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头侧是哪个朝代?
相信不少看过电视剧的人都知道,包青天有三口铡刀:龙头铡、虎头铡和狗头铡,上至皇亲国戚下至普通百姓都对三口铡刀很是恐惧。这三口铡刀用来铡不同的人,龙头铡可铡皇亲国戚、凤子龙孙。龙头铡张口,皇族都颤抖;虎头铡可铡贪官污吏、祸国奸臣。虎头铡一起,来世再做人;狗头铡可铡土豪劣绅、恶霸无赖。狗头铡一落,屍首两离分。三口刀的区别在於刀锋的锋利程度,狗头铡最利,虎头铡次之,而龙头铡最钝,目的就是要让知法犯法的皇宫贵族们感受生不如死的过程而後慢慢死去,由於其残忍,故事中龙头铡只用了一次。
但在历史记载中,从古至今都没有铡刀这种刑具。秦汉时有腰斩,死囚要裸体俯身趴在「案板」上,再由强壮的刽子手用利斧砍断身体,因此史料上有用「斧」来代指死刑的用法。到了隋代,订定了五刑制度,死刑分别是斩和绞两种──斩是用刀来斩首,绞则是用绳圈使犯人窒息而死。到了唐、宋两代基本上都沿用这个五刑之法,从来没有出现过铡刀来对付死囚。
那麼铡刀到底是什麼呢?「铡」这个字在元代才有大量记载,主要是用来切割草料,并餵饲牲畜。至於为什麼会在剧集中用铡来行刑,可能源自於元代郑廷玉的杂剧戏曲《包待制智勘後庭花》,讲述包拯明察秋毫,破获了两桩命案的故事。第三折有云:「你也说得是。与你势剑铜铡,限三日便与我问成这桩事。」在这里应是首次提到「铜铡」。具体说明这三口铜铡则是在清代,由石玉昆之唱本改编而成的长篇章回小说《三侠五义》中,讲述「发明」这铡刀的是包公的左右手公孙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