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河是什么意思?

激烈的竞争

拔河是一项传统的集体摔跤项目,风靡全国。据《莫文》和《荆楚隋记》中杜公展的注释,这种比赛起源于春秋末期,当时楚国和吴国发生了一场船战,著名的鲁国工匠被楚国聘请到楚国旅行,为他设计了一种叫做“钩强”的装置。当船战占优势时,可以用来钩住敌船,防止其逃跑。当它失去了,它可以用来抵抗敌人的船。从那以后,这种钩拉敌船的战术演习从水上转移到了陆地上。基本动作从“退而钩,进而强(拒)”发展到单一的“钩”,即“拖”、“拉”技,再到后来被解释为竞技项目,称为“拉钩”或“拖钩”。

拉钩比赛最早流行于长江中下游的楚故地,操作的工具早已用绳索代替了格斗器械。绳子的长度取决于参与者的数量,有时长达数英里。场面之宏大,气氛之热烈,鼓点之激越整齐,双方以巧妙的节奏角力,不难想象。到了唐代,由于中宗和玄宗的喜爱和倡导,荆楚地区的风土人情迅速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竞技赛事。此时的器具已经换成了一根四五十尺长的大麻绳,麻绳两端绑着上百根小绳子。比赛时,两组人各拉一根小绳子,在胸前系成一圈,方便发力。比赛规则是在长绳中间“立旗为界”,最后“放弃者胜,放弃者负”(汤玉林),基本和现代拔河一样。

应该说从“强钩”到拉锯战的发展线索还是比较清晰的。但是当这种比赛被命名为“拔河”的时候就略有争议了。一般认为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唐代,有无数史料可以作为依据。但也有人指出,《画谱》中有“詹子谦的鬼拔河”。詹家经历北齐北周,隋朝为官,可见“拔河”之名出现于北朝。与这个问题相比,争议更多的是:拔河这个名称为什么会产生,这个名称有什么特别的历史信息可以查找吗?

有人认为拔河之名可能是受项羽“大力拔山,鼓舞天下”的壮语影响,符合“千余人执拔河,观众惊为天人”(《唐玉麟》)。唐学圣《拔河赋》云:“超越高山,信大国之宏阔,取之不竭!”它是这个术语的原始含义的总结。

有人认为拔河之名是楚人水上教战传统的起源,可以从两个方面解释:一是判断这场比赛胜负的标志是以界旗为“河”,即“举长旗,中作程”,可以将绳子拉过旗界,即拉过“河”;先在绳子中心标上直径为“河”的地方,胜者就是拉“河”的人。可见拔河是竞赛规则的形象表达。比如现代广西仫佬族同胞的拔河娱乐,就叫“界河”。

也有人认为拔河其实是一种诱导性的巫术活动。《隋书地理》在介绍荆襄地区拔河习俗时说:“俗云以此为累,以此为富。”唐玄宗《看民间拔河戏》的序言也说:“此戏广为流传,必有丰年。”可见,参加拔河的人认为这种活动可以诱导农作物,有助于丰收。从一般春季进行的时间来看,直接目的是祈雨,所以拔河的原意是拉天河使其倒灌。古代人举行拔河比赛时,“击鼓数里”(即参与者越多越好)、“喧闹的歌声震远方”(即声势越大越好),都显示了人力资源拯救天空的巨大力量。张汤说《拔河》诗中说:“长绳系孙活,长河穿绳牵...春有百戏,天意在秋”,大致点出了这一习俗及其名称的真正含义。

另外,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也有拔河活动,有些还附有关于其起源的传说,我就不多赘述了。感兴趣的读者也不妨参与寻找“拔河”的含义。