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控笔训练——如何练习控笔?
控笔训练:可以提高注意力、视觉发育、大脑发育、手眼协调等。一边练字。主要形式有画线、画图、画数字和字母、涂色。
控笔训练的主要训练
:
1,激发孩子练习书法的兴趣
练字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比较枯燥的。毕竟孩子的专注力是相当有限的。笔控训练资源有可爱的图案和丰富多彩的颜色,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
2.增强孩子的手部力量,提高书写灵活性。
对于小宝宝来说,手指运动是大脑的体操。控笔练习不仅可以锻炼手部肌肉,促进肌肉记忆,还可以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3.锻炼孩子的专注力
笔控练习要求孩子按照笔控字帖上笔画的形状一笔一笔地描,这就要求孩子全神贯注。所以笔控可以大大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和专注时间。
如何练习控笔?为什么要练控笔?请先思考这些问题:为什么不直接盖房子打地基?唱歌需要练嗓子,为什么不直接唱?弹钢琴练指法,为什么不直接弹?先学会走和爬,为什么不直接跑?练武从强身健体开始,为什么不只是练招式呢?
回答两个大家关心的问题:
第一,练控笔有用吗?
直接回答,很有用。古往今来,无论是练规范字,还是想学书法,都没有人能绕过控笔达到目的。王羲之练了十五年“永”字,一个八字胡用了十五年。对于其中包含了多少笔控能力的练习,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二、笔控的功能有哪些?
在练控笔的前期,可以纠正八个错误的握笔姿势,比如勾腕。中间阶段可以练习点哪里打哪里的能力,继续练习控笔的美感,可以让你的字有内在的美感。
如果你还在怀疑,那么我只能得到结果:
在练习控笔之前,我学了很多关于笔法和结构的文章,都是我自己写的。练笔三个月后写的东西。
练习写作。你在练习什么?练习是一支笔,驾驭这支笔。具体来说,练的就是握笔的姿势,用笔的重点,用笔的力度,用笔在手中的控制。
如果你能自如地控制手中的笔,你就能写得很漂亮。
书法的基本练习是控笔。练的是“笔控”,不是文字。简单来说,控笔就是为了写字“扎根”。如果你不能控制好手中的笔,你的字永远不会好。不管是铅笔,圆珠笔,钢笔还是毛笔,都是一样的。
一开始就追求一手好字,甚至寄希望于速成,是非常不现实的,因为你还没有打好写字的基础。写作是一个过程,控笔是根本,控笔是关键,写作是控笔的结果。
当笔在手中可以自如使用的时候,你的字就好看了。这个原理对毛笔和硬笔都适用。
练习控笔的必要性
字写得不好的根本原因是我控制不了手中的笔。练习控笔的目标是让手中的笔打到它所指的地方。练习过程中,用心感受笔画的粗细变化和起止位置。通过反复练习控笔,就可以达到“手和笔的结合”。笔在你手里,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横纵到飞龙飞凤,易如反掌。
再回到文章开头的问题:为什么不直接盖房子打地基?唱歌需要练嗓子,为什么不直接唱?弹钢琴练指法,为什么不直接弹?先学会走和爬,为什么不直接跑?练武从强身健体开始,为什么不只是练招式呢?
这是我们已经习惯的事情,我们已经习惯了。平时看到这一切是那么的必要,那么顺其自然吧。为什么一提到练字就有人质疑它的必要性?长大和练字是一回事,就是打好基础最重要。没有人能绕过事物发展的规律而成功,因为一切没有基础的急于求成的尝试都不会有效果。所以,如果没有强大的控笔基础,社会上的书法练习速成班,肯定是要向智商征税的,无一例外。
练习钢笔控制的三个阶段
控笔是为了写字扎根。
如果把写字比作一棵树,那么控笔能力就是根在地下的部分,笔画和部首就是树在地上的枝叶,笔法和结构就是整棵树的样子。一棵树有多高,枝叶繁茂与否,是由地下的根决定的。一棵树美不美,取决于书法老师的水平和自己的努力。
控笔练习分为三个阶段。目前很多人只意识到第一个阶段。
从书法练习的角度,我们把控笔练习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协调力控制笔训练。不管细节,就找感觉。这是练习手腕、手指、笔的协调能力,纠正勾腕、握票等错误的握笔姿势。
这是我写的一个关于如何纠正错误握笔姿势的控笔练习。有需要可以看看。
控笔:握笔不正确怎么办?
第二阶段:精准控笔训练。根据线条轨迹和粗细变化进行练习,注意起始和结束位置,全面提高大脑对手部动作的控制能力,真正做到手和笔的统一。
精细的笔画控制训练是练字最难的,因为你不仅要解决横、竖的问题,还要练习如何体现粗细变化,如何体现圆润,使每一笔都灵活而富有活力。
第三阶段:审美控笔训练。根据斐波那契螺线比例寻找黄金分割,根据黄金分割比例排列笔画和部首,使书写更加美观。在这里,我们来谈谈为什么练字要学习黄金比例。
是人的审美体验造成的。0.618是一个奇妙的数字,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成为了美的比例。人们的研究证明,宇宙万物永远是最美的,最著名的就是蒙娜丽莎的微笑(上图),完全符合这个比例。
所以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日常用品,总是设计成符合黄金比例的,比如纸张、书籍、钞票、电脑屏幕、电视屏幕、手机屏幕等等。
它是由人类的精神造成的。人体本身很多部位的比例就是这个黄金比例。喉咙、肚脐、膝盖和膝关节是黄金律的四个分界点。符合这个比例的人体,才是最美的体型。
书法中的字体写在长宽比接近3:2的长方形里,会比正方形好看一些。硬笔书法家庞中华的笔迹更接近于长宽比为1:1的方脸,而田英章的笔迹更像是长宽比为3:2的鹅蛋脸。所以前者虽然看起来更阳刚,但结构上明显不如后者好看!
所以无论是写规范字,还是练欧、颜、刘、赵楷书之类的书法,或者线、草、篆,都会更有吸引力。
这种审美训练不仅可以用在写作上,还可以用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用手机拍照。只要把需要表现的重点放在黄金分割上,拍出来的照片就很美。
成长的法则:草和竹的故事
“根有多深,树就有多高。”生根是基础,生根是营养,生根是必然。在成长过程中,根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这是自然规律。世界上没有物种可以绕开这个规律,创造出一种原始的生长方式。
据说传说中的圣贤王羲之在“用”字上花了不少功夫,包括“攻书多年,攻“用”字十五年,为的是准备八法,能够明白一切文字。”15年,他只写了一个字“永”,不是因为他不懂字的写法,而是因为他扎根下来,他最终悟出了永八法,成为书法练习的铁律。王献之写《18缸水》,只练“大”字,这也是练笔控扎根写作。书法家的成长过程也证明了练字必须遵循这个规律。
在自然界,小草的成长故事并不是个例。
草原之王
非洲草原上的草被誉为“草原之王”,但它的生长过程却十分奇特。前六个月,它几乎是草原上最短的草,只有一寸高,人们甚至看不到它在生长。那段时间,草原上任何一种杂草都比它长得更旺盛。
但半年后,像变魔术一样,草以每天一尺半的速度长起来,三五天就长到一米六到两米的高度。
科学家的研究表明,草一直在生长,但不是长在身体里,而是长在根部。六个月,草只有3厘米高的时候,它的根就超过了28米。一棵草的根茎超过28米是多么罕见。
当积累了足够的营养和能量,草就会一发不可收拾,短短几天就长成草原之王。
世界上很多所谓的奇迹,似乎都是一夜之间爆发,来得很快,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但如果追根溯源,你会发现,在奇迹出现之前,它的背后有着深厚的基础,为之付出的代价早已超出常人的想象。
不管人做什么,打好基础才是基础。世界上没有魔法。挖开泥土,看看那些超级植物的根,你会发现奇迹的!
同理,练字,老老实实努力,默默积蓄能量,默默积蓄力量。当你的基础远远超过别人的时候,奇迹也会发生在你身上。
竹法让人们看到了重新扎根的重要性。
竹法
生长在中国南方的毛竹,4年只能长3厘米,这3厘米还深埋在土下。第五年,竹子终于破土而出,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生长,短短六周就能长到15米。
当然,在最初的四年里,竹子并没有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长出竹芽上,而是把大部分精力都用在了“生根”上。它的根深入土壤,面积达数百平方米,因此能够广泛吸收水分和养分,为第五年的“野蛮生长”提供了基础。
根据竹子“厚积厚发”的现象,总结为“竹法”。
我们练笔控,就是草和竹生根的阶段,根的深浅决定了以后写字的水平。
为什么从笔控开始,而不是笔画?
很多人认为也可以从笔画开始练好字。那么我们就从控笔的三个阶段来分析一下从控笔开始和从笔画开始的区别。
如果有这些错误的握笔姿势,你的控笔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笔画练习不具备纠正钩腕、握拳等错误握笔姿势的能力。统计显示,我国儿童从开始练习笔画书法起,错误握笔姿势的问题就居高不下,如用力过猛、书写过慢、书写歪歪扭扭、书写过于疲劳等。久而久之,甚至造成了手指和脊柱发育的问题。
其次,笔画练习没有笔控元素的线条轨迹和粗细变化。新手练字难度更大,有了这种执细笔法的能力后,练字就自然了。一个笔控元素最多可以用在21个笔画上,这也是练笔控元素比直接练笔画优越的一个方面。
再次,审美训练是笔控元素具有而笔画不具有的另一个特征。经过专门的审美训练,你可以很容易地根据斐波那契螺线比例找到黄金分割,按照黄金分割比例排列笔画和部首,让字更漂亮。
对于一棵树来说,虽然地下的根和上面的树枝形状相似,但功能不同。没有根的默默努力,地面上很难有茂盛的枝叶。对于写作来说,如果练不好基本的控笔能力,追求优美的文笔就会成为一句空话。
孩子几岁开始练习控笔?
如果您的孩子从中班到小学都在幼儿园,请不要错过这个练习控笔的最好机会。王羲之六七岁就跟魏夫人学书法。在古代,年龄一般称为虚岁,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孩子从五六岁开始练字是非常合适的。我们这个时代,无论是精神还是社会因素,都不会比古代差。
到了中学阶段,握笔、提笔已经形成习惯,各种作业铺天盖地。重新练控笔,首先要纠正不良习惯,这比幼儿园和小学练控笔要难,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当然,如果你愿意努力,你会得到好的结果。
很多家长害怕过早握笔会造成手部发育问题,需要明确:正确的握笔姿势不仅不会造成手部发育问题,还能增强孩子的协调能力。练习控笔,坐得更正,握笔更准,写字更轻松,知道笔的重量,坐着不动,思考更快。对于中国人来说,握笔就像握筷子一样,是人一生都应该具备的基本技能,从一开始就要重视正确的姿势。
成年人练习控笔有用吗?
控笔不仅适合儿童打书写基础,也适合成年人提高整体字体。
很多人总说二三十岁的时候,大部分都定型了,练也没用。经过一年左右的积累,我们的《控笔基础理论》得到了包括台湾省省在内的全国近万名同学的支持。大约25%的成员是成人学生,他们已经陆续发送了反馈信息。他们通过自己的实践,充分肯定了控笔在写作中的基础性作用。
练字没有捷径,不要试图走捷径。这需要你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练习笔控元素,不断用心练习。练习标准汉字更是如此。虽然目前书法界对规范汉字仍有争议,但按照GB2312-1980实行标准斜体是目前最权威、最方便、最适合学习和考试的方式。
控笔能力贯穿于学习和书法创作的全过程,控笔一刻也离不开书法练习。其实我们从拿起笔开始写的时候就开始锻炼自己的控笔能力了。要想在书法领域有所发展,真正有意识的临摹和练习书法,会有更清晰的控笔意识和自觉。因为从握笔到写字,从技法的实施到书写的练习,我们都是靠控笔能力来实现技术能力的。没有控笔能力,所有的技术都无法实现。
有人觉得笔控简单,几个符号就行。现在请拿出你的笔在纸上画一条横线,看看你能不能画直。这个看似简单的动作会改变你的观点。
这些15笔控元素,会让你的书写突飞猛进。
1,横线练习
此元素的笔控制能力将应用于水平和水平笔划。横线比正常字宽,最好在2 cm左右,而且也是粗细不等的横线,这样可以直接练习手腕用笔力量控制能力。
21常用笔画都是用横线练习这个技能。
如果在写的过程中出现了腕钩问题,只要把这条水平线稍微改成Z线手腕摆动练习就可以完美解决。
让孩子不停地摆动手腕,不考虑细节,只找感觉。如果他们持续摆动手腕一周,就会有明显的改善。如果他们坚持2-3周,挂钩就会完全改变。(笔者在其他文章中也对纠正错误握笔姿势的内容做了详细分析。)
2、竖线练习
这个竖线也比正常的字长,最好是2 cm左右,而且也是粗细不等的竖线,这样可以直接练习拇指食指中指的协调能力。
14常用笔画都是用竖线练习这种技巧。
3.曲线练习
画圆弧时注意笔力的换算,保证线条质量。波浪线着重于线条现实的变化,用笔的优先,节奏的变化。
9个常用的笔画,都是利用这个曲线练习的技巧。
4、纵向曲线练习
这个元素主要练纵向曲线,画圆弧时注意用笔转换,保证线条质量。波浪线着重于线条现实的变化,用笔的优先,节奏的变化。
10常用的笔画都是用竖曲线练习这个技巧。
5、扭腰练习
这个元素主要用来练习扭折笔,斜线细,横线粗,边角略圆。
搁浅是规范汉字练习中的一个难点部首。这里我们把线段还原成点,根据点的提示练习控笔技巧。过程需要一笔完成,笔中途断了。
常用的三招,都是用的这种扭转的技巧。
6、右上角折叠笔练习
这个元素主要练习右上横竖收笔,重点是收笔时的力度。
横细竖粗是大部分汉字的书写规律。请根据圆点的提示练习,注意断笔的地方,断笔后加大力度,竖线变粗向下写。
12常用笔画都是用这个右上折叠练习的技巧。
7、左下角折叠笔练习
这个元素主要练习左下方折笔的动作,重点是折笔时的力度。
横细竖粗是大部分汉字的书写规律。请根据圆点的提示练习,注意断笔的地方,断笔后加大力度,竖线变粗向下写。
四种常用的笔画都使用了这种左手折叠练习的技巧。
8.舔脚练习
这个元素主要练的是画图的动作,重点是笔在边角的力度。画图是实际写作过程中非常难的一笔,尤其是一波三折的变化。本元素主要练习厚度变化过程中斜压的一些技巧,请仔细体验。
9.螺旋练习
这个要素主要练习手腕和手指的协调性。
画弧线的时候注意保证线条的质量,理解线条的节奏,贯穿线条。弧线重点是线旋转时笔力的变化。
10,8字线练习
这个要素主要练习手腕和手指的协调性。画圆弧的时候注意保证线条的质量,体会线条的节奏。
11,提笔和按笔练习
练完第一部分的元素,提笔按笔的练习会是一个艰难的飞跃,一些追求更高的同学可以把这部分的元素练好。
12,笔控训练组合图
这个组合图是一个全面的笔控元素。练习这种组合元素对于写硬笔字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请认真练习。
分解和解释:
(1)为了写下必须练习的竖与竖的要素;②是提、左指、挑的核心书写技巧;(3)右直传的练习要领;④是左上点的锻炼要素;⑤是挂针垂直训练的必备要素;⑥是左右分的核心技能要素;⑦练习左梢技巧;⑧每一笔的书写重点是起、点、握、长。
13,笔画轮廓记忆
这个过程相当于粘贴粘贴。控笔课程严格按照国标(GB2312-1980)的字体,分别放大52种常用笔画的轮廓,然后详细讲解每个关键部分的细节,让初学者在脑海中清晰地形成图形概念。
14,笔画格子练习
这是轮廓记忆后笔画的具体实践练习。《控笔教程》将常用的52种笔画还原为点,点的大小就是笔的力度,从控笔的角度更直观。课程既有国标字体的标准,又有笔迹灵活的特点,适合初学者练习笔画。
15,黄金比例训练
0.618是一个奇妙的数字,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成为了美的比例。人们的研究证明,宇宙万物永远是最美的,符合黄金分割比例。我们生活中的很多日常用品总是被设计成符合黄金比例的,比如纸张、书籍、钞票、电脑屏幕、电视屏幕、手机屏幕等等。想写得漂亮还需要学习一些美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