物,礁石等“重”家具。现在它们也被用来停放自行车、手扶拖拉机等。,有一天会被改成车库。爬上木梯,可以看到走廊的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