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为什么这么黑?
宇宙中的黑洞是黑色,但其实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那种黑。实际上,黑洞真正意义上并不是一个洞,也不能绝对成为黑色,黑洞有颜色,这涉及到人类眼睛的感光性质和爱因斯坦场论,但并不是肉眼能看到的颜色,只是看起来像一个空的黑洞,而且吸到黑洞里的物质是绝对无法返回到外界。黑洞理论初始与18世纪一个名为JohnMichell的牧师,他把光速和牛顿逃逸速度的理论结合起来,计算出一个很有意思的天体模型。也就是当我们在地球上用力向上抛一个石头,无论用多大气力,它最终都会落回地球上。如果选择一个足够高的速度向地球外飞掷而去,那么就能像火箭一样飞出地球的引力范围,这个速度就是所谓的逃逸速度。产生的逃逸速度与引力息息相关,如果天体的质量越大,则相对应的逃逸速度也会越高。于是,就有了黑洞的原始概念,这是一个连光都无法逃出来的神秘天体。
人眼看到的所有颜色,都是源于物体对光有选择吸收的结果。但黑洞就是能锁住光,一丝光都不让它漏出来。那里具有极端的引力场和黑洞角动量,能够把物质搅动的异常快,甚至接近光速,实质就是任何物体缩小到一个光速都无法逃逸的球形体积里,从而成为一个黑洞。光速是我们所知宇宙中最快的速度,连光速都无法逃逸,这个世界就没有东西可以逃出黑洞魔爪。即便利用各种射电望远镜和任何仪器,也无法看到黑洞里面的一切,因为不可见光也无法逃逸。所以黑洞就是黑,是没有的黑,看起来就是不存在一般,一个空空如也的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