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拉格的兴衰简史

前苏联 1918年的沙俄政府和苏俄政府的交接时期,“劳工惩罚”性质的营区类设施在西伯利亚以及远东地区被重新建立起来,其中主要的两种类型是“特殊目的营区”以及“强制劳改营区”,用以囚禁不同种类的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的人,其中包括普通的罪犯,俄国内战的战俘,导致国内公司破产的官吏,暗杀和实施破坏性行为的人,以及各种各样的政治犯,贵族和地主。然而这些集中营的规模远小于斯大林时期的集中营体的规模。1928年只有将近 30,000人被监禁在这些集中营中,并被当局强制进行无偿劳动。根据解密的一位1927年古拉格管理人员的工作日志,其中提到“苏联的劳动改造营不同于任何通俗意义上的集中营,苏联的劳改营不以“榨取在押犯们的汗水所获得的利益”为建营的目的,相应的,劳改营以矫正犯人的不良思想为首要目标,从而保证整个苏联社会的安全与稳定。”

在1929年7月11日的苏***会议上,根据会议最新出台的条令及其相关的附注,劳工矫正营区的概念被正式定型,其根本的运作框架便是我们所提及的古拉格。其作为一个跨州行使职权并直接隶属于OGPU(前苏联俄罗斯秘密警察)的组织,并根据前苏联政治局命令中的第22条第248页,古拉格于1930年4月25日被正式命名为 “ULAG”,1930年4月7日,“ULAG”的结构被重组,重组后的新代号为“GULAG ”(古拉格)。 斯大林时期的古拉格 时代的扩张在1930年的中后期,由斯大林主导前苏联大清洗运动促使古拉格的规模开始戏剧性地膨胀。根据前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颁布的第58号命令,人们开始被前苏联俄罗斯秘密警察监视,审查并以“反革命”的罪名被关押,又由内务人民委员会草草审判并被流放或被处决。在1937-1938年一年的时间里,前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又出台第00447号命令,导致一万多名古拉格囚犯未经正式审判便被处决。

尽管前苏联公开的官方资料偏向于认为经济原因是导致大清洗的根本原因之一,然而根据1990年解密的前苏联档案,先前提出的假设“大规模的苏联公民被关押部分原因是出于对经济建设方面的考虑”却被证实— 前苏联的经济发展和古拉格兴衰成正比例关系:苏联工业化的高峰时期与古拉格的膨胀时期刚好重合。所有有明确的历史记录的集中营以及营区都被分配到了在规定时间期限内完成额定数量的劳动任务,内容涵盖了天然资源的采集,开发未开垦的土地以及建设一定数量的工业设施等等。

古拉格特定时期内囚禁的人数:

1931年-1932年 大约200,000人

1935年-1936年 大约800,000人

1939年-1940年 大约1,700,000人 二战期间的古拉格 1939年德国以入侵波兰的形式宣告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同时苏联吞并了波兰的东部地区。1940年苏联又占领了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贝塞拉比亚等东欧及波罗的海国家,前苏联政府无视当地人民的习俗,将这些地区百万的原住居民赶进古拉格。

波兰卫国战争期间,大约300,000 波兰官兵被苏军俘虏成为战俘。几乎所有的波兰军官和一部分普通士兵被苏军秘密处决(部分见卡廷惨案),一些人也被关押于古拉格中直至战争结束。只有583名波兰战俘幸存下来并被苏军编入新组建的波兰第一集团军参加了对纳粹德国军队的反攻。

根据前苏联政府的档案,1939年至1941年所有被审理的战俘案件数量为211,106人。苏联卫国战争期间,因为大部分的在押犯被组成动员部队并被迅速地投入战斗,囚禁于古拉格的囚犯数量急剧减少。同时在1941年的冬季,古拉格四分之一的人口死于骤降的气温和饥荒。1941年至1943年,一***有516,841名战俘死在了集中营中。

1943年,“矫正小组”又被重新建立起来,它们最初是为被俘虏的德国军人们所设立的。然而最后矫正营中却混杂着德国的战俘,苏联的普通罪犯和政治犯(其中的一些人在服刑过程中被苏军看管人员射杀。一般情况下,被矫正小组审讯过的犯人被带进古拉格集中营并受到最为严酷的对待,最后被殴打致死。其他的古拉格囚犯们则被集中在一起并被编入苏联红军中的“惩罚连”进行作战,执行最为危险的作战任务如充当红军冲锋的第一波力量或在雷区发起冲锋用身体排雷,旨在保护红军后队的作战阵容。无论是民间还是前苏联官方的史料中都没有提及究竟多少古拉格囚犯被送上前线,然而根据西方学者的保守估计,大约100万人被直接送上了前线,同时俄罗斯本国的历史学家如尤里.页洛梅夫对于红军的研究表明,从1942年9月(即 德军“蓝色”计划初期)至1945年(红军攻克柏林)之后,有将近50万的囚犯被送进惩罚连队服役。36%的官兵战死,剩余的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又旋即被遣送回集中营中。 二战之后的古拉格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古拉格集中营中的在押犯人数开始大幅回升,至1950年,一***250万苏联公民以及轴心国战俘被苏联政府长期监禁(其中170 万战俘被监禁于直属于NKVD的监狱 )

当战争于1945年5月结束之后,将近200万原苏联居民被强制遣送回苏联本土—1945年2月11日,根据雅尔塔会议的结果,美国和英国与苏联签署了遣送协议,其中的条款规定了美英两国政府必须遣送在其境内“ 逗留”苏联公民。美国和英国的民政部门向驻扎在欧洲同盟国军队下达了“立刻驱逐所有200万苏联公民”的命令,该行动同时包括已经获得所在国国籍的原苏联公民 。行动从1945年开始至1947年结束一***持续了接近两年的时间,其间三百万苏联加盟***和国的公民被勒令返回其原先所在的国家。

在西方学者的研究和作品中,苏联战俘在回到自己的祖国之后会被当作叛徒对待。同样是根据1990年前苏联解密的档案,有超过150万的幸存的苏联战俘被遣送至古拉格。然而这样的古拉格集中营并不是上文所提及的劳动改造类型的集中营,而是通俗意义上对战俘们进行“洗脑”的“过滤营 ”。在苏联卫国战争进行中和结束后的时间里,90%的原苏联战俘(即现被德军俘虏,后为反攻的苏联红军所俘虏的前红军战士)在被审讯,押解的途中被己方士兵处死,剩余的10%则被直接送进古拉格进行洗脑,随后被编入惩罚连队进行战斗。1944年,这些战俘被前苏联内务人民委员会以成建制的战斗序列正式投入反攻。1945年,苏联本土一***有将近一百所过滤营,接纳了至少4,000,000的前原苏联战俘和平民。截止到1946年,80%被羁押的苏联平民和20%的原苏联战俘被释放;5%的平民和43% 的战俘被重新审查;10%的平民和22%的战俘被送进古拉格;剩余的2%的平民和15%的苏联战俘被送入内务人民委员会内部直辖的监狱关押。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数年后,古拉格内拘押的多数人为来自苏联在战争中吞并国家的公民。其中包括乌克兰人,白俄罗斯人,爱沙尼亚人,波兰人,立陶宛人和拉脱维亚人;还有部分的芬兰人和罗马尼亚人。此时的原苏联战俘则被安排到不同的集中营进行看管。(西方学者们普遍认为该处出现的羁押原苏联战俘的集中营为前苏联档案中的“战俘劳改营”,不能确定的原因是它的成立的时间以及其管理分支 成立的时间依然未知,不过这样的劳改营却在苏联另一个部门GUPVI(和古拉格同样隶属于内务人民委员会的分支机构,正式名称为“战俘及内部人员管理局”俄语:Главн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по делам военнопленных и интернированных НКВД/МВД СССР,ГУПВИ,GUPVI)

然而导致战后古拉格人口增加的最主要原因为1947年夏苏联法律对于侵犯个人财产案件规定了更为严厉的治理措施。(当时苏联各地都有不同情况的饥荒现象出现,并夺取了接近100万人的生命)其结果是当时的苏联档案中偷盗性案件的数量大幅增加,1953年时 古拉格中一***囚禁着至少240万人,其中只有50万人左右为政治犯。因此,尽管在斯大林死后的 一段相对较短的时期内古拉格集中营的权利被削弱并且一些集中营暴动事件发生,前苏联政府继续扩大集中营的规模以便容纳更多的犯人。

1953年5月前苏联赫鲁晓夫政府实施的大赦 则局限于非政治犯和审理时间不超过5年的政治犯,因而大部分古拉格的囚犯被释放;随后所有政治犯的释放工作于1954年和大迁徙运动在前苏联各地陆续展开。1956年,赫鲁晓夫在CPSU(前苏联***产党俄语:Коммунисти?ческая Па?ртия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的会议上所作的秘密报告使当局彻底告别斯大林主义,同时意味着古拉格在不久后将彻底消失。

截止到1950年末,“所有形式的劳改营”被正式撤销。殖民区却依然存在。1960年1月25日,古拉格则于1960年被其主管部门MVD(即NKVD)正式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