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印度尼西亚的常识有哪些?
国名:印度尼西亚***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onesia)
首都:雅加达
面积:190.4443万平方千米
人口:2.15亿(2004年)
民族:全国有100多个民族,历来是种族迁徙的桥梁。主要民族有爪哇族、巽他族、马都拉族、马来族等。华人900多万。
语言:通用语言为印度尼西亚语,是在马来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另外还有爪哇语、巽他语等民族语言200多种。
货币:印度尼西亚卢比(通称盾)
国家地理
印度尼西亚(简称印尼)位于东亚与西亚、亚洲与大洋洲之间的十字路口,是横卧于两大洲(亚洲、大洋洲)、两大洋(太平洋、印度洋)之间的千岛之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印尼地跨赤道,由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17508个大小岛屿组成,海岸线长54716千米是东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国。境内土地肥沃,加之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植被丰富、四季常青,整个印尼群岛就像挂在赤道上的一串绿宝石。北部的加里曼丹岛与马来西亚接壤,新几内亚岛与巴布亚新几内亚相连。东北部面临菲律宾,西南部是印度洋,东南与澳大利亚相望。境内以山地和高原为主,仅沿海有平原,多火山。地震频繁,是世界上活火山最多的国家,全国有400座火山,其中100多座活火山,有火山之国之称誉。主要岛屿有爪哇岛、苏门答腊岛、加里曼丹岛南部、伊里安岛西部、苏拉威西岛等。苏门答腊岛为世界第六大岛。伊里安岛的查亚峰海拔5029米,为全国最高点。印尼有河流短、海水深的特点。印尼除努沙登加拉群岛的平原、山谷地区属热带草原气候外,其余地区均属热带雨林气候,具有高温、多雨、风小、潮湿的特点。无寒署季节变化。
印度尼西亚国名的由来
国名源于希腊语中“印度”和“群岛”二词,合在一起即“印度群岛”。20世纪20年代印尼青年集会通过《誓词》喊出:我们是“一个民族,一个祖国——印度尼西亚;一种语言——印度尼西亚语”的口号。从此“印度尼西亚”逐渐代替了“荷属东印度”,成为国名。
雅加达
雅加达是印尼首都,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爪哇岛西北部沿岸,是一座充满热带风光的美丽城市,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雅加达是印尼的海陆空交通枢纽。亚洲南部与大洋洲的航运中心。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是公园与旅游景点日益增多。位于莫迪广场中央,有一座高达137米的大理石塔,塔顶的火焰部分是用30公斤的纯金打造而成的,象征着印尼的独立和自由。
万隆
西爪哇省省会,是座群山环抱、花木繁茂、风景优美、空气清新的山城。万隆有全国最大的天文台,颇具规模的地质博物馆和数十所高等学府。世界闻名的、印尼唯一的奎宁工厂,生产专治疟疾的金鸡纳霜(奎宁),约占全国产量的90%,畅销世界。万隆是历史名城。具有深远意义的1955年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曾在此举行。林邦、伦邦湖、达哥瀑布、巽他山下的温泉浴池和覆丹火山口等,均为著名景点。
婆罗浮屠
婆罗浮屠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举世闻名的历史遗迹,其工程之浩大。建筑之壮观。可与埃及金字塔相媲美。“婆罗浮屠”意为“千佛坛”,位于日惹市西北约30千米处的一座丘陵上。建于公元850年。高42米。坛分9层,外形是阶梯状的锥体。上3层为圆形,下6层似方形,最上面为昂然矗立的钟形塔,全部用石块砌成。塔的每层都有回廊。塔的第一至第五层回廊的左右壁面有2100多面浮雕,刻着精美的《佛传》、《本生事》和《华严五十三参之图》等。四方形的阶层上安放着432尊佛像,第六层以上小塔林立。计72座小塔。每小塔内罩一佛像。环绕着大塔而立。构图精美。气势磅礴。这是古代中爪哇夏连特拉国王利用90万名奴隶花了10多年时间修成的。在一个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竟然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佛教神塔,至今令人费解。
巴厘岛
巴厘岛面积5623平方千米,95%的人信奉印度教。巴厘岛环境优美,风景如画。有菜松巫火山和阿贡火山,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拥有庙堂寺院4000多座,神庙中最著名的是柏沙基陵庙。巴厘岛还是诗之岛、舞之岛,已成为世界闻名的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