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游戏鱼
事实上,阿拉斯加确实是一个人烟稀少的地方。阿拉斯加作为美国最大的州(171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只有70万左右。其中安克雷奇和费尔班克斯是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分别有30万和65438+万常住人口。剩下的30万人分散在阿拉斯加各地。我们经过的城镇,如塔基纳、迪纳利等,只有一两千人。
顺便说一下,阿拉斯加原本是俄罗斯的土地。1867年,俄罗斯在克里米亚战争中战败。由于害怕被英国瓜分,俄罗斯决定以720万美元的低价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相当于每平方公里只卖4美元多。后来,人们在阿拉斯加发现了大量的石油、天然气和其他丰富的自然资源,这对美国来说是一笔有利可图的生意。
当我真正去阿拉斯加的时候,我发现它并不完全是我所期望的。阿拉斯加的夏天是旅游旺季,游客蜂拥至原本人烟稀少的阿拉斯加,瞬间挤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受极端日光的影响,大面积的冰雪已经融化,露出了这片土地的原貌。越靠近北极圈,光线持续的时间越长。比如中北部的费尔班克斯就位于北极圈内,24小时没有日落。这在其他地区也是极其罕见的现象,但据说这种现象在费尔班克斯会持续长达三个月。因此,如果你想在夏天看到冰川,你必须在阿拉斯加南部出海。
这次旅行总共持续七天。下面将记录这几天的行程,附上我的评论。
7/3第0天:波士顿-明尼阿波利斯-安克雷奇
下午从波士顿出发,转机到明尼阿波利斯,阿拉斯加当地时间11: 30左右在安克雷奇机场降落,当晚入住希尔顿酒店,第二天准备出海看冰川之旅。准备降落的时候在飞机上看到夕阳,1: 30准备睡觉的时候天还没有完全黑下来。
7/4第一天:安克雷奇——Whittier Whittier 9.5 *以下分数为个人印象分。
八点半左右在火车站等候,准备乘坐冰川发现列车去惠蒂尔坐船看冰川。冰川发现号是阿拉斯加铁路公司开发的观光列车系列之一。主要走沿海观光路线,沿途可以看到海洋和一些冰山。也许是为了观光,这列火车行驶得很慢,我们中午到达惠蒂尔。
12:30左右,游轮向威廉王子号方向出发。威廉王子港以26种不同形状的冰川而闻名。据说运气好的时候,还能听到冰川坠入大海的声音。
我们出发后不久,就听到工作人员愉快地提醒大家,前方几英里处发现了成群的虎鲸!在海上发现鲸鱼是一个概率事件,更不用说群体了。其中一名船员还和我们分享说,她在海上几个月很少看到这样的情况,所以我们还是很幸运的。一路上,我们还看到了海狮、海豹、水獭等海洋生物。
大约下午三点钟,我们到达了威廉王子港。我们在离冰川大约200米的地方停了下来,根据船长的说法,这是我们能到达的最短距离。说实话,第一次看到冰川,还是很震撼的。虽然我在波士顿看过好几年的雪,但是冰川给我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从远处看,冰川是雪白的,但如果通过数百米外的望远镜看,可以看到冰川整体更接近淡蓝色,看起来就像曾经流淌的山川被凝结成冰。
之前看过陆游的那句《铁马冰川梦》。虽然原诗表达的是完全不同的意境,但我觉得用在这里是非常恰当的。
我把这首诗改写成两句:“溪水凝结霜雪,梦入冰川”来记录当时的感受。
从附冰川回来的路上,我写了两首歌:
威廉港独立日的两首诗
一个
黄昏时从安克雷奇到威廉港。
极光美丽而耀眼。
当阳光明媚,天空晴朗的时候,鲸鱼会跳进海浪里。
江流霜雪,梦入冰川。
其次,
连刚在东面可以看到四川海。
海河浩瀚,冰山巍峨。
有许多树和许多东西。
晴朗的天空明亮,鲸鱼跳跃。
狮子和豹子住在里面。
水獭鸥鸟,乐在其中。
幸甚哉,诗吟。
游轮返回惠蒂尔,然后将冰川发现号带回安克雷奇。火车到站时,已经是晚上九点了,太阳还没落山,天还亮着。如果你不看太阳的方向,你会觉得时间还是早上。
第二天,我写了另一首诗,题为《极昼诗》:
白天十二点,晚上天很亮。
逛了一天,太阳又回来了。
10左右,找了一家当地知名的餐厅,Glacier Brewhouse(5.5分钟),点了意大利面、披萨、三文鱼和鱼& amp;薯片之类的标准餐一般都比较贵,所以改天我写了一首《很难去》来纪念一下:
帝王蟹值几千,极地游费值一万。
半夜回来才能吃饭,看着菜单不知所措。
冰厂的第一口味道实在是难以忍受,然后账单430。
愿他有一天去极地看看,一切都丰富而廉价。
很难去,很难去,更多的差旅费,我们现在能做什么?
重新探索冰川,有时可能会赶上极光,飘洋过海。
第二天7/5,安克雷奇?9.5分
大约9: 30,我们前往胡德湖水上飞机基地的机场。位于安克雷奇,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水上机场,每天可以看到大约190架飞机在这个机场起飞。10左右,我们的机长斯科特邀请我们乘坐一架小飞机游览安克雷奇。另外,起降时间一共半个小时,整体风景一般。而且半小时内完成起降,真的让我们有点晕机的感觉。
10: 30左右返回胡德湖,然后打车去吃午饭的地方。餐馆的名字是第49街?8: 00,当地人和游客强烈推荐。牦牛汉堡和油炸牛油果是最有影响力的菜肴。整体味道还不错。如果在户外吃,还可以看海景,环境挺好的。
中午休息了一下,下午去了安克雷奇的纪念品商店。其中一家名为阿拉斯加野生浆果产品的纪念品商店非常有趣。除了纪念品,我还买了一些当地特产。
从纪念品店出来后,我去了船溪远眺公园,据说是可以钓到三文鱼的地方。我们5-6点就到了,果然有零散的渔民在小溪边等着鱼儿上钩。不过现在好像不是三文鱼出现的季节,所以我们在小溪边走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看到有人钓到什么鱼,但是我感觉它们已经在那里站了几个小时了,还是很有耐心的。似乎只有静下心来享受这个过程,钓鱼才会有收获。
大约晚上8点,我们去了西蒙&;Seafort的?八点半吃的晚饭,点了鳕鱼、猪排和一些小菜,还不错。餐厅的风格和氛围应该是我们吃过的最好的,靠窗可以欣赏无敌海景。安克雷奇这些餐厅的问题是整体价格偏高,味道也不是特别惊艳,但是和阿拉斯加其他地方相比,安克雷奇已经是美食的巅峰了:)
10左右吃完饭,准备找个附近的沙滩散散步,欣赏一下海景,但是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所以在回酒店的路上顺道去了一家纪念品店。对了,在阿拉斯加购物是免税的,所以买纪念品或者当地特产比较划算。
晚上11左右,本来准备入住酒店休息一下,但是听说有一个绝佳的日落景点——沃龙佐夫角(Point Woronzof),于是决定去看一看。阿拉斯加的夏天受极昼影响,白天很长。据司机说,天黑不到一个小时,天又亮了。凌晨两点才天黑,三点就能看到日出。在安克雷奇,午夜的灯光只持续6个小时,从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温度没有我想象的那么低。大概是零下17度。
惊讶于在看日落的路上发现一只母鹿?它也不避人,只是单纯的吃树叶,我就在一米外拍了几张它的照片。这是第一次这么近。
到达日落点大概还有半个小时就要日落了,所以我只是坐在岸边静静等待。日落点离机场很近,所以时不时有飞机?之后飞机飞过山头,距离好像只有20米。
我看着飞机追逐着夕阳,慢慢消失在远处的天空,微风吹过,海浪轻轻拍打着沙滩。整个人感觉轻飘飘的,一股力量充斥全身,仿佛灵魂得到了升华,那一刻我忘记了平时的复杂与琐碎。
11:34,太阳正式落下海平面,天空依然明亮,夏虹铺满天空,我也被包裹在无边的大海里,海浪慢慢按摩着我的身心。那一刻,我只感到一种说不出的感动。我也感叹大自然。极昼的夕阳,真的是此生无与伦比,难以忘怀。
如果第二天不用赶早班车,我真想留在这里。再过两三个小时,我们又能看到海上日出了。
每隔一天再写一首诗:
在午夜追逐日落到沃林佐夫
半夜追着Xi·何开车去沃伦。
海闭天破,铁鸢驱远。
夕阳的意义还是不够,我爱留在余晖里。
枕风听远方浪,沧海洗去尘埃。
第三天7/6,安克雷奇-塔基纳塔尔基特纳?5.5分
早上8点左右,我们上了阿拉斯加铁路公司的另一列火车——迪纳利之星Denali Star。这列火车从安克雷奇出发,开往费尔班克斯。而我们今天的目标是去迪纳利南部的小镇塔基纳,人口只有1,200。据说很多人在这里住宿,为攀登海拔6000多米的北美最高峰迪纳利山做准备。对于许多游客来说,乘坐小飞机俯瞰迪纳利的雪山是一个绝佳的地方。我从镇上酒店的窗户望出去,短短半个小时就有不下十架小飞机在窗外飞,也很夸张。
去塔基那的时候坐的是金星车厢,类似于国内高铁的一等座。相当不错。上车前会给每个人发一个五角星徽章,证明vip的身份。车里有饮料吗?你可以免费点饮料。我们点了一只北极熊和传说中的血腥玛丽,但我后悔品尝了它。我感觉血腥玛丽,一种辣椒酱和番茄汁的可怕混合物,应该是为了派对上的惩罚游戏而发明的。车上还有餐饮食品,质量和飞机餐差不多,味道一般,但聊胜于无。
金星车位于二层,头顶穹顶玻璃,可欣赏180全景。不过景观本身相对于第一天沿海看冰山的路线来说有点普通,但是金星的整体体验确实不错。
早上11到达塔基纳。镇上没有其他交通,需要酒店班车接送。班车9:00-6:00,往返于小镇和酒店之间。如果错过了班车,就只能自己走了。
当我们到达旅馆时,房间还没有准备好,所以我们决定先在城里转转。阿拉斯加在一年中的这个时候出乎意料的热。我们没转多久就找到了一家叫Denali Brewpub的餐厅?5: 50的酒馆准备吃午饭。这家酒馆好像挺有名的,据说很多人都来。但是就我的感觉来说,除了烤鸡和啤酒,其他的饭菜真的不达标。
其他几家在攻略里夸夸其谈的小店,给我的感觉就是一般。这个城镇的经济最初是由游客推动的。冬天很多人关门不做生意。
本来想着坐船去看迪纳利山,但是今天阴天,大概率看不到山,就坐酒店班车先回酒店休息了。
总的来说,镇上的店铺都不是很出彩,不坐小飞机就没必要待在塔基纳。
7/7第四天,Takina Talkeetna-Denali,Dinali?7分
火车早上11开往迪纳利,和到站时间一样。迪纳利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占地24,585平方公里。该公园包括北美最高峰迪纳利山。公园里的风景属于北方的荒野。每年夏天都会有一辆花园巴士。同时,迪纳利国家公园也是灰熊、棕熊、麋鹿、驯鹿、山羊等大型野生动物的栖息地。
这座国家公园建立于20世纪初,当时以公园内最高的山峰麦金利山(现为迪纳利山)命名为麦金利国家公园。直到1980年,美国总统吉米·卡特根据原住民的名字给国家公园重新命名为迪纳利。“迪纳利”的意思是“非常崇高”。
去火车站的路上有个小插曲:被酒店前台告知火车站离镇上很近,导致我误以为火车站在镇上。结果坐班车到了镇上,发现镇上没有火车站,出发时间也快到了,就一边狂跑一边问路,才知道火车站真的不远——离镇上大概10分钟的路程。知道了大概的位置,我们拎起箱子,沿着镇上唯一的一条路,一路狂奔,终于准时赶上了火车。我跟同龄人调侃:今天又是屈辱的一天,然后我相视一笑。低头一看,我们的鞋子、裤子、行李箱都沾满了灰尘,有点尴尬,但更像是在旅行。
坐火车去迪纳利的路上,可以看到很多原始的风景,还是很美的。
到站后才知道还是打不到出租车,要等酒店班车,还是按每人25美元收费。后来我们才知道,班车是往返的,挺合理的。我们终于有了一辆车,镇上唯一的来福车司机,所以收费实际上比酒店还高。但是没有办法,这就是垄断的力量。
我们回酒店休息,然后去隔壁的度假村吃自助餐,然后等晚上的atv山地越野车项目。山地越野的体验还不错,路上也能看到极好的风景。但是最后,我看到我的朋友从头到脚都被灰尘包围了。原来他一路开山地车,一路吃灰尘。也是我们白天说过的一天。
7/8 Day 5迪纳利路游迪纳利穷乡僻壤游?5分
8点钟在旅馆门口等公共汽车。今天一车人参加公路郊游。据说这一带可以看到棕熊、驼鹿、山羊等野生动物,还有北美最高峰迪纳利雪山。
结果我们确实在100公里以上用望远镜观测了迪纳利的雪山,但是没有看到任何野生动物。大巴开了三个多小时到了半山腰一个类似休息区的地方,招待我们简单吃了顿饭,体验了一些儿童淘金游戏、小狗会、山坡徒步等旅游体验项目,然后沿原路返回。
因为一路上没信号,晚上回酒店查路线,才发现今天完全是在国家公园外围转悠,根本没有深入公园,感觉被骗了。这个体验项目应该是为了忽悠游客。
7/9第6天迪纳利国家公园,迪纳利国家公园——费尔班克斯,费尔班克斯?8.5分
前一天晚上发现不对后马上买了两张国家公园的门票(虽然不知道最后为什么不行)。于是第二天早上9点半左右,我们走进了迪纳利国家公园。整个国家公园只有一条92英里的高速公路。在过去的两年里,由于山体滑坡,所有车辆只有在到达42英里时才必须返回。而且园区内只有官方游览车能达到42英里,私家车只能达到15英里。最近好像放宽到30里了。
徒步探险,公园门口有几条徒步者专用的步道,都是进入公园几英里后折回的。当然,徒步旅行者也可以选择另一种方式,直接去野外徒步旅行,但肯定不适合我们这种初级徒步旅行者。
我们选择的步道叫萨维奇河步道,位于萨维奇河两岸,距离公路15英里。我们是坐免费班车来的。付费班车可以更深入园区,当然离迪纳利更近,因为越深入保护区越容易看到野生动物。整个公园面积很大,所以有几个露营区,很多人选择在公园露营。我们的萨维奇河靠近主要的露营区。
这条小径是一条环形小径。我们走了大约两个小时。一路上,依山傍水。远处的天空会很明亮,黑白交汇的地方很有质感。可惜我们的位置还是不够深,行人也多,所以还没看到什么野生动物。但如果在这条小道上遇到棕熊,那也是个大麻烦。
虽然没见过什么野生动物,但是这个地方的环境真的很原始,视野开阔,空气清新,让人身心放松。所以在公园露营体验荒野生活,不考虑住宿环境,确实是一种不一样的体验。
下午三点离开公园,乘坐迪纳利之星前往我此行的最终目的地费尔班克斯。
7/9第7天费尔班克斯的费尔班克斯——天使岩——在天使岩——珍娜温泉村的切纳温泉?8分
前一天刚到费尔班克斯的时候,我发现这座城市现在已经可以和雾都伦敦相媲美了,但或许称之为烟雾更合适。整个城市都被浓浓的烟雾包围,闻起来有水果和木头烧烤的味道,但闻起来比那还要多一点烟味。司机说,浓烟是隔壁城市的山火,今年夏天好像烧得特别厉害。一般来说,政府不会干预,一是因为阿拉斯加太分散,无法控制山火,二是对森林的再生和野生动物环境的改善更重要。我们能感觉到当地人还是很重视环保的。
费尔班克斯是极光之城,据说一年中有八个月可以看到极光。据司机介绍,由于费尔班克斯位于北极圈内,昼夜反差很大。费尔班克斯夏天没有日落,冬天几乎没有阳光。这也造就了费尔班克斯,一座名副其实的奥罗拉之城。司机解释说,现在确实可以看到极光,但是太亮了,肉眼观察不到,所以冬天漫长的夜晚是看极光的绝佳时机。只要天黑,抬头就能看到极光。他给我们看了极光的照片就像官方宣传的照片一样,但是是在他自己的院子里拍的。冬天还有一场我仰慕已久的狗拉雪橇比赛。他说他们全家都会参加。
让我们在离温泉度假村不远的天使岩停下来。天使岩据说是当地的一座小山,景点极佳,但由于浓烟天气,我们只看到一片被烟云覆盖的区域。上山下山花了我们大约一个小时。整个山的环境还是很原始的,除了蚊子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