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起源的故事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始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元宵节观赏始于东方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他听说正月十五,和尚们观舍利子,点灯拜佛,让所有的士绅和老百姓都挂灯。后来,这个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了盛大的民间节日。这个节日经历了从宫廷到民间,从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汉文帝时,曾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期,“太乙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万物的神。司马迁在创制《太初历法》时,就已经把元宵节确定为一个重大节日。
另一种说法是,元宵节燃灯的习俗源于道教的“三元论”;正月十五是上元节,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十月十五是夏媛节。掌管上、中、下三要素的官分别是天、地、人,天官高兴,元宵节要点灯。
元宵节的节日和习俗活动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延伸和扩大。就节日的长短而言,汉代只有一天,唐代三天,宋代五天。在明朝,从八月初八开始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晚上,一共十天。与春节相连,白天是城市,热闹非凡,晚上灯火通明,蔚为壮观。尤其是精致多彩的灯光,使其成为春节期间娱乐活动的高潮。到了清代,更有舞龙、舞狮、旱船、踩高跷、跳秧歌等“百戏”,但节期缩短为四至五天。
关于元宵节的起源有几个有趣的传说:
1灯的传说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到处都有许多凶猛的鸟兽伤害人和牲畜,所以人们组织起来打败它们。一只神鸟被困并降落在地球上,却意外被一名毫无防备的猎人射杀。天帝得知后非常生气。他马上下旨,命令天兵在正月十五放火烧了地,把所有的人畜财物都烧了。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她不忍心看着百姓无辜受苦,于是冒着生命危险,偷偷把湘云赶到人间告诉人们这个消息。人们听到这个消息时,犹如当头一棒。我非常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过了很久,一位老人想出了一个主意。他说:“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家家户户都装饰房屋,放鞭炮,放烟花。这样天帝就会认为人被烧死了。”
大家点头说好,就准备分头走了。正月十五的晚上,皇帝往下看,发现连续三个晚上,世界都是红色的,噪音震耳欲聋。他以为是大火的火焰,而且很快。这样,人们挽救了他们的生命和财产。为了纪念这一成功,每家每户都在正月十五挂灯笼,放烟花来纪念这一天。
汉文帝为纪念平陆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为了纪念平陆而设立的。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的儿子刘婴做了汉惠帝。惠帝天生软弱,优柔寡断,权力逐渐落入吕后手中。惠帝死后,独揽朝政,把刘的世界变成了鲁的世界。旧朝臣和刘的宗室深感愤慨,但他们都害怕的残酷,不敢说出来。
吕后死后,朱吕一直处于焦虑状态,害怕受到伤害和排挤。于是,他们在天下将军的家中秘密集结,密谋作乱,以便彻底夺取刘的江山。
这件事传到了刘氏宗室的齐王刘囊的耳中。刘囊为了保护刘的国家,决定与朱吕作战。然后,他联系了开国元老周波和陈平,并计划除掉吕禄。终于彻底平定了“朱吕之乱”。
谋反后,群臣拥立刘邦的次子刘恒为帝,称他为文帝。文皇帝对来之不易的和平与繁荣印象深刻,把平定“朱禄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的日子,北京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庆祝。从那以后,正月十五就成了一个流行的民间节日——“元宵节”。
3东方朔和元宵女孩
这个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一个名叫东方朔的宠臣,他善良、风趣。有一年冬天,下了好几天大雪,东方朔去御花园为武帝折梅花。一进园门,就发现一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自尽。东方朔冲上前去帮忙,问她为什么要自杀。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父母和一个妹妹。自从入宫后,她再也没有见过家人。每年春天来临时,我都会比平时更想念家人。我觉得在父母面前,宁死也不孝顺。东方朔对她的遭遇深表同情,并向她保证会努力让她与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离开皇宫,在长安街上设立了一个占卜亭。很多人都争着找他占卜。没想到,大家要的是“正月十六火烧我们”的签名。顿时,长安城内一片恐慌。人们正在寻求灾难的解决方案。东方朔说:“在第一个月的第十三天的晚上,火神会派一位红衣女神来拜访地球。她就是下令火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写的诗给你,让皇上做点事。”说完,便扔下一根红柱子扬长而去。老百姓捡起红帖,赶紧送到宫里报告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上面写着:“长安正在抢,内廷正在被火烧,火烧了十五天,宵夜红了。”他害怕极了,急忙邀请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想了一会儿,说:“我听说火神喜欢吃汤圆。宫里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让元宵包饺子。香火和供品万岁,命令京都家家包饺子,一起拜火神。然后告诉臣民十五晚上一起挂灯,全城放鞭炮放烟花,好像全城都是火,好让玉帝上当。另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看灯,他们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梁武帝听后非常高兴,于是命令他按照东方朔的方法去做。
正月十五,长安城内张灯结彩,五彩缤纷,游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看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讶地大叫:“元宵!元宵节!”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经过如此忙碌的一夜,长安平安无事。汉武帝喜出望外,下令每年正月十五都要为火神做汤圆,正月十五全城张灯结彩,燃放烟花。因为元宵做的饺子最好吃,所以人们称之为元宵,这一天被称为元宵节。
电话灯联
元宵节是我国人民的传统习俗。古往今来,不仅有大量脍炙人口的元宵诗词,还有无数有趣的元宵对联。
北宋时,有一个叫贾思道的人在守淮阴(今扬州),有一年元宵节放灯笼,有客人挑唐诗当灯笼,说:“三分月夜,扬州小红楼。”据说这幅对联是中国最早的灯笼对联。此后,世界各地的人们纷纷效仿。在大门或显眼的柱子上悬挂壁灯对联和门灯对联,不仅为元宵节增添了节日的情趣,也为赏灯的人增加了欣赏的内容。
清代安徽桐城人与张,素有“父子学士,第二宰相”之称,二人都擅长诗歌。有一年元宵节,张福像往常一样装饰灯笼,燃放鞭炮。老丞相出门考子,“高烧红烛映天,亮,光满地。”小于婷正胡思乱想时,听到门外传来一阵烟火声,恍然大悟,“低低的烟火震大地,声声使她气息飞扬。”对仗工整无缝,是绝妙的对。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故事,或许就是北宋王安石奇妙结盟的故事。王安石20岁的时候,去北京赶考。元宵节他路过一个地方,边走边赏灯。他看到一大家子挂着灯笼,灯下挂着一副对联,招亲戚。连说:“拿着灯跑,灯就动得快,灯就停。”王安石一看,一时答不上来,就背在心里。到了北京,考官出门,迎风飘扬的飞虎旗。“飞虎旗,飞虎旗,飞虎旗躲。”王安石响应,招亲,被取为进士。回国时路过那家,听说还是没人配亲联,就和考官外联招了我当老公。一副巧合的对联,居然成就了王安石的两件喜事。
相传明朝开国皇帝朱迪在某年元宵节微服出游,遇到一位书生,两人谈得颇为投机。朱迪出门考才,李安运曰:“灯火通明,灯火长明,大明统一。”秀才马上写下一副对联,“君乐民乐,君民乐,永万乐年。”“永乐”是明成祖的称号,朱迪喜出望外,所以他被授予冠军的称号。
传说有一年元宵节,乾隆皇帝带着一群文武大臣,兴致勃勃地去看灯会。看左边各种五颜六色的灯笼,好看极了;看右边各种各样的灯笼。它们是独特而有趣的。乾隆皇帝高兴的时候,就陪着大臣们出了一个谜语,让大家猜。随行的学士纪晓岚想了想,在宫灯上写了一副对联。
黑色不是,白色不是,红色黄色也不是。而狐狸、狼、猫、狗似乎既不是家畜,也不是野生动物。
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迷离到东西南北,虽是短品,亦是妙文。
乾隆皇帝看了看,苦苦思索。文武大臣一个个挠头,怎么也猜不出来。最后,纪晓岚自己揭开了谜底:猜谜。
元宵节诗歌
“一曲春歌似海,千灯如夜。”历代文人赞美元宵灯盏的诗词数不胜数,今天读来仍有趣味。
到了唐代,元宵节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灯市。首都“造灯轮二十尺高,衣冠金碧,金银妆饰,燃灯五万盏,簇成花树”。唐代诗人苏味道写过《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锁。暗尘随马去,明月一一来。”描绘了灯红酒绿,月色璀璨,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的场景。唐代诗人张悦曾赞叹“萼楼门满雨露,长安城太平。龙捧火树千灯,鸡踏莲花。”形容尽情享受元宵节的场景。李商隐用“月色灯下满皇城,车马珍宝溢通衢”的诗句来形容当时观灯的宏大规模。值得一提的是,最先被推荐的应该是唐代诗人崔晔的诗《最后的元夜》。谁能坐在月亮上闻着灯光?虽然没有对元宵节的正面描写,但却包含了一个非常欢乐热闹的场景。
宋代的元宵节更是盛大,灯会更是壮观。苏东坡有诗:“灯遍,歌遍。”范成大还写了一首诗,“五台古为繁华之地,偏爱元宵节。”诗中的“影灯”就是“走马灯”。大诗人辛弃疾曾写过一首赞美元宵节盛况的诗,说“东风夜千树开,吹落更大,花如雨。宝马雕花车满路香。风笛动,玉壶转,鱼龙舞通宵。
明朝更是奢侈,将元宵节由三夜改为十夜。唐伯虎曾写诗赞美元宵节,将人们带入迷人的元宵之夜。诗中说:“无灯无月,无灯无春。春来人间,人如玉,灯燃下月银。满街都是姑娘们在春天里游荡,她们在唱歌,在和社会大神们较劲。不秀香而笑,怎能摆脱这大好时光?”
除了各式各样的灯笼,还有舞动的火把、火球、火雨等等。《阮元》中有一首关于羊城灯会的诗:“海爪云玲珑剔透,德门明列彩屏。城火挺铺天盖地,羊德恢复多年仙气。月满春光可一夜,人如花。意谓瀛洲有二客,书窗更彩。”清代诗人姚的《元宵颂》诗,“花间蜂蝶欢而狂,宝马车夜长。十二楼大灯似火,四平街外月如霜。”它更加生动、精彩、独特。
充满诗意和浪漫的元宵节通常与爱情联系在一起。在历代的诗词中,有很多通过元宵来表达爱情的诗词。北宋欧阳修写道,“今年初一夜,月灯不变;去年没看到,哭了满春的衬衫袖子。”表达了思念爱人的痛苦。
饮食习俗
除了看花灯娱乐,饮食习俗也很引人入胜。油锤元宵节的食物,唐宋时期就出现了油锤。宋人《年谱杂记》中说:“元节上,吃焦锤最盛,持续时间长。”说明油锤是宋代汴中(今河南开封)元宵节的节日食品。油锤是什么样的食物?据宋代《太平广记》记载,油加热后,锤馅从银盒中取出。用东西把它们组合在一个好的柔软的表面上。将球头锤放入锅中煮熟。用银策拿出来,泡在新的井水里。然后将油锤放入油锅,煎三五下取出。吃起来“脆而美,不可言说。”原来唐宋时的油锤就是后世的油炸元宵,这个记载可以作为今天发展“仿唐菜”的参考。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油锤的制作方法和品种颇具地方特色。仅在广东省,就有好几种“同心炒桩”,东莞的“路队”,九江的“炒桩”等。可以说唐宋时期的饮食风格,今天依然存在。
元宵也被称为汤圆、说团和紫苑。元宵节吃汤圆最早见于南宋诗人宋必达的《平原续篇》。书上有记载“元宵煮的食物丰富,但好像是前人没有给的”。宋代的浮圈也叫汤团。到南宋时,仅临安上元节的食品就有乳糖丸、山药丸、珍珠丸、成沙丸、金桔丸、粉水丸、汤圆等。那么,这种类似米粉的“饺子”为什么能成为上元的喜庆食品呢?原来,元宵节一定要吃元宵,以取“团圆如月亮”的吉祥之意。到了明朝,元宵作为元宵节的食物在北京非常普遍。它的制作方法是糯米粉,里面是核桃仁、糖、玫瑰花,洒水卷制而成,有核桃那么大,也就是东南的汤圆。清代御厨制作宫廷风味“八宝灯会”。早在康熙时期,朝野就有传言。名剧《桃花扇》的作者孔任尚,曾对八宝灯会写过这样一首诗:“紫云茶馆斟甘露,八宝灯会尽在效内。”时至今日,元宵已经形成了不同地域、不同风味、丰富色彩的特色。面灯,也叫面灯,是一种用面粉做成的灯,流行于中国北方。水面灯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的是十二斗灯(闰年十三斗),用食用油点燃灯,或者用锅蒸水面灯,视灯内残油量或蒸后灯内剩余水量而定,以预测未来十二个月的水旱情况。这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是可以理解的。如清乾隆年间,陕西《锥南县志》记载“正月十五,荞面蒸灯,十二月下雨。”表达了人们祈求风调雨顺的愿望。面条是在正月十六煮或蒸的。清朝咸丰年间,山西《澄城县志》记载“正月十五,荞面蒸为灯,用油燃灯,次日晨食。”目前,这一习俗仍存在于农村地区。
面条是元宵节晚餐的食物。古时候民间有句话叫“放上元宵,放下灯面,吃完就盼明年。”这种饮食习俗在长江以北很流行。《会徽年志》载:“正月十八,灯灭,人吐于面。俗话说‘灯亮了灯就灭了’,各家自庆。”熄灯吃面象征着持续庆祝的意思。
粘糕也叫年糕。除了元宵和面条,还有人在元宵节吃粘饼。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备急用方·食疗》中写道,“自养米味甘,微寒,无毒,清热,益气。”唐朝以后,元代元宵节也有吃饼的记载。
坏汤是浙江台州每年正月十四看完灯笼后吃的。用肉丝、冬笋丝、香菇、木耳、鲜浮萍、豆腐干、油泡、川豆瓣、菠菜等炒。,然后加入少许米粉,做成咸糊状食物。正月十五喝的烂汤是甜的,用红薯粉或藕粉配莲子、蜜枣、桂圆等做成。
另外,浙江浦江一带吃馒头和麦饼。馒头是用面团做的,麦饼是圆的,寓意“毛儿孙团圆”。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作为一种食物,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宋代,一种新颖的元宵节食物在民间流行。这种食物最初被称为“漂浮的紫苑”,后来被称为“元宵”,商人也称它为“元宝”。元宵,或称“汤圆”,里面有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皮、核桃仁、坚果、枣泥等。,并用糯米粉包裹成圆形,可以素食,风味各异。可以煲汤、油炸、清蒸,寓意大团圆。陕西饺子不是包着吃,而是“卷”在糯米粉里,或煮或炸,热乎乎的,圆圆的。
看灯
汉永平年间(公元58-75年),明成祖倡导佛教时,正逢蔡澄从印度回国求佛,说是印度莫哈陀正月十五,僧人聚集朝贡舍利,是参加佛教的吉日。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教,下令正月十五晚上在宫殿、寺院“燃灯示佛”。从此,元宵节放灯的习俗从只在宫廷举行流传到民间。即正月十五,无论士绅还是百姓,都挂灯,城乡彻夜灯火通明。
元宵节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一个前所未有的灯笼市场。当时的首都长安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百万人口城市,社会富裕。在皇帝的亲自倡议下,元宵节越办越豪华。中唐以后,它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全国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开元盛世(公元685-762年),长安的灯笼市场非常大,有五万盏灯笼,各种各样的灯笼。皇帝命人做了20个巨型灯笼建筑,高度150尺,金碧辉煌,蔚为壮观。
宋代的元宵节在规模和梦幻灯光上都优于唐代,活动更加民俗化,民族特色更强。此后,元宵节不断发展,元宵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元宵节是“上元前后一日”。宋代在十六之后增加两天,明代从初八到十八延长到十天。
清朝满人入主中原,朝廷不再举办灯会,但民间灯会依然壮观。日期被缩短为五天,并持续至今。
在台湾省,灯笼有光明和优雅的含义,点亮它们意味着照亮未来。台湾灯笼和恩的谐音代表生男孩。所以过去女人会故意在灯笼下徘徊,希望“钻到灯笼下生蛋”(也就是游过灯笼下生男孩)。
舞狮
舞狮是我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节或集会庆典,人们都来舞狮娱乐。这种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流行于南北朝时期。它有1000多年的历史了。相传最早是从西域传入的,狮子是文殊菩萨的坐骑。随着佛教传入中国,舞狮也传入中国。狮子是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后,和孔雀一起带回来的贡品。但舞狮的技艺,却是源于西凉的“假面戏”。有人认为舞狮起源于五世纪的军队,后来传入民间。两种说法都有各自的依据,在今天很难判断其对错。然而,在唐代,舞狮已经成为宫廷、军队和民间的流行活动。唐端安节《乐府杂搜》曰:“戏中五狮,高十余尺,各着五色。每狮十二人,身披红条,披衣画衣,手持红笔,称之为狮郎,舞太平乐。”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西凉歌妓》一诗中如此形象地描述:“西凉歌妓,西凉歌妓,蒙面胡人,假狮子。头尾木雕,镀金眼银牙。汾浔毛衣有耳,如从流沙来万里。”这首诗描述了当时舞狮的情景。
在10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舞狮形成了南北两种表演风格。北派舞狮主要是表演“武氏”,即魏武帝任命的北魏“瑞氏”。小狮子独自跳舞,而大狮子则成双成对地跳舞。一个站着舞狮头,一个弯腰舞狮身狮尾。舞狮者盖着狮子被,穿着与狮子身体同色的绿色狮裤和金色爪靴。人们无法识别舞狮者的身体,它的形状与真正的狮子非常相似。狮导扮成古代武士,手持旋转的绣球,配以北京锣、鼓、钹,逗弄狮子。在“狮郎”的指导下,狮子表演翻筋斗、跳跃、攀爬、跪拜等技术,还有走梅花桩、跳桌子、踩滚球等一些高难度动作。南派舞狮主要以表演“石闻”为主。表演时,它注重表情,如抓挠、抖毛、舔毛等。,生动可爱,也有吐球等高难度技巧。南狮以广东为中心,流行于港澳和东南亚侨乡。虽然南狮也是二人转,但舞狮的人都穿着灯笼裤,只披着一条五颜六色的狮子被跳舞。与北方狮子不同的是,“狮郎”头戴大头佛面具,身披袈裟,腰系缎带,手拿葵花扇逗狮,从而舞出各种优美的动作,滑稽可笑。南狮的流派很多,清远、英德的“鸡头狮”,广州、佛山的“大头狮”,高河、中山的“鸭嘴狮”,东莞的“麒麟狮”。除了他们不同的外形,石楠也有不同的个性。白胡子舞狮法不宽,花色品种不多,但沉稳浑厚,威严有力,被民间称为“刘备石”。被称为“关公狮”的黑胡须红脸狮,舞姿勇猛威武,气魄非凡。灰髯狮,粗犷好战,俗称“张”。狮子是百兽之尊,其形象威严、尚武,给人以威严、勇猛之感。古人将它视为勇气和力量的象征,认为它可以驱邪避邪,保人畜平安。因此,人们逐渐形成了在元宵节和其他重大活动期间舞狮的习俗,希望好运和生活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